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范增论苏轼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

题目详情

范 增 论  苏 轼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 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 。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 其神乎!”《诗》曰:“相彼雨雪,先集维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 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 。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 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 ,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 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 。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是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
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 ;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注:①几:事物发生变化的细微迹象。②卿子冠军:即宋义。公元前207年,秦围赵,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未将,救赵,途中,宋义畏缩不前,羽杀之。③楚怀王孙心:楚怀王孙子熊心,项梁拥立他为王,仍称怀王。项羽称霸后尊熊心为义帝。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间:悄悄地
B.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稍:渐渐
C.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方:当……时候
D.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 陋:浅陋,没有见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苏子曰:增之去善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当于是去耶?曰:否/于是余有叹焉
C.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D.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3.作者确认范增离开项羽的最佳时机是项羽刺杀卿子冠军宋义的时候,其主要依据是(  )
A.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B.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
C.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
D.(义帝)独遣沛公入关,不遣项羽。
4.下面各项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以《周易》中的话为论据,暗示范增如果能见微知著的话,他早就该离项羽而去了。
B.文中引《诗经》中的话意在证明事物是发展变化的,项羽的性格也是变化着的。
C.作者将范增的命运与义帝的存亡联系起来,认为项羽怀疑范增与此相关,而与陈平的离间并没有必然和根本的联系。
D.本文结构上很有特色。从“增之去”这一点铺开,反复设想推测,多方推理证明,层层深入,逻辑性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
2.A
3.C
4.B


1.A(离间)  
2.A(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在这个时候;对这件事情;C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D介词,在;介词,因为)
3.C
4.B(引《诗经》中的话意在证明范增应当在项羽杀害卿子冠军的时候离开。杀卿子冠军就是杀义帝的征兆,杀义帝又是疑范增的本源)
【译文】
汉王用陈平的计策,离间、疏远楚国君臣之间的关系。(于是)项羽怀疑范增和汉王有秘密勾结,渐渐剥夺范增的权力。范增大怒,说:“天下大事已经基本定局了,君王自己去办理吧。请将这把老骨头赏给我,让我回家去!”范增还没有回到彭城,就因背上生毒疮死了。
苏轼说:范增离开是对的。(如果)不离开,项羽必定要杀死范增,只可恨他不能早一点离开罢了。那么范增应当借什么事情离开呢?范增劝项羽杀沛公,项羽不听,终于因为这事失掉了天下,应当在这时候离开么?回答说:不对。范增(当时)要杀沛公,是做臣子的本份;项羽不杀沛公,还有君王的度量。范增为什么要因为这件事离开呢?《周易》上说:“知道事物变化的细微迹象,大概算是神明吧!”《诗经》上说:“看那下大雪之前,先聚集的是雪珠。”范增离开,应当在项羽杀害卿子冠军的时候啊。
陈涉得民心,是因为(凭借了)楚将项燕、秦太子扶苏的名义。项羽的兴起,是因为立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然而诸侯背叛项羽,是因为他杀了义帝。何况义帝被拥立,范增是主谋;义帝的存亡,难道只是楚国的盛衰,也是范增与之同祸福的关键所在啊。不会有义帝死了,范增(还)能独自长久生存的情况嘛。项羽杀害卿子冠军,是弑义帝的先兆。他杀义帝,便是怀疑范增的本源,难道必定(要)等待陈平去离间么?物体必定是先腐败了,然后虫子才产生出来。人必定是先有了猜疑,然后谗言才能进耳。陈平虽然聪明,(又)怎么能离间没有疑心的君主呢?
我曾经评论(过)义帝,(认为他)是天下的贤君。单派沛公进入关中,不派项羽;在众人之中发现卿子冠军,并提拔他为上将,如果不是贤明的君主能像这样做吗?项羽既然假托义帝的命令杀了卿子冠军,义帝必定不能容忍项羽。不是项羽杀死义帝,就是义帝杀死项羽,(这是)不要等待聪明人(指点)然后才知道的。范增起初劝项梁立义帝,诸侯因此服从;半路上却杀死义帝,这不是范增的主意。岂只不是他的主意,还必定竭力谏争,而不会听从项羽的主张。不采用范增的意见却杀了他拥立的人,项羽怀疑范增必定是从这时候就开始了。
当项羽杀卿子冠军的时候,范增与项羽并肩服事义帝,君臣的名分还没有确定。替范增着想,(如果当时)有力量杀项羽就杀掉他,(如果)不能就离开他,(这)难道不是很坚毅的大丈夫么?(那时)范增的年龄已经七十岁了,合得来就留下,合不来就离开,不在这时弄清离开与留下的原则界线,却想依靠项羽来成就自己的功业名声,真是浅陋得很啊!
虽然这样,可是范增是高帝所畏惧的人;范增不离开,项羽就不会灭亡。唉,范增也是人中的豪杰啊!
看了 范增论苏轼汉用陈平计,间疏楚...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