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屠呦呦:与青蒿素“一世情缘”宁波来的屠呦呦,曾经是一个娇艳得可以滴出水的小姑娘。可是,她现在是一个获得了诺贝尔奖的老奶奶。而且是中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屠呦呦:与青蒿素“一世情缘” 宁波来的屠呦呦,曾经是一个娇艳得可以滴出水的小姑娘。可是,她现在是一个获得了诺贝尔奖的老奶奶。而且是中国科技界第一个诺贝尔奖。
屠呦呦,她到底是谁?青蒿素究竟是怎么发现的?又有什么用?
一、三无教授屠呦呦
屠呦呦太低调了。能查到她的生平,真不容易。
1930年12月30日,这只”小鹿“在宁波出生。直到今天,在北京生活了几十年的她,依然不改自己的宁波口音。1948年,她进入了宁波效实中学。这一年,她18岁。这是一所高中。她一直学习都还不错,但是也不算特别好。据说还是“眼镜姑娘”。 1951年,她进入了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从此,她就在药学这条路上走到了黑。而且,这可是真的西药学,不是中药。1955年,屠呦呦进入了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从此,她在这里一趴就是六十年。1958-1962年,她在中药研究所一边上班,一边参加了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我觉得,这个学习班对她来说,意义重大。没有这个学习班,就没有青蒿素。我觉得可以这么认为。这时候,其实她连副研究员都不是。
1964年,越南战争爆发。呦呦姑娘的机会,终于来了。不过恐怕连她自己都没意识到。时代总是推着人走的,你得走过了,才知道自己走过了什么。1969 年 1 月,北京中医研究院加入 5•23 计划。屠呦呦被认命为科研组组长。1972 年 3 月,屠呦呦向“5•23 计划”南京会议报告了青蒿素试服的结果。此时的青蒿素还是乙醚萃取的中性抽提物。
1977和1979年,青蒿素的研究成果正式在《科学通报》与《化学学报》上发表其中却并没有屠呦呦的名字,而是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的形式署名。但是不要忘记,屠呦呦还是组长。1979年,中国国家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向青蒿素研究组颁发了国家发明证书,以确认其抗疟疗效。但是并没有专利。1987年,获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1990年,我国政府与美国 Norvartis 制药公司签署共同协议,联合从事 Coartem的开发、生产与专利申报。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又与 Norvartis公司签约,同意在一些疟疾流行国家的地区分配出售 Coartem.这意味着,在此之前中国人从来没有申请过青蒿素专利。事实上,1984年才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11年9月12日,美国阿尔伯特与玛丽拉斯克基金会宣布,药物学家屠呦呦因在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中的关键作用而获得拉斯克-底巴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这才是真正的大事件。从此,屠呦呦终于进入了普通人的视野。但是也只是部分对科技感兴趣的人。从此,开始有人预测屠呦呦会得诺贝尔,毕竟拉斯克奖的诺贝尔命中率是26%之多。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此,这个名字无法从中国科技史上抹去了。
可是,一辈子的成就换来的却是对家庭的歉疚。“我们那代人,都以事业为重,以大局为重,很少顾及家庭和个人得失。就家庭这块来讲,我承认我不是个好妻子、好母亲。尤其是对孩子,在童年最需要母爱的时候,我却经常不能陪在身边,内心总觉得愧对女儿……”屠呦呦如是说。但是值得欣慰的是,现在她的两个女儿一个在剑桥任教,一个在北京工作。不说成才与否,至少都健康长大了。
二、青蒿素是怎么发现的?
