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雨巷》一诗,完成下题。(1)以下朗诵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题目详情

阅读《雨巷》一诗,完成下题。

(1)

以下朗诵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

A.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B.

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

C.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D.

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2)

下列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默默 彳亍 (慢慢走,走走停停)着

B.

冷漠, 凄清 (形容清冷),又惆怅

C.

彷徨在悠长、悠长/又 寂寥 (形容寂静冷清)的雨巷

D.

又投出/ 太息 (沉默地表示不满)一般的眼光

(3)

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

A.

这首诗描写的雨巷潮湿、阴暗、狭窄破旧,使我们联想到当时令人窒息的时代特征。

B.

诗中的“丁香姑娘”正是满腹愁绪、精神彷徨的诗人所追求的美好理想的象征。

C.

诗人的形象正是一代知识分子热烈追求理想而又不可能得到希望的缩影。

D.

诗的格调过于低沉,使人产生精神不振之感。

(4)

对《雨巷》这首诗的内容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诗中的“雨巷”,狭窄破旧,阴暗潮湿,正是“风雨如磐”的社会的缩影。

B.

诗中那个“我”,一腔愁绪,满腹哀怨,正是当时被环境憋得透不过气来,但又不断探索着、追求着的知识青年。

C.

那梦幻般出现又幽灵一样地消逝的丁香姑娘,就是作者热切追求而实际上又不可能实现的理想。

D.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迷惘感伤、绝望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5)

(1)这首诗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2)这首诗前后诗节内容几乎一样,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首尾?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1.A;2.D;3.D;4.D;
解析:
(1) A项停顿应该是“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2) D项中“太息”指叹气。 (3) D项,虽然格调非高亢类的,但诗歌给人一种凄美之感,让人感到当时知识分子精神的苦闷,而又不失人生的追求。 (4) D项中“绝望”一词不当。 (5)   参考答案:(1)采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使诗歌显得富有音韵美。前后诗节几乎一样,在结构上可以互相呼应,在内容上深化主题。   (2)开头希望“逢着”丁香姑娘,结尾写“飘过”丁香姑娘,在结构上前后呼应,趋于完整,在内容上加深主题,使诗篇显得耐人寻味,使人吟咏不止。   
解析:
通过课文可以看出文中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看了 阅读《雨巷》一诗,完成下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雨天露天行走,跑得越远淋的湿还是时间越长淋的湿?希望能建出数学模型~首先提出三个假设:1.雨在整  2020-05-15 …

上海五月份的天气怎么样,下雨的概率高不高?上海五月份的天气如何呢,会不会下雨,如果下雨是短暂阵雨的  2020-05-17 …

我希望下一场大雨.英语怎么说?1.我希望下一场大雨,天气太热啦.2.我希望明天下一场雨英语怎么说?  2020-05-21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1)试  2020-07-06 …

阅读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  2020-07-06 …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  2020-11-2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  2020-11-29 …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9—10题。(4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  2020-11-29 …

阅读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完成题。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  2020-11-29 …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一句平仄问题望查平水韵有下平声的读法.请问,望什么时候读下平.如果这里  2021-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