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游东坡陆游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

题目详情

游东坡   陆游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 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 。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 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 。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节选自《入蜀记》)

【注释】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头。筇杖:竹枝。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14.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4 分)

1 )自州门而               2 )至东坡则地势平 开豁

3 )亭下 南一堂颇雄         4 一郡之最

15. 用“ / ”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 3 处)( 3 分)

堂。

16. 下列表示与文中画波浪线句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3 分)

A .那上面有一座木桥,已经很旧了,还有一间破败的小屋,很不如人意。

B .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扩建成木桥,还在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C .那上面原先有一座木桥,桥上有一间小屋,现在已经破败,很不如人意。

D .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又在旁边建了一座小桥,还在小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17. 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4 分)

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         ”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         之情。

游东坡   陆游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 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 。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 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 。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节选自《入蜀记》)

【注释】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头。筇杖:竹枝。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14.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4 分)

1 )自州门而               2 )至东坡则地势平 开豁

3 )亭下 南一堂颇雄         4 一郡之最

15. 用“ / ”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 3 处)( 3 分)

堂。

16. 下列表示与文中画波浪线句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3 分)

A .那上面有一座木桥,已经很旧了,还有一间破败的小屋,很不如人意。

B .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扩建成木桥,还在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C .那上面原先有一座木桥,桥上有一间小屋,现在已经破败,很不如人意。

D .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又在旁边建了一座小桥,还在小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17. 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4 分)

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         ”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         之情。

游东坡   陆游

游东坡   陆游   陆游 陆游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 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 。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 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 。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 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 。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 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 。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 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

(节选自《入蜀记》)

(节选自《入蜀记》)

【注释】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头。筇杖:竹枝。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注释】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头。筇杖:竹枝。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14.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4 分)

14.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4 分)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4 分) 4 分) 分)

1 )自州门而               2 )至东坡则地势平 开豁

1 )自州门而               2 )至东坡则地势平 开豁 1 )自州门而               2 )至东坡则地势平 开豁 )自州门而               2 )至东坡则地势平 开豁               2 )至东坡则地势平 开豁 2 )至东坡则地势平 开豁 2 )至东坡则地势平 开豁 )至东坡则地势平 开豁

3 )亭下 南一堂颇雄         4 一郡之最

3 )亭下 南一堂颇雄         4 一郡之最 3 )亭下 南一堂颇雄         4 一郡之最 )亭下 南一堂颇雄         4 一郡之最         4 一郡之最 4 一郡之最 4 一郡之最 一郡之最

15. 用“ / ”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 3 处)( 3 分)

15. 用“ / ”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 3 处)( 3 分) 用“ / ”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 3 处)( 3 分) / ”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 3 处)( 3 分) ”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 3 处)( 3 分) 3 处)( 3 分) 处)( 3 分) 3 分) 分)

堂。

堂。 堂。 堂。 堂。 堂。 堂。 堂。 堂。 堂。 堂。 堂。 堂。 堂。 堂。 堂。 堂。 堂。 堂。 堂。 堂。 堂。 堂。 堂。 堂。 堂。 堂。 堂。 堂。 堂。 堂。 堂。 堂。 堂。 堂。 堂。

16. 下列表示与文中画波浪线句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3 分)

16. 下列表示与文中画波浪线句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3 分) 下列表示与文中画波浪线句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3 分) 3 分) 分)

A .那上面有一座木桥,已经很旧了,还有一间破败的小屋,很不如人意。

A .那上面有一座木桥,已经很旧了,还有一间破败的小屋,很不如人意。 .那上面有一座木桥,已经很旧了,还有一间破败的小屋,很不如人意。

B .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扩建成木桥,还在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B .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扩建成木桥,还在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扩建成木桥,还在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C .那上面原先有一座木桥,桥上有一间小屋,现在已经破败,很不如人意。

C .那上面原先有一座木桥,桥上有一间小屋,现在已经破败,很不如人意。 .那上面原先有一座木桥,桥上有一间小屋,现在已经破败,很不如人意。

D .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又在旁边建了一座小桥,还在小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D .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又在旁边建了一座小桥,还在小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又在旁边建了一座小桥,还在小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17. 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4 分)

17. 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4 分) 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4 分) 4 分) 分)

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         ”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         之情。

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         ”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         之情。                 ”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         之情。                 之情。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4.(4) ( 1) 向东走( 2) 空而开阔( 3) 面向 ( 4 )是 15. (3) 堂中有苏公像 / 乌帽紫裘 / 横按筇杖 / 是为雪堂。 16. (3 分 )B 17.(4 分 ) ( 1) 雪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