青蒿素的发现,直接来源于越南战争。越南战争1955年开始。到了1969年,虽然表面上是美国与越南打仗,实际上中国也动员了数十万兵员以工程兵等名义参与战争。在战争中,美越中三国都被疟疾所苦,美国还好,有无限供应的奎宁可用,中国和越南简直无药可用。可是到了后来,奎宁也逐渐产生了抗药性。美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筛选了20万种化合物,可是没有成功。于是有了我们的523计划,523计划的名字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总后勤部于1967年5月23日在北京饭店召开了抗疟药物研究全国协作会议。
1969年,39岁的屠呦呦,此时女儿才三岁。没办法,把女儿交给了老母亲,屠汉子又去工作了。作为科研组组长,屠呦呦带领手下团队追索我国历代抗疟方剂,总计达2000种中草药制剂,从中选出可能具抗疟活性的640种,这就是《抗疟单验方集》.余亚纲梳理开列了有808个中药的单子,其中有乌头、乌梅、鳖甲、青蒿等。共用约200种国产草药制成380多种抽提物,再筛查它们对小鼠疟疾模型的疗效,但实验不易获得明显结果。此时屠呦呦发现了《肘后备急方》中的那句话:“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1971年下半年,于190次实验失败后,他们在60℃用乙醚萃取,制成了一种无毒性的第191号中性抽提物。这就是传说中190次失败换来的青蒿素。此时的物质为黑色粗提物。研究组将191号中性抽提物最先在全体组员身上试服,确定了其安全性。1972年3月向会议报告结果时,她报告的题目是:“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抗疟中草药工作”。当时全场振奋。之后研究组立即远赴海南昌江疟区挑选了21名测试者,无论恶性疟还是间日疟都立刻痊愈。一开始用片剂发现效果不好,原来是崩解不合格的问题。后来改用胶囊就全都治愈了。
1972年11月8日,屠呦呦的小组成员钟裕容成功分离出一种相对分子质量0.282kD的无色结晶,测得其分子式为C15H22O5,熔点156~157℃,即“青蒿素Ⅱ”,同年随后山东和云南也提取出来了相同的物质。
1975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北京生物物理研究所协助下,刘静明、周维善确定了青蒿素的结构是倍半萜内酯。
1977和1979年,青蒿素的研究成果正式在《科学通报》与《化学学报》上发表。同年青蒿素的新分子及其报道很快被《化学文摘》收录引用。
真正令外国人都惊讶的,是中国人如何在那样落后的情况下用如此破烂的仪器制造出这样的奇迹?而且,包括屠呦呦在内的科研人员还以身试疟,以身试药。
(1)下面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___
A.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充分展示人物的经历、性格、品性,完整的表现出屠呦呦在研制青蒿素过程中的坚韧执着,同时,“三无教授”也暗示了当今社会中某些科研工作者的尴尬。
B.导语部分简短直接,以传主获得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奖引起读者兴趣,同时也引导了全文内容。
C.本文语言平实,既有条不紊的叙述了屠呦呦的求学和工作经历,使人一目了然,同时,也与主人公的朴实无华性格暗合。
D.“在北京生活了几十年的她,依然不改自己的宁波口音”一个细节凸显出屠呦呦对家乡的无比热爱和眷恋。
E.文中数字的大量运用符合一个科学工作者的严谨态度,科学准确,同时也化繁为简,节省了对实验、遴选等工作应叙述的文字。
(2)屠呦呦具备怎样的性格?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3)屠呦呦为什么会发现青蒿素?依据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4)屠呦呦个人获得诺贝尔奖,还是和参与团队的其他人一起团队获奖,曾经在社会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你倾向于哪一方,请谈谈你的看法。
屠呦呦:与青蒿素“一世情缘” 宁波来的屠呦呦,曾经是一个娇艳得可以滴出水的小姑娘。可是,她现在是一个获得了诺贝尔奖的老奶奶。而且是中国科技界第一个诺贝尔奖。
屠呦呦,她到底是谁?青蒿素究竟是怎么发现的?又有什么用?
