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随风直到夜郎西出自哪首古诗,谁写的
题目详情
随风直到夜郎西出自哪首古诗,谁写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李白 (701—762年),生日701年2月8日,身高六尺六,四川江油人,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注】“随风直到夜郎西”,有的地区将“风”写为“君”,即“随君直到夜郎西”.
[编辑本段]〖注释〗
1、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黔阳县,唐时这里还是非常荒远的地方.
2、左迁:古尊右卑左,左迁即贬官.
3、杨花:柳絮.
4、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
5、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6、五溪:指沅溪、武溪、西溪、巫溪、辰溪五条溪水,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7、随风:一作“随君”.
8、夜郎: 汉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
杨花落尽杜鹃声声哀啼,
得知你被贬龙标去跋涉五溪.
把我的愁心托付给明月,
一同伴随你奔赴夜郎之西!
〖题解〗
上面这首七绝,是李白写给他的好友王昌龄的,题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灿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这从李白集中另两首诗的标题《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可以推见.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新唐书》卷二○三《文艺传》说他“不护细行,贬龙标尉”,可见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龙标即今湖南省芷江县.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它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杨花即柳絮.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龙标在这里指王昌龄,以官名作为称呼是唐以来文人中的一种风气.五溪为湘黔交界处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在唐代,这一带还被看作荒僻边远的不毛之地,也正是王昌龄要去的贬所.读了这两句诗,我们不难想象出:寄游在外的诗人,时当南国的暮春三月,眼前是纷纷飘坠的柳絮,耳边是一声声杜鹃的悲啼.此情此景,已够撩人愁思的了,何况又传来了好友远谪的不幸消息?这起首二句看似平淡,实际却包含着比较丰富的内容,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它既写了时令,也写了气氛,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张本.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二句紧承上文,集中抒写了诗人此时此地的情怀.“君”字一作“风”.这里所谓“夜郎”并不是指汉代的夜郎国,而是指隋代的夜郎县,其地当在今湖南辰溪一带(见《舆地纪胜》卷七十一);而龙标恰恰在辰溪以西,所以才有“直到夜郎西”的说法.句中“愁心”二字也是蕴藏着丰富内容的,值得细细玩味.诗人为什么满怀愁思呢?不妨说,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王昌龄贬官前为江宁丞,去龙标是由江宁溯江而上的(见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自然无法与老友当面话别,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
借明月以抒发旅思乡愁怀旧念远的感情,这种联想和表现手法在李白以前的诗作中便不止一次地出现过.鲍照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汤惠休《怨诗行》:“明月照高楼,含君千里光.”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中也有“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之句.但拿它们和李白这两句诗相比,李诗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前代诗人还只是在看到明月之后联想到异地的亲友或进而想托明月寄去自己的一片深情,而李白在这里不仅要托月寄情,而且要让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边远荒凉的所在.
我国古诗的体裁至唐代而大备.作为一代宗匠的李白,无论对于哪种体裁,用起来无不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不过其中尤以歌行和七绝的精湛成就为后人所津津乐道.在李白集中,题材是怀人赠别而体裁又是七绝的多达数十首,但绝无一首构思或表现方法雷同.“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用“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用“比”,“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寓情于景,“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哭晁衡卿》)情景交融.不管用哪种手法,都能真切而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朋友的一片赤诚,使人回味无穷;而本篇则以想象的驰骋和构思的别致在同类诗篇中独具一格.诗人匠心独运和技巧之娴熟,于此也可窥见一斑.
[编辑本段]〖背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赏析〗
左迁:眨官降职.古人以右为尊,左为卑,故称.龙标:唐代县名.唐武德七年(624)设置,治所在今湖南黔阳县.王昌龄贬官龙标,故后世习称王龙标.诗中“闻道龙标”,即以贬官之地龙标代指王昌龄.
这是李白的一首七绝名作.据考证,王昌龄贬为龙标尉约在天宝七载(748).第二年杨花飘落、子规鸣啭的暮春季节,李白在扬州听到王昌龄被贬的消息后,写下这一情真意切的诗篇,寄给贬谪远方的王昌龄.
王昌龄为何被贬?当时殷璠在《河岳英灵集》评语中说是“不矜细行”,新旧唐书也都说是“不护细行”,可见王昌龄没有犯大的过错,充其量只不过是细枝末节的小事,竟然被贬滴到离京城长安三千多里外的“遐荒”,这就不能不使人同情和叹惜.诗人常建在一首怀念王昌龄的诗中已流露愤慨和不平:“谪居未为叹,谗枉何由分?”(《鄂诸招王昌龄张债》)李白更是不顾社会上“谤议沸腾”(殷璿语,引自《唐诗纪事》),秉笔直抒胸臆,表达了他对王昌龄的深厚同情和慰藉.
