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木车的激情张炜在现代旅行中,我们常常因为交通工具的不够迅捷后焦躁和苦恼。我们祈盼乘坐的车辆眨眼间就到达目的地,幻想它能像闪电一样穿越莽野。我们有时甚至为最现代的旅

题目详情
木车的激情
张炜
      在现代旅行中,我们常常因为交通工具的不够迅捷后焦躁和苦恼。我们祈盼乘坐的车辆眨眼间就到达目的地,幻想它能像闪电一样穿越莽野。我们有时甚至为最现代的旅行交通工具--飞机--感到焦急,比如说为机场的长长滞留、耽搁,感到愠怒和不安。
       我们总是那么急于从甲地到乙地,总是有那么多事情要做。我们碌碌奔波,但催促我们行动的激情是那样脆弱和渺小。我们怎么能够想象几千年前,有一位思想者就乘坐着一辆缓慢的牛车或马车,在大地上往复奔走。是的,他为了自己的思想,为了自己的理念而不知疲倦,并这样终其一生。
他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古代哲人孔子,还有他的一群弟子。他们都是一些为思想而激动的不知疲倦者。我们不妨把这些人的一生,把这一切,称为“木车的激情”。
       由于车速是极其缓慢的,里程是极其艰难的,因而我们今天更有理由说,他的激情才更为强大、更值得信赖。
        枯叶铺地,北风呼啸。在冬天,那个哲人也不能舍弃自己的旅程。这在越来越聪明的现代人眼里是不可思议不可理解的。一位不可理喻的执著者,让世界感到畏惧了。
      “政治”这两个字在现代或许已经变质。我们现代人几乎仅仅可以从那辘辘得木车声中,听到“政治”的真正含义,领略它的本质。它那时候是人、旅途、木车,是面对土地的求索,是这样的不知疲倦。原来在古代,“政治”和“诗”是合二为一的,这才让后人生出了永久的崇敬他不倦地向个阶层诉说她的思考,他的思想,他对这个世界的观察,他探索到得各种各样的原理,作为一位布道者,一位启蒙者,一位诗人,大概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够与他比肩。但人们往往承认他是布道和启蒙者,而不愿承认他是诗人。
可是,现代人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在北风击碎凌的时刻,真的不能从辘辘的马车声中,听到和看到孔子那一腔燃烧的诗情吗?
       这是一首长长的,写在大地上的诗,是人类的诗,是可以从东方播散到西方的长卷。它就像高空的彩虹一样,横跨万里。放射出璀璨的光辉。
我们相信,一本《论语》只是微薄的纪念,只是简短的记录,它那真正的,更为渊博的思想,的确是由车轮和双足镌刻在大地上的。它们化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需要无数的后人在气流和土末里感觉和辨析,去接受它们的渗透和感染。
       那个颠簸的木车,把激情播撒在中国大地上。他成了中国乃至整个东京的骄傲,也成了整个人类的骄傲的行为表明了人类在某个方面的认识和耐力。他可以指示我们走向多么遥远。他不仅属于古代,更属于现代和未来。
       给这样一个伟大的言者和行者做一鉴定,我们也许是无能为力的。可是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他是这样一种生命,他抓住了更本质的东西,所以他才能走向未知的远途,才能驾驭颠簸的木车,承载那么多思想,驶进茫茫历史长河之中,驶进一片灿烂之中。
       遥想那个古人的身影,我们似乎会明白一点什么。
原来只有激情,只有他所击打出的思想的闪电,才可以超越一切交通工具的迅捷,使一切现代传播工具相形见绌。思想才是真正迅捷的,阔大无边的,可以笼罩这个宇宙。激光、无线电波甚至都很难拥有这样的速度和力量。
        当我们人类不断地将自己的智力和激情变为现代科技,变为非常具体的器械和工具的时候,我们常常忽略了他它的源头,忽略了她们真正是来自人类共同的心灵---这样一个基本而重要的现实。无论怎样现代的工具都不能取代心灵。抽掉了心灵,一切都无从谈起。在那个伟大的心灵面前,即便是缓缓爬行的木车,也不能阻断万丈激情。激情的燃烧可以使他穷尽一切艰难险阻,可以穿越十万大山。枯竭而渺小的现代人即便拥有了火车,有了飞船,有了一切的一切,也并不能阻止眼前的危机。
     也许当我们现在人懂得一遍又一遍怀念木车的激情的时候,才会走向自己的觉悟。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___
A.孔子乘坐的木车虽然没有现代交通工具那么快捷、舒适,却可以穿越十万大山,穷尽一切艰难险阻,它深深地辙印诠释了“诗”与“政治”合二为一的真谛。
B.文章以“木车的激情”贯穿全文,赋予木车以深刻的内涵,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大胆展开想象,形象而全面地表现了孔子不懈求索的一生。
C.孔子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不倦地传播他的思想,而人们只承认他是启蒙者和布道者,不承认他是诗人,这主要是因为没有看到孔子身上具有一种诗人般的激情。
D.在作者看来,一部《论语》只是微薄的纪念,只是简短的记录,孔子更为渊源的思想却穿越了时空,照亮人类共同的心灵,可见《论语》的作用是有限的。
E.作者认为,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现在传播工具和交通工具越来越便捷,这种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制约了现代人的精神追求,使现代人无法阻止眼前的危机。
(2)“木车的激情”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3)本文写“木车的激情”,作者为什么开头用较多笔墨写现代人及其交通工具?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
(4)联系全文,概括本文主旨。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项错在“全面”,文章只是选择“木车”一个侧面来反映孔子的一生,不可能全面.D项错在“可见《论语》的作用是有限的”,作者说“一部《论语》只是微薄的纪念,只是简短的记录”是说《论语》作为文字的功能,文章更强调孔子的行动的巨大影响力.E项错在强调科技对人的制约,而没有注意到人主观上“忽略了它的源头,忽略了它们正是来自人类共同的心灵--这样一个基本而重要的现实”.
(2)应结合题目找准答题区间,结合标题判定主体内容,在第二至第四段中围绕孔子及其弟子令人敬佩的行为正确作答.
(3)现代文阅读中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如果这句(段)话在开头,一般思考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开头用较多笔墨写现代人及其交通工具从结构上看是为下文“木车的激情”作铺垫;从内容上看,与文中孔子及其弟子乘坐缓慢的木车艰难求索而不知疲倦形成对比.从而突出主题.
(4)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既要重视细节和局部又要能跳出细节和局部,提纲挈领,高屋建瓴,具有高度的审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舍弃枝叶抓取主干,留存筋骨,去其皮肉.答题时,先概括文章内容:对几千年前孔子及其弟子的“木车的激情”的怀想和高科技时代人们精神现状的反思;然后分析作者的情感:作者对“木车的激情”的崇敬之情,对现代人心灵缺失现状的忧思与批评.