一、三无教授屠呦呦
屠呦呦太低调了。能查到她的生平,真不容易。
1930年12月30日,这只”小鹿“在宁波出生。直到今天,在北京生活了几十年的她,依然不改自己的宁波口音。1948年,她进入了宁波效实中学。这一年,她18岁。这是一所高中。她一直学习都还不错,但是也不算特别好。据说还是“眼镜姑娘”。 1951年,她进入了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从此,她就在药学这条路上走到了黑。而且,这可是真的西药学,不是中药。1955年,屠呦呦进入了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从此,她在这里一趴就是六十年。1958-1962年,她在中药研究所一边上班,一边参加了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我觉得,这个学习班对她来说,意义重大。没有这个学习班,就没有青蒿素。我觉得可以这么认为。这时候,其实她连副研究员都不是。
1964年,越南战争爆发。呦呦姑娘的机会,终于来了。不过恐怕连她自己都没意识到。时代总是推着人走的,你得走过了,才知道自己走过了什么。1969 年 1 月,北京中医研究院加入 5•23 计划。屠呦呦被认命为科研组组长。1972 年 3 月,屠呦呦向“5•23 计划”南京会议报告了青蒿素试服的结果。此时的青蒿素还是乙醚萃取的中性抽提物。
1977和1979年,青蒿素的研究成果正式在《科学通报》与《化学学报》上发表其中却并没有屠呦呦的名字,而是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的形式署名。但是不要忘记,屠呦呦还是组长。1979年,中国国家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向青蒿素研究组颁发了国家发明证书,以确认其抗疟疗效。但是并没有专利。1987年,获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1990年,我国政府与美国 Norvartis 制药公司签署共同协议,联合从事 Coartem的开发、生产与专利申报。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又与 Norvartis公司签约,同意在一些疟疾流行国家的地区分配出售 Coartem.这意味着,在此之前中国人从来没有申请过青蒿素专利。事实上,1984年才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11年9月12日,美国阿尔伯特与玛丽拉斯克基金会宣布,药物学家屠呦呦因在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中的关键作用而获得拉斯克-底巴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这才是真正的大事件。从此,屠呦呦终于进入了普通人的视野。但是也只是部分对科技感兴趣的人。从此,开始有人预测屠呦呦会得诺贝尔,毕竟拉斯克奖的诺贝尔命中率是26%之多。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此,这个名字无法从中国科技史上抹去了。
可是,一辈子的成就换来的却是对家庭的歉疚。“我们那代人,都以事业为重,以大局为重,很少顾及家庭和个人得失。就家庭这块来讲,我承认我不是个好妻子、好母亲。尤其是对孩子,在童年最需要母爱的时候,我却经常不能陪在身边,内心总觉得愧对女儿……”屠呦呦如是说。但是值得欣慰的是,现在她的两个女儿一个在剑桥任教,一个在北京工作。不说成才与否,至少都健康长大了。
二、青蒿素是怎么发现的?
青蒿素的发现,直接来源于越南战争。越南战争1955年开始。到了1969年,虽然表面上是美国与越南打仗,实际上中国也动员了数十万兵员以工程兵等名义参与战争。在战争中,美越中三国都被疟疾所苦,美国还好,有无限供应的奎宁可用,中国和越南简直无药可用。可是到了后来,奎宁也逐渐产生了抗药性。美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筛选了20万种化合物,可是没有成功。于是有了我们的523计划,523计划的名字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总后勤部于1967年5月23日在北京饭店召开了抗疟药物研究全国协作会议。
1969年,39岁的屠呦呦,此时女儿才三岁。没办法,把女儿交给了老母亲,屠汉子又去工作了。作为科研组组长,屠呦呦带领手下团队追索我国历代抗疟方剂,总计达2000种中草药制剂,从中选出可能具抗疟活性的640种,这就是《抗疟单验方集》.余亚纲梳理开列了有808个中药的单子,其中有乌头、乌梅、鳖甲、青蒿等。共用约200种国产草药制成380多种抽提物,再筛查它们对小鼠疟疾模型的疗效,但实验不易获得明显结果。此时屠呦呦发现了《肘后备急方》中的那句话:“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1971年下半年,于190次实验失败后,他们在60℃用乙醚萃取,制成了一种无毒性的第191号中性抽提物。这就是传说中190次失败换来的青蒿素。此时的物质为黑色粗提物。研究组将191号中性抽提物最先在全体组员身上试服,确定了其安全性。1972年3月向会议报告结果时,她报告的题目是:“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抗疟中草药工作”。当时全场振奋。之后研究组立即远赴海南昌江疟区挑选了21名测试者,无论恶性疟还是间日疟都立刻痊愈。一开始用片剂发现效果不好,原来是崩解不合格的问题。后来改用胶囊就全都治愈了。
1972年11月8日,屠呦呦的小组成员钟裕容成功分离出一种相对分子质量0.282kD的无色结晶,测得其分子式为C15H22O5,熔点156~157℃,即“青蒿素Ⅱ”,同年随后山东和云南也提取出来了相同的物质。
