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关于古代诗人的逸闻趣事
题目详情
关于古代诗人的逸闻趣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勃(649~675年),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父亲王福□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年)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年)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年)或三年(676年),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杨炯《王勃集序》).他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王勃的文集,较早的有20卷、30卷、27卷三种本子,皆不传.
现有明崇祯中张燮搜辑汇编的《王子安集》16卷;清同治甲戌蒋清翊著《王子安集笺注》,分为20卷.此外,杨守敬《日本访书志》著录卷子本古钞《王子安文》1卷,并抄录其中逸文13篇(实为12篇,其中6篇残缺).罗振玉《永丰乡人杂著续编》又辑有《王子安集佚文》 1册,共24篇,即增杨氏所无者12篇,且补足杨氏所录 6篇残缺之文.罗氏序文中还提及日本京都“富冈君(谦藏)别藏《王子安集》卷廿九及卷三十”,按日本京都帝国大学部影印唐钞本第 1集有《王勃集残》2卷,注云“存第二十九至三十”,当即富冈所藏本.清宣统三年(1911年)刊姚大荣《惜道味斋集》有《王子安年谱
王 勃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初唐四杰之一.王勃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生二子,长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令、六合县令、齐州长史等职.可知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
关于王勃的生卒年,至今尚有歧说.杨炯《王勃集序》说他于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卒,年28岁.据此,王勃应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而王勃《春思赋》载:“咸亨二年(671年),余春秋二十有二.”据此推算,则当生于高宗永徽元年(65O年).此为王勃自述,当可信,所以现在大多数学者认为王勃生于永徽元年(650年),卒于上元三年(676年),生年27岁.王勃是初唐诗坛上一位非常有才华的诗人,只活了27岁,确实令人痛惜.
王勃自幼聪慧好学,为时人所公认.《旧唐书》本传谓王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又有杨炯《王勃集序》说:“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十岁包综六经,成乎期月,悬然天得,自符音训.时师百年之学,旬日兼之,昔人千载之机,立谈可见.”太常伯刘公称王绩为神童.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王勃上书右相刘祥道,中有“所以慷慨于君侯者,有气存乎心耳”之语,求刘祥道表荐.刘即表荐于朝,王勃乃应麟德三年(666年)制科,对策高第,被授予朝散郎之职.此时的王勃,才14岁,尚是一少年.
沛王李贤闻王勃之名,召王勃为沛府修撰,十分爱重他.当时诸王经常斗鸡为乐,王勃闹着玩,写了一篇《檄周王鸡》,不料竟因此罹祸,唐高宗认为是使诸王闹矛盾,将王勃赶出沛王府.其实王勃此次受打击,并非真的因《檄周王鸡》而触怒高宗,而是因才高被嫉,所以杨炯《王勃集序》说他“临秀不容,寻反初服”.王勃被赶出沛王府后,便去游蜀,与杨炯等放旷诗酒,驰情于文场.《旧唐书·杨炯传》说:“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初唐四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非常著名的集团.作为一个集团,他们反对六朝以来颓废绮丽的风气,“思革其弊,用光志业”,致力于改革六朝文风,提出一些革新意见,开始把诗文从宫廷引向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边塞,题材扩大了,风格也较清新刚健,对于革除齐梁余风、开创唐诗新气象,起了重要的作用.经过他与同时代的人的努力,“长风一振,众荫自偃,积年绮碎,一朝清廓”,以独具特色的文风,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讲中国文学史,尤其是唐代文学史,没有不讲到王杨卢骆的.