一、二两句,侧重于写景和叙事.起句用笔奇巧,写景中暗寓节令.杨花漫天飞舞,飘泊无定;子规(杜鹃鸟)一声声“不如归去”,鸣声凄厉.景物的描写,渲染并烘托了暮春的特定节令和环境,也象徵着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真是融情入景,天衣无缝!
次句叙事.“过五溪”,点明王昌龄跋涉穷山恶水,到达龙标.五溪一带,当时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这里山深水急,交通十分困难,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此句虽是简单的叙事,但王昌龄跋涉之苦,以及李白深切关怀王昌龄安危之情,已力透纸背.
三、四两句则转为抒情.第三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写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李白内心悲愁,无可排遣,无人理解.似乎只有月亮才是真正的知音.“我寄愁心与明月”,诗人只好把满腔悲愁托付给普照寰宇的明月,带给远隔数千里的天涯沦落人.
结句奇语迭出,又把另一自然物——风也拟人化了,愿随迅疾的长风直到夜郎西.此句“到夜郎西”和第二句“过五溪”遥相呼应,语意有异,其实相同,都是指王昌龄的贬谪地龙标.至此,我们看到诗人李白寄给王昌龄不仅仅是一首短诗,而是一片真挚的友情,一颗赤诚的心.
全诗想像丰富,构思奇特,正是李白善于吸收乐府民歌丰富滋养的结果.六朝吴声歌曲《子夜秋歌》已有“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的佳句;初唐诗人齐擀《长门怨》是一首列入“相和歌辞”的乐府诗,诗中“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怀”,也是以拟人手法写月的绝妙好辞.显而易见,李白对以上前人的诗句既有所继承,也有所创新.诗人含英咀华. 自铸伟词,使语意一新,意境一新.清人施补华评此诗“深得一‘婉’字诀”(《岘佣说诗》),恰好道出李白此诗深得乐府民歌天真自然的风致.
[编辑本段]〖结构〗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编辑本段]〖特色〗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
想像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地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这也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所以有长久的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李白 (701—762年),生日701年2月8日,身高六尺六,四川江油人,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注】“随风直到夜郎西”,有的地区将“风”写为“君”,即“随君直到夜郎西”.
[编辑本段]〖注释〗
1、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黔阳县,唐时这里还是非常荒远的地方.
2、左迁:古尊右卑左,左迁即贬官.
3、杨花:柳絮.
4、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
5、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6、五溪:指沅溪、武溪、西溪、巫溪、辰溪五条溪水,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7、随风:一作“随君”.
8、夜郎: 汉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
杨花落尽杜鹃声声哀啼,
得知你被贬龙标去跋涉五溪.
把我的愁心托付给明月,
一同伴随你奔赴夜郎之西!
〖题解〗
上面这首七绝,是李白写给他的好友王昌龄的,题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灿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这从李白集中另两首诗的标题《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可以推见.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新唐书》卷二○三《文艺传》说他“不护细行,贬龙标尉”,可见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龙标即今湖南省芷江县.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它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杨花即柳絮.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龙标在这里指王昌龄,以官名作为称呼是唐以来文人中的一种风气.五溪为湘黔交界处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在唐代,这一带还被看作荒僻边远的不毛之地,也正是王昌龄要去的贬所.读了这两句诗,我们不难想象出:寄游在外的诗人,时当南国的暮春三月,眼前是纷纷飘坠的柳絮,耳边是一声声杜鹃的悲啼.此情此景,已够撩人愁思的了,何况又传来了好友远谪的不幸消息?这起首二句看似平淡,实际却包含着比较丰富的内容,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它既写了时令,也写了气氛,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张本.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二句紧承上文,集中抒写了诗人此时此地的情怀.“君”字一作“风”.这里所谓“夜郎”并不是指汉代的夜郎国,而是指隋代的夜郎县,其地当在今湖南辰溪一带(见《舆地纪胜》卷七十一);而龙标恰恰在辰溪以西,所以才有“直到夜郎西”的说法.句中“愁心”二字也是蕴藏着丰富内容的,值得细细玩味.诗人为什么满怀愁思呢?不妨说,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王昌龄贬官前为江宁丞,去龙标是由江宁溯江而上的(见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自然无法与老友当面话别,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
借明月以抒发旅思乡愁怀旧念远的感情,这种联想和表现手法在李白以前的诗作中便不止一次地出现过.鲍照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汤惠休《怨诗行》:“明月照高楼,含君千里光.”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中也有“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之句.但拿它们和李白这两句诗相比,李诗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前代诗人还只是在看到明月之后联想到异地的亲友或进而想托明月寄去自己的一片深情,而李白在这里不仅要托月寄情,而且要让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边远荒凉的所在.
