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性之恶,其善伪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无争。(人群)争则乱,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性之恶,其善伪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无争。(人群)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礼义生而制法度。法者,治之端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摘编自《荀子》
材料二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材料三 国家有两种实力,一种是以经济和军事力量为基础的“硬实力”,另一种是通过其文化和意识形态为吸引力的“软实力”。硬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增长会提高自信心、自豪感,以及更加相信与其他民族相比,自己的软实力更优越,并大大增强该文化和意识形态对其他民族的吸引力……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提倡对儒家思想的宣传,党的领导人宣称它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李光耀把儒家思想看作是新加坡成功的原因,并积极地向世界的其他地方宣扬儒家思想的价值观。
--整理自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1)概括材料一中荀子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观点形成的主要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帝国文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软实力”的认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从材料“人性之恶”“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可知人性本恶,通过学习而从善;依据“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礼义生而制法度”可知,礼是维护社会秩序、保证人生存的制度;隆礼贵义,礼法并用,君主集权;依据“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可知天自有规律,人们可以认识它,并用它造福社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荀子观点形成的主要背景.
(2)从材料“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释道的帝国文化’”“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可以得出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帝国文化”的原因.
(3)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审题,确定好主题,注意观点要明确;其次,要围绕主题,认真组织材料,要注意史论结合,逻辑要严密.主要观点是“软实力”是指除经济军事之外、以传统文化为吸引力的一种文化力量.这一力量在当今世界更具有优越性.从提升软实力的原因和认识两个方面来概括总结答案.
故答案为:
(1)观点:人性本恶,通过学习而从善;礼是维护社会秩序、保证人生存的制度;隆礼贵义,礼法并用,君主集权;天自有规律,人们可以认识它,并用它造福社会.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转型期;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
(2)原因: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其内容本身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中国古代经济的特殊性(即自然经济占主导,商品经济薄弱);其内涵中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容易被认同.
(3)观点:“软实力”是指除经济、军事之外,以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为吸引力的一种文化力量,这一力量在当今世界更具有优越性;原因:儒家思想的现实价值是能提升民族自信心,有利于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需要用软实力提升国家的影响力;认识:把儒家思想作为提升文.
看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各题。鸲鹆①之鸟出于南方,南人罗而调其舌。久之,能效②人言,但能效声而已。  2020-04-06 …

文言文阅读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  2020-06-17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秦始皇时代之制度“始皇时代之法制,实具伟大之精神,以一政府而统治方数千里之阅读  2020-06-22 …

语文阅读短文一种雕鹰,它有“飞行之王”的美誉.它的飞行时间之长,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堪称鹰中之最  2020-07-0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  2020-07-13 …

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缘夫天下之大,非一  2020-11-07 …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环境是客观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古人  2020-11-11 …

浓度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能不能判断平衡若浓度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保持不变,能不能说明反应已平衡如2H  2020-11-20 …

二、阅读延伸(一)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  2020-12-0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文之不能不古而今也,时使之也。妍媸之质,不逐目而逐时。是故草木之无情也,而鞓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