王勃所遇到的第二次打击,是在虢州参军任上杀死自己所匿藏的官奴而犯罪.咸亨二年(671年)秋冬或第二年年初,王勃从蜀地返回长安参加科选.他的朋友凌季友当时为虢州司法,说虢州药物丰富,而他知医识药草,便为他在虢州谋得一个小小的参军之职.就在他任虢州参军期间,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罪,他将罪犯藏匿起来,后来又怕走漏风声,便杀死曹达以了其事,结果因此而犯了死罪.幸亏遇大赦,没有被处死.此事甚为蹊跷,王勃为什么要保护罪犯曹达,既藏匿保护又怎能将其杀死.据新旧《唐书》所载,王勃此次被祸,是因情才傲物,为同僚所嫉.官奴曹达事,有人怀疑为同僚设计构陷王勃,或者纯属诬陷,不无道理.总之王勃两次遭受打击,都与他的才华超人有关.
这次被祸,虽遇赦未丢掉性命,但宣告了他仕途的终结,也连累了他的父亲.王福峙因儿子王勃犯罪,被贬为交趾县令,远谪到南荒之外.王勃远行到交趾去看望父亲,途中溺水而死,从而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王勃的死,是渡水时遇难不幸而死,还是自杀,无从查考,总归是怀着一腔愁愤离开人世的.
王勃诗文俱佳,不愧为四杰之首,在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上功劳尤大,为后世留下了一些不朽名篇.他的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杰作,久为人们所传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成为千古名句,至今常被人们引用.而王勃最为人所称道、千百年来被传为佳话的,是他在滕王阁即席所赋《滕王阁序》.对此事,《唐摭言》所记最详.
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唐摭言》等书所记,或者有些夸张,但王勃《滕王阁序》,确实为不朽之名篇.王勃于南昌阎都督宴上赋《滕王阁序》的佳话.实乃中国文学史上最为动人的故事.《新唐书》本传说王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也说;“王勃每为碑颂,先磨墨数升,引被覆面卧,忽起一笔数之,初不窜点,时人谓之腹稿.”据此可知王勃文思敏捷,滕王阁上即兴而赋千古名篇,并非虚传.
王勃作为古代一位极富才华的作家,未及而立之年便逝去,实在是中国文学的一大损失.
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杨炯《王勃集序》).他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王勃的文集,较早的有20卷、30卷、27卷三种本子,皆不传.
现有明崇祯中张燮搜辑汇编的《王子安集》16卷;清同治甲戌蒋清翊著《王子安集笺注》,分为20卷.此外,杨守敬《日本访书志》著录卷子本古钞《王子安文》1卷,并抄录其中逸文13篇(实为12篇,其中6篇残缺).罗振玉《永丰乡人杂著续编》又辑有《王子安集佚文》 1册,共24篇,即增杨氏所无者12篇,且补足杨氏所录 6篇残缺之文.罗氏序文中还提及日本京都“富冈君(谦藏)别藏《王子安集》卷廿九及卷三十”,按日本京都帝国大学部影印唐钞本第 1集有《王勃集残》2卷,注云“存第二十九至三十”,当即富冈所藏本.清宣统三年(1911年)刊姚大荣《惜道味斋集》有《王子安年谱
王 勃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初唐四杰之一.王勃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生二子,长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令、六合县令、齐州长史等职.可知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
关于王勃的生卒年,至今尚有歧说.杨炯《王勃集序》说他于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卒,年28岁.据此,王勃应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而王勃《春思赋》载:“咸亨二年(671年),余春秋二十有二.”据此推算,则当生于高宗永徽元年(65O年).此为王勃自述,当可信,所以现在大多数学者认为王勃生于永徽元年(650年),卒于上元三年(676年),生年27岁.王勃是初唐诗坛上一位非常有才华的诗人,只活了27岁,确实令人痛惜.
王勃自幼聪慧好学,为时人所公认.《旧唐书》本传谓王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又有杨炯《王勃集序》说:“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十岁包综六经,成乎期月,悬然天得,自符音训.时师百年之学,旬日兼之,昔人千载之机,立谈可见.”太常伯刘公称王绩为神童.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王勃上书右相刘祥道,中有“所以慷慨于君侯者,有气存乎心耳”之语,求刘祥道表荐.刘即表荐于朝,王勃乃应麟德三年(666年)制科,对策高第,被授予朝散郎之职.此时的王勃,才14岁,尚是一少年.
