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淮上遇洛阳李主簿韦应物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日夕逢归客,那能忘归游!注
题目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韦应物
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
日夕逢归客,那能忘归游!【注】韦应物于公元773年秋冬之间,曾南下江淮,准备到广陵谋事。在广陵盘桓了八九个月,一事无成,于公元774年秋天北归,偶遇隐居在淮水边的过去在洛阳时的同僚李主簿。
(1)这首诗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颔联的妙处。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首联和颈联的意蕴及作用。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韦应物
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
日夕逢归客,那能忘归游!【注】韦应物于公元773年秋冬之间,曾南下江淮,准备到广陵谋事。在广陵盘桓了八九个月,一事无成,于公元774年秋天北归,偶遇隐居在淮水边的过去在洛阳时的同僚李主簿。
(1)这首诗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颔联的妙处。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首联和颈联的意蕴及作用。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韦应物
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
日夕逢归客,那能忘归游!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韦应物
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
日夕逢归客,那能忘归游!【注】韦应物于公元773年秋冬之间,曾南下江淮,准备到广陵谋事。在广陵盘桓了八九个月,一事无成,于公元774年秋天北归,偶遇隐居在淮水边的过去在洛阳时的同僚李主簿。
(1)这首诗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颔联的妙处。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首联和颈联的意蕴及作用。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韦应物
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
日夕逢归客,那能忘归游!【注】韦应物于公元773年秋冬之间,曾南下江淮,准备到广陵谋事。在广陵盘桓了八九个月,一事无成,于公元774年秋天北归,偶遇隐居在淮水边的过去在洛阳时的同僚李主簿。
(1)这首诗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颔联的妙处。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首联和颈联的意蕴及作用。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韦应物
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
日夕逢归客,那能忘归游!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赏析诗句的妙处,一般表达技巧入手.颔联中一写“人将老”,一写“树已秋”,两者之间互相映衬,很好的刻画额人物形象,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答题时,先分析诗句内容,然后指出采用的手法及表达效果,最后点明情感.
(2)本题有两小问,一是两联的意蕴,结合诗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诗句的内容即可;二是分析作用,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考虑.
答案:
(1)树已逢秋,人怎能不老?窗里将老之人,面对着门前已衰之树,联想岁月流逝,壮志蹉跎,人何以堪?这两句人与树相互映衬,不仅颇为传神地描摹了李主簿衰颓的形象与凄凉的心境,而且寄寓着诗人自己怅然若失的情怀.
(2)首联写李主簿隐居的环境.他结茅隐居于淮水边的古渡口,可以卧看淮水奔流.环境虽然清幽,但从古渡口的废弃不用和淮水的逝去不复返,已暗含下联时不我待、人将衰老的感慨.
颈联写李主簿在古渡口的茅屋里见到的景象.“寒山”切深秋季节,“独过雁”比况李主薄孤独、索寞的生活境遇;“暮雨”既照应上联之人老树秋,又关合下联之日夕逢归,“远来舟”牵引出下联的“逢归客”.
赏析:
韦应物于公元773年(唐大历八年)秋冬之间,曾南下江淮,准备到广陵(今江苏扬州)谋事.在广陵盘桓了八、九个月,一事无成,于公元774年(大历九年)秋天,怀着怅然若失的心情北归,在淮水边上偶遇过去在洛阳时的同僚李主簿,写下了这首五律名篇.
首联写李主簿隐居的环境.他结茅隐居于淮水边的古渡口,可以卧看淮水奔流.环境虽然清幽,但从古渡口的废弃不用和淮水的逝去不复返,已暗含下联时不我待、人将衰老的感慨,韦诗运笔的精致细腻,于此可见一斑.
颔联为传诵千古的警句,人与树相互映衬.意思是:树已逢秋,人怎能不老?窗里将老之人,面对着门前已衰之树,联想岁月流逝,壮志蹉跎,人何以堪?这两句不仅颇为传神地描摹了李主簿衰颓的形象与凄凉的心境,而且寄寓着诗人自己怅然若失的情怀,蕴含极其丰富.
颈联写李主簿在古渡口的茅屋里见到的景象.表面上,这两句似乎是随手拈来,漫不经心;实际上,是赋比结合,寓意深刻.“寒山”切深秋季节,“独过雁”比况李主薄孤独、索寞的生活境遇;“暮雨”既照应上联之人老树耿,又关合下联之日夕逢归,“远来舟”牵引出下联的“逢归客”.真可谓细针密线、情景交融.
