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气功”的基本理论
佛教“气功”的基本理论
佛家修习可以用戒定慧三字来归纳,若就与太极拳关联较为紧密的当属定学。定即禅定。禅是梵语之略,义译静虑、思惟修,包含止与观2个层面,故止观常被做为禅定的又称。《大乘义章》表述说:“止者,外国名奢摩他,此翻名止。守心住缘,离于散动故才行。止心不随便故复名定。观众,外国名毗婆舍那,此翻名观。于法推求简择名观,峰创名慧。”
止和观的目标以及修法,依据每个人的状况能够 有诸多的不一样。如修“止”,或意守鼻端、脐下等处,或数进出息,或持念称号、符咒这些,实际效果因人而异,无须拘一。又如修“观”,为对治贪婪,则修“不净观”;对治嗔恚,则修“大慈大悲观”;对治较为散乱,则修“数息观”这些。
针对从初修“止”到得“止”的全过程,佛家有较细腻深层次的科学研究,《瑜伽》称之为“九种心住”:
1、内住:或端身正坐,或选用其他本人觉得适合调身的姿态,把向外攀附的观念活动,向内收敛性,潜心到预订的一事一物或一点上,吉祥如意守脐下、数息等。
2、等住:潜意识潜心一定的目标,刚开始是短暂性的,而且是粗浮的。历经反复串习,清除私心杂念,加意澄静,进而由粗浮转到细小,由纷驰日趋集中化。
3、安住:潜心缘境,虽较能相续,但失念较为散乱,无可避免。可以旋觉旋收,摄归正念减压。
4、近住:因为潜心的念力提高,观念向外攀附的活动慢慢遭受调伏,转为沉稳,贴近正念减压。
5、调顺:对一般觉得可爱的色声香气触等欲境,深见心身从而受到的危害过患,无动于衷。
6、静寂:对从心里起着的如贪、嗔、痴等苦恼,深见心身从而受到的危害过患,不以所扰。
7、最极静寂:对因欲境而起的波动和因心里苦恼而成的影响,因为念力集中化聪明增长,可以随起随觉,随觉随除。
8、潜心一趣:观念集中化到所缘虑的目标上,不发昏,不掉举,一目了然决策,无间完美无缺。但尚须勤奋,不可释放压力。
9、不必着意加行,刻苦娴熟,当然不沉不出,无间完美无缺,潜意识集中统一的人生境界现前——得“止”。
“近住”之前,多属调伏外境的攀附,清除容易;“近住”之后,多见调伏心里苦恼起着的较为散乱,清除较难。在调顺、静寂、最极静寂三住位中,因为向外攀附暂被调伏,邪思私心杂念不甘寂寞,向内门转,苦恼有时候横决而出,来势汹汹极猛,有时候隐隐约约偷关经过。务必觉照强有力,兼有观行,过后便觉,觉便砍断,断掉便学会放下,那样才可以获得真实的“止”——定。不然,似止并非止,似定并非定,大多数滞留在细小发昏当中。针对邪思私心杂念的潜在性活动,来啦还是不知道,遑论调伏。当得“止”或贴近得“止”时,相对而成的状况是执念停息,心身调节,轻安自得,愉悦逾常;在定中“内气”启动,当然造成含有快乐的痛、痒、冷、暖、轻、重、滑、涩诸多觉得;气脉顺畅,为人处事,既刚直又顺滑。从而大多能引起难以置信的大神通力——奇功超能力。这种与一般的太极拳有互通之处。但是佛家“太极拳”并不太把心思用在“气”上和通力上,不仅考虑于依止得定,还须依止起观,应用各自思维能力——“观”的便捷,如理思择、观查“起缘无我”之理,以求完全消除难能可贵的我执无明——存亡压根,证得无漏聪慧,进而得到 到底摆脱。正是如此,释迦摩尼佛被誉为完满醒悟一切诸法的大觉者。
英语语法中的虚拟语气,教教我该怎么掌握感觉怎么那么复杂啊,谁能帮我理理?怎么运用啊? 英语 2020-05-16 …
内燃机做功的问题内燃机中,混合气体点燃膨胀,对活塞做功.我一直认为是气体的压力,也就是气体的机械能 物理 2020-05-23 …
李洪志及其“法轮功”的歪理邪说,其骗术并不高明,只要稍加分析和思考就能识破。但一些人甚至是受党教育 其他 2020-07-11 …
密闭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空气的体积变小,外界对空气做了0.6J的功,则空气()0.6J的热量.已知 物理 2020-11-03 …
物理热力学问题·气体膨胀体积增大气体是对外界做功,对气体来说是做正功.气体收缩体积减小是外界对气体做 物理 2020-11-04 …
有一位古代的思想家这样论述政治:“圣明的君王治理国家,功盖天下却从不居功;教化惠及万物,而人民不觉得 历史 2020-11-20 …
成功的教育是“虎父无犬子”,失败的教育是“母强子弱”。有修养的父母总是把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学能力当 政治 2020-11-21 …
佛教史家说有一位高僧:「于传教译经,于发明教理,于厘定佛规,于保存经典,均有甚大之功绩。」这位高僧是 历史 2020-12-12 …
《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1至今千里赖通波,字面意 其他 2020-12-23 …
古代哲学家所说的"气""理"分别指什么例如王夫之的"气者,理之依也"教教我啊 语文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