我国古诗的体裁至唐代而大备.作为一代宗匠的李白,无论对于哪种体裁,用起来无不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不过其中尤以歌行和七绝的精湛成就为后人所津津乐道.在李白集中,题材是怀人赠别而体裁又是七绝的多达数十首,但绝无一首构思或表现方法雷同.“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用“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用“比”,“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寓情于景,“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哭晁衡卿》)情景交融.不管用哪种手法,都能真切而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朋友的一片赤诚,使人回味无穷;而本篇则以想象的驰骋和构思的别致在同类诗篇中独具一格.诗人匠心独运和技巧之娴熟,于此也可窥见一斑.
[编辑本段]〖背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赏析〗
左迁:眨官降职.古人以右为尊,左为卑,故称.龙标:唐代县名.唐武德七年(624)设置,治所在今湖南黔阳县.王昌龄贬官龙标,故后世习称王龙标.诗中“闻道龙标”,即以贬官之地龙标代指王昌龄.
这是李白的一首七绝名作.据考证,王昌龄贬为龙标尉约在天宝七载(748).第二年杨花飘落、子规鸣啭的暮春季节,李白在扬州听到王昌龄被贬的消息后,写下这一情真意切的诗篇,寄给贬谪远方的王昌龄.
王昌龄为何被贬?当时殷璠在《河岳英灵集》评语中说是“不矜细行”,新旧唐书也都说是“不护细行”,可见王昌龄没有犯大的过错,充其量只不过是细枝末节的小事,竟然被贬滴到离京城长安三千多里外的“遐荒”,这就不能不使人同情和叹惜.诗人常建在一首怀念王昌龄的诗中已流露愤慨和不平:“谪居未为叹,谗枉何由分?”(《鄂诸招王昌龄张债》)李白更是不顾社会上“谤议沸腾”(殷璿语,引自《唐诗纪事》),秉笔直抒胸臆,表达了他对王昌龄的深厚同情和慰藉.
一、二两句,侧重于写景和叙事.起句用笔奇巧,写景中暗寓节令.杨花漫天飞舞,飘泊无定;子规(杜鹃鸟)一声声“不如归去”,鸣声凄厉.景物的描写,渲染并烘托了暮春的特定节令和环境,也象徵着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真是融情入景,天衣无缝!
次句叙事.“过五溪”,点明王昌龄跋涉穷山恶水,到达龙标.五溪一带,当时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这里山深水急,交通十分困难,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此句虽是简单的叙事,但王昌龄跋涉之苦,以及李白深切关怀王昌龄安危之情,已力透纸背.
三、四两句则转为抒情.第三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写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李白内心悲愁,无可排遣,无人理解.似乎只有月亮才是真正的知音.“我寄愁心与明月”,诗人只好把满腔悲愁托付给普照寰宇的明月,带给远隔数千里的天涯沦落人.
结句奇语迭出,又把另一自然物——风也拟人化了,愿随迅疾的长风直到夜郎西.此句“到夜郎西”和第二句“过五溪”遥相呼应,语意有异,其实相同,都是指王昌龄的贬谪地龙标.至此,我们看到诗人李白寄给王昌龄不仅仅是一首短诗,而是一片真挚的友情,一颗赤诚的心.
全诗想像丰富,构思奇特,正是李白善于吸收乐府民歌丰富滋养的结果.六朝吴声歌曲《子夜秋歌》已有“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的佳句;初唐诗人齐擀《长门怨》是一首列入“相和歌辞”的乐府诗,诗中“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怀”,也是以拟人手法写月的绝妙好辞.显而易见,李白对以上前人的诗句既有所继承,也有所创新.诗人含英咀华. 自铸伟词,使语意一新,意境一新.清人施补华评此诗“深得一‘婉’字诀”(《岘佣说诗》),恰好道出李白此诗深得乐府民歌天真自然的风致.
[编辑本段]〖结构〗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编辑本段]〖特色〗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
想像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地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这也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所以有长久的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
看了 随风直到夜郎西出自哪首古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台风眼大台风强度强还是台风眼小的台风强?龙王台风和彩蝶台风的风眼也都很大,气象部门估计过,龙王的风 2020-04-05 …
1.“一夜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这首是描写的是().2.《 2020-05-22 …
“用典”是辛弃疾词的一大特点,请说出《贺新郎》首句“甚矣吾衰矣”的出处,典故的原意和辛弃疾引用此句 2020-06-09 …
1.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冽寒气刺骨,结果行人把衣服过 2020-06-21 …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彦直,字子温。生期年,以父任补右丞奉郎,寻直秘阁。六岁 2020-06-30 …
阅读下列材料:2002年4月21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以首相身份拜谒了靖国神社,这是他任首相以来第 2020-07-05 …
有一则寓言说,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狂风大作,行人为了抵御风寒 2020-11-06 …
有一则寓言说,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狂风大作,行人为了抵御风寒 2020-11-06 …
我写了一首有关革命的小诗,但是有些地方不太明了,希望能有人指点下.苍茫九州帝制千年无日无月无法无天辛 2020-11-10 …
2002年4月21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以首相身份拜谒了靖国神社,这是他任首相以来第二次参拜靖国神社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