参考答案:
(1)A、C
(2)孔子及其弟子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思想而活,为理念而不知疲倦,终其一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往复奔走的精神.
(3)引出下文,为下文写“木车的激情”作铺垫;与文中孔子及其弟子乘坐缓慢的木车艰难求索而不知疲倦形成对比,从而突出“木车的激情”的强大和值得信赖.
(4)文章通过对几千年前孔子及其弟子的“木车的激情”的怀想和高科技时代人们精神现状的反思,抒发了作者对“木车的激情”的崇敬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现代人心灵缺失现状的忧思与批评.
看了木车的激情张炜在现代旅行中,我...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坐也是坐立也是坐行也是坐卧也是坐,打一动物坐也是立立也是立行也是立卧也是立,打一动物坐也是行立也是  2020-05-23 …

物理小明每天上学都要从家里以1.2米每秒的速度步行480m,然后乘坐10分钟的快速公交车到达学校,  2020-06-03 …

近年来,我省部分城市因空气污染而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下列措施不利于防治雾霾的是()A.大力植树造  2020-07-01 …

学校阅览室有能坐4人的方桌,如果多于4人,就把方桌拼成一行,2张方桌拼成一行能坐6人,如图所示.现  2020-07-04 …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战国策》里说伍子胥“坐行蒲服,乞食于吴市”,坐行就是膝行(蒲服  2020-07-29 …

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纵轴o顺时针旋转30度构成一个斜坐标系xoy,平面任意一点p关于斜坐标系的坐标  2020-07-30 …

小平家具图书馆3500千米,小明从家出发先走20分钟,紧接着坐上了一辆公交车,公交车行驶40分钟后到  2020-11-13 …

“低碳交通”倡导全民骑自行车出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走不骑,能骑不坐,能坐不开”是低碳交通  2020-11-25 …

今年国庆节前河北省各地市对机动车辆限行,连续多日的雾霾给石家庄人的生活来带不便,下列措施不利于防治雾  2020-12-14 …

学校阅览室有能坐4人的方桌,如果多于4人,就把方桌拼成一行,2张方桌拼成一行能坐6人,如图所示,请你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