尾联仍从李主簿这边落笔,不说诗人遇上李主簿,而说李主簿在傍晚时遇上了一位北归的客人,依然不舍旧情,仍然热情接待.诗至此,便戛然而止,至于主客相会后的情景,便全留在诗外,需想象品味.
通观全篇,诗人纯从客位去描绘抒写,诗中所突出的,是居于客位的李主簿的形象与感受,而将诗人主观的感受融化在客体之中.如此写来,别有情韵.
(2)本题有两小问,一是两联的意蕴,结合诗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诗句的内容即可;二是分析作用,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考虑.
答案:
(1)树已逢秋,人怎能不老?窗里将老之人,面对着门前已衰之树,联想岁月流逝,壮志蹉跎,人何以堪?这两句人与树相互映衬,不仅颇为传神地描摹了李主簿衰颓的形象与凄凉的心境,而且寄寓着诗人自己怅然若失的情怀.
(2)首联写李主簿隐居的环境.他结茅隐居于淮水边的古渡口,可以卧看淮水奔流.环境虽然清幽,但从古渡口的废弃不用和淮水的逝去不复返,已暗含下联时不我待、人将衰老的感慨.
颈联写李主簿在古渡口的茅屋里见到的景象.“寒山”切深秋季节,“独过雁”比况李主薄孤独、索寞的生活境遇;“暮雨”既照应上联之人老树秋,又关合下联之日夕逢归,“远来舟”牵引出下联的“逢归客”.
赏析:
韦应物于公元773年(唐大历八年)秋冬之间,曾南下江淮,准备到广陵(今江苏扬州)谋事.在广陵盘桓了八、九个月,一事无成,于公元774年(大历九年)秋天,怀着怅然若失的心情北归,在淮水边上偶遇过去在洛阳时的同僚李主簿,写下了这首五律名篇.
首联写李主簿隐居的环境.他结茅隐居于淮水边的古渡口,可以卧看淮水奔流.环境虽然清幽,但从古渡口的废弃不用和淮水的逝去不复返,已暗含下联时不我待、人将衰老的感慨,韦诗运笔的精致细腻,于此可见一斑.
颔联为传诵千古的警句,人与树相互映衬.意思是:树已逢秋,人怎能不老?窗里将老之人,面对着门前已衰之树,联想岁月流逝,壮志蹉跎,人何以堪?这两句不仅颇为传神地描摹了李主簿衰颓的形象与凄凉的心境,而且寄寓着诗人自己怅然若失的情怀,蕴含极其丰富.
颈联写李主簿在古渡口的茅屋里见到的景象.表面上,这两句似乎是随手拈来,漫不经心;实际上,是赋比结合,寓意深刻.“寒山”切深秋季节,“独过雁”比况李主薄孤独、索寞的生活境遇;“暮雨”既照应上联之人老树耿,又关合下联之日夕逢归,“远来舟”牵引出下联的“逢归客”.真可谓细针密线、情景交融.
尾联仍从李主簿这边落笔,不说诗人遇上李主簿,而说李主簿在傍晚时遇上了一位北归的客人,依然不舍旧情,仍然热情接待.诗至此,便戛然而止,至于主客相会后的情景,便全留在诗外,需想象品味.
通观全篇,诗人纯从客位去描绘抒写,诗中所突出的,是居于客位的李主簿的形象与感受,而将诗人主观的感受融化在客体之中.如此写来,别有情韵.
看了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淮上遇洛阳李主簿韦应物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窗里人将 2020-04-06 …
孟子的人生境界,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孔子和庄子的人生境界是什么,请用诗句或. 2020-05-13 …
关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练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原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2020-06-1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淮上遇洛阳李主簿韦应物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 2020-06-29 …
下列诗句按顺序排列成为一首完整的诗歌,正确的是()①门前树已秋②窗里人将老③寒山独过雁④结茅临古渡 2020-06-29 …
求一首诗.是描写夏天的雨来临前的气势磅礴和来临时诗人反而打开窗帘观雨的诗.七言的.有两句是从听觉和 2020-07-06 …
智力题有难度一份工作由老王,老李,老张三人干,其中老张有事没干,临走是老张留下了9块钱,后来老王干 2020-07-08 …
下列诗句按顺序排列成为一首完整的诗歌,正确的是()①门前树已秋②窗里人将老③寒山独过雁④结茅临古渡 2020-07-29 …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实施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2020-11-27 …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推进,我国农村地区应对人口老龄化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读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转变模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