1975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北京生物物理研究所协助下,刘静明、周维善确定了青蒿素的结构是倍半萜内酯。
1977和1979年,青蒿素的研究成果正式在《科学通报》与《化学学报》上发表。同年青蒿素的新分子及其报道很快被《化学文摘》收录引用。
真正令外国人都惊讶的,是中国人如何在那样落后的情况下用如此破烂的仪器制造出这样的奇迹?而且,包括屠呦呦在内的科研人员还以身试疟,以身试药。
(1)下面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___
A.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充分展示人物的经历、性格、品性,完整的表现出屠呦呦在研制青蒿素过程中的坚韧执着,同时,“三无教授”也暗示了当今社会中某些科研工作者的尴尬。
B.导语部分简短直接,以传主获得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奖引起读者兴趣,同时也引导了全文内容。
C.本文语言平实,既有条不紊的叙述了屠呦呦的求学和工作经历,使人一目了然,同时,也与主人公的朴实无华性格暗合。
D.“在北京生活了几十年的她,依然不改自己的宁波口音”一个细节凸显出屠呦呦对家乡的无比热爱和眷恋。
E.文中数字的大量运用符合一个科学工作者的严谨态度,科学准确,同时也化繁为简,节省了对实验、遴选等工作应叙述的文字。
(2)屠呦呦具备怎样的性格?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3)屠呦呦为什么会发现青蒿素?依据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4)屠呦呦个人获得诺贝尔奖,还是和参与团队的其他人一起团队获奖,曾经在社会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你倾向于哪一方,请谈谈你的看法。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A、“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充分展示人物的经历、性格、品性”,这是无法充分展现的,人物性格表现在方方面面,无法从一篇文章中得到体现;D、“一个细节凸显出屠呦呦对家乡的无比热爱和眷恋”表述错误,应为凸显她的执拗,为下文她的执着作铺垫.故选AD.
(2)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从“高度责任感”“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吃苦耐劳、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执着态度”的角度进行概括.
(3)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该题,应当结合文本中屠呦呦的相关事迹来总结概括,抓住文中的“她是《中药炮炙经验集成》一书的主要编著者之一;她研究半边莲和中药银柴胡的成果被相继收入《中药志》”、“1973年,屠呦呦合成出了双氢青蒿素”、“如果没有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那么2.5亿疟疾感染者中将有更多的人可能无法幸存下来”、“修正了《中国药典》长期沿用的谬误”等信息分析概括.
(4)此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传主的某些品质或者分析传主成功的原因,实际原因的主观方面也就是传主的品质.探究传主的品质有时给出品质,让考生在文中找具体的事例,有时需要先概括出品质,然后再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还有的是结合文章的标题或具体的语句进行探究,但基本的答题指向是一致的.这样的题目答题时首先概括出传主的品质,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提出的观点要和传主的品质相关.此题属于二者,首先提出观点,然后在文中和现实提取相关的事例进行解说.从“尊重科学”“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等角度做大也可.
答案:
(1)AD
(2)①坚韧执着,几十年如一日的研究青蒿素,无数次的实验;②奉献:少管家庭,一心工作;③严谨细心:片剂改胶囊,法系《肘后备急方》那几句话;④淡泊:不为名利,安于工作;⑤勇敢:以身试药.(每点(2分),答三条即可)
(3)主观原因:①执着奉献;②严谨勇敢.客观原因:①越南战争的大环境;②523计划团队其他成员的协作付出.
(4)根本上,这场争议是中国式的集体主义与美国式的个人主义交锋.个人主义强调首要贡献,而集体主义强调全体价值,二者并不矛盾.事实上可以互相补充.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即可,仅做支持屠呦呦的答案如下,以作参考.
屠呦呦个人获奖理所应当.(2分)(1)以“第一”论英雄,也是其他国际科学奖所遵循的共同原则,在历届诺贝尔奖中,就不乏这样的例子.(2分)(2)以“第一”论英雄,并不是推崇“个人主义”,否定其他参与者的功劳,而是旨在强调第一发现者在科学研究中独一无二的贡献(2分)(3)科学研究不是“记工分式”的简单劳动,而是不折不扣的智力冒险,只要尊重“第一”、崇尚“首创”,才能激发更多的勇者不畏艰难,向着光辉的顶点执着攀登.(2分)
(2)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从“高度责任感”“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吃苦耐劳、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执着态度”的角度进行概括.