沛王李贤闻王勃之名,召王勃为沛府修撰,十分爱重他.当时诸王经常斗鸡为乐,王勃闹着玩,写了一篇《檄周王鸡》,不料竟因此罹祸,唐高宗认为是使诸王闹矛盾,将王勃赶出沛王府.其实王勃此次受打击,并非真的因《檄周王鸡》而触怒高宗,而是因才高被嫉,所以杨炯《王勃集序》说他“临秀不容,寻反初服”.王勃被赶出沛王府后,便去游蜀,与杨炯等放旷诗酒,驰情于文场.《旧唐书·杨炯传》说:“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初唐四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非常著名的集团.作为一个集团,他们反对六朝以来颓废绮丽的风气,“思革其弊,用光志业”,致力于改革六朝文风,提出一些革新意见,开始把诗文从宫廷引向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边塞,题材扩大了,风格也较清新刚健,对于革除齐梁余风、开创唐诗新气象,起了重要的作用.经过他与同时代的人的努力,“长风一振,众荫自偃,积年绮碎,一朝清廓”,以独具特色的文风,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讲中国文学史,尤其是唐代文学史,没有不讲到王杨卢骆的.
王勃所遇到的第二次打击,是在虢州参军任上杀死自己所匿藏的官奴而犯罪.咸亨二年(671年)秋冬或第二年年初,王勃从蜀地返回长安参加科选.他的朋友凌季友当时为虢州司法,说虢州药物丰富,而他知医识药草,便为他在虢州谋得一个小小的参军之职.就在他任虢州参军期间,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罪,他将罪犯藏匿起来,后来又怕走漏风声,便杀死曹达以了其事,结果因此而犯了死罪.幸亏遇大赦,没有被处死.此事甚为蹊跷,王勃为什么要保护罪犯曹达,既藏匿保护又怎能将其杀死.据新旧《唐书》所载,王勃此次被祸,是因情才傲物,为同僚所嫉.官奴曹达事,有人怀疑为同僚设计构陷王勃,或者纯属诬陷,不无道理.总之王勃两次遭受打击,都与他的才华超人有关.
这次被祸,虽遇赦未丢掉性命,但宣告了他仕途的终结,也连累了他的父亲.王福峙因儿子王勃犯罪,被贬为交趾县令,远谪到南荒之外.王勃远行到交趾去看望父亲,途中溺水而死,从而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王勃的死,是渡水时遇难不幸而死,还是自杀,无从查考,总归是怀着一腔愁愤离开人世的.
王勃诗文俱佳,不愧为四杰之首,在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上功劳尤大,为后世留下了一些不朽名篇.他的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杰作,久为人们所传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成为千古名句,至今常被人们引用.而王勃最为人所称道、千百年来被传为佳话的,是他在滕王阁即席所赋《滕王阁序》.对此事,《唐摭言》所记最详.
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唐摭言》等书所记,或者有些夸张,但王勃《滕王阁序》,确实为不朽之名篇.王勃于南昌阎都督宴上赋《滕王阁序》的佳话.实乃中国文学史上最为动人的故事.《新唐书》本传说王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也说;“王勃每为碑颂,先磨墨数升,引被覆面卧,忽起一笔数之,初不窜点,时人谓之腹稿.”据此可知王勃文思敏捷,滕王阁上即兴而赋千古名篇,并非虚传.
王勃作为古代一位极富才华的作家,未及而立之年便逝去,实在是中国文学的一大损失.
看了 关于古代诗人的逸闻趣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本人作业中关于《次北固山下》的一道题,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 2020-06-11 …
.“曾经沧海难为水。”白话中来句古诗,让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趣味。你平时注意积累了吗? 2020-07-12 …
英语翻译自万历季年,