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孔子非常重视“学”,试从《论语》中选取其言论来证明这一点.

题目详情
孔子非常重视“学”,试从《论语》中选取其言论来证明这一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重视学和思.《论语》中记载了许多孔子重视学习的言行,如“朝闻道,夕死可矣.”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说明孔子非常重视学习,但他不主张死读书,他认为只学习不动脑子思考是没用的,所以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又说:“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早:‘非也,予一以贯之’.” 吾道一以贯之.” 就是说他通过思考,形成自己一个基本的观点,做到融会贯通,重视学和思,并且认为应该正确对待学和思,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只学习不动脑子去思考,就会什么也学不会,但如果只是空想却不去学习,就会疑惑不解.说明孔子不仅重视学习,而且也重视思考.更可贵的是他已经认识到学和思的正确关系,孔子的学生子夏表达了孔子这一思想,他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意思是说,广泛地学习,坚持自己的志趣,诚恳的发自内心并且认真思考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这段话今天看来,还是有道理的,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学和思的关系,对于提高学习质量,是很重要的.子夏所说:“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强调学习的重要,也是很有道理的.
3.重视观察与实践.孔子十分重视学习的方法,他认为要了解人和事物,都必须注意进行观察.他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 意思是说考察他所结交的朋友,观察他所达到目的的方式方法,审度他的心情,要干什么?不要干什么?那么这个人怎样隐蔽得了呢?这是考察一个人的方法,但如果用来作为学习的方法,同样是适用的,这种方法也可能是我国最早使用的观察法了.孔子还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这段话是说对于一个人不仅要听他说些什么?而且还要考察他的行为,为了了解一个人,这种态度是正确的,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人们的学习,而且已经成为一句成语,为人们所用.重视观察,重视调查研究是孔子的重要学习方法,如子贡问他:“‘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又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由此可见,孔子认为必须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经过认真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他认为:“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这种态度和方法无疑是正确的.孔子还十分重视身体力行,如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这说明孔子强调言语忠诚,行为忠实严肃的重要意义,他又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以上所引的话,一个中心思想,就是强调君子要言行一致,要说出来就必须做到,否则就不要说,不仅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要给人以示范,要求合乎道德标准,更重要的是要求君子去做事实,要通过实践去教育别人,也要通过实践去学习.孔子还反对言过其实,他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更反对大言不惭,因为那样实行起来一定很难做到,所以说“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就是这个意思.
看了 孔子非常重视“学”,试从《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两位理论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和彼得·希格斯因希格斯玻色子的理论预言获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20-04-07 …

学无常师应随时随地向人家学习孔子关于这方面的名言是七年级上册学的论语  2020-05-02 …

下面两个句子基本意思相同,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原因在哪里?①一切学问家,不断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  2020-07-16 …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③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  2020-11-04 …

情境:王芳和本班同学小刚要好,都爱好文学,有许多共同语言,相互有好感。两人经常单独在一起讨论学习生活  2020-11-14 …

某班级学生近期准备举行一次讨论学习习惯问题的班会活动,请你结合自身的学习实际,按以下提示,用英文写一  2020-11-23 …

王瑞是一个很要强的学生,他不仅学习成绩突出,集体活动也积极参加,为集体争得了不少荣誉。在课堂上,王瑞  2020-12-12 …

文言文东阳马生序的问题几个1作者送给马生的另别赠言可用哪三个词语概括2课文中体现作者成年求学时对老师  2020-12-18 …

第五部分:书面表达(25分)假如你是学生会生活部委员,你将组织学生对“日常饮食与身心健康”这一话题进  2021-01-05 …

2013年10月8日,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瑞典揭晓,比利时理论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国理论物理学家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