(3)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该题,应当结合文本中屠呦呦的相关事迹来总结概括,抓住文中的“她是《中药炮炙经验集成》一书的主要编著者之一;她研究半边莲和中药银柴胡的成果被相继收入《中药志》”、“1973年,屠呦呦合成出了双氢青蒿素”、“如果没有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那么2.5亿疟疾感染者中将有更多的人可能无法幸存下来”、“修正了《中国药典》长期沿用的谬误”等信息分析概括.
(4)此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传主的某些品质或者分析传主成功的原因,实际原因的主观方面也就是传主的品质.探究传主的品质有时给出品质,让考生在文中找具体的事例,有时需要先概括出品质,然后再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还有的是结合文章的标题或具体的语句进行探究,但基本的答题指向是一致的.这样的题目答题时首先概括出传主的品质,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提出的观点要和传主的品质相关.此题属于二者,首先提出观点,然后在文中和现实提取相关的事例进行解说.从“尊重科学”“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等角度做大也可.
答案:
(1)AD
(2)①坚韧执着,几十年如一日的研究青蒿素,无数次的实验;②奉献:少管家庭,一心工作;③严谨细心:片剂改胶囊,法系《肘后备急方》那几句话;④淡泊:不为名利,安于工作;⑤勇敢:以身试药.(每点(2分),答三条即可)
(3)主观原因:①执着奉献;②严谨勇敢.客观原因:①越南战争的大环境;②523计划团队其他成员的协作付出.
(4)根本上,这场争议是中国式的集体主义与美国式的个人主义交锋.个人主义强调首要贡献,而集体主义强调全体价值,二者并不矛盾.事实上可以互相补充.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即可,仅做支持屠呦呦的答案如下,以作参考.
屠呦呦个人获奖理所应当.(2分)(1)以“第一”论英雄,也是其他国际科学奖所遵循的共同原则,在历届诺贝尔奖中,就不乏这样的例子.(2分)(2)以“第一”论英雄,并不是推崇“个人主义”,否定其他参与者的功劳,而是旨在强调第一发现者在科学研究中独一无二的贡献(2分)(3)科学研究不是“记工分式”的简单劳动,而是不折不扣的智力冒险,只要尊重“第一”、崇尚“首创”,才能激发更多的勇者不畏艰难,向着光辉的顶点执着攀登.(2分)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出售欲望的孩子(13分)占保祥卡尔从小被祖母拉扯大,性格偏激执拗,方圆几个社区,没人愿意招惹他。1 2020-04-07 …
已知四分之派小于阿尔法小于四分之三派,零小于贝塔小于四分之派,cos(四分之派+阿尔法)等于负五分 2020-04-27 …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利用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别溶液和胶体B、胶体都可以发生丁达尔现象C 2020-05-02 …
出售欲望的孩子①卡尔从小被祖母拉扯大,性格偏激执拗,方圆几个社区,没人愿意招惹他。②13岁那年,一 2020-07-03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初见草原,心就近了,净了,静了。绿色,像地毯般,无限向远方伸展、起 2020-07-15 …
21.(2009•齐齐哈尔)小东同学自家的一片农田中的秧苗仔细观察,发现这里的秧苗矮小、叶色萎黄不绿 2020-11-11 …
光通过胶体会有“丁达尔现象”(丁达尔现象:当一束强光通过胶体时,从与入射光线垂直的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 2020-11-25 …
出售欲望的孩子占保祥卡尔从小被祖母拉扯大,性格偏激执拗,方圆几个社区,没人愿意招惹他。13岁那年,一 2020-12-15 …
出售欲望的孩子占保祥卡尔从小被祖母拉扯大,性格偏激执拗,方圆几个社区,没人愿意招惹他。13岁那年,一 2020-12-15 …
出售欲望的孩子(13分)占保祥卡尔从小被祖母拉扯大,性格偏激执拗,方圆几个社区,没人愿意招惹他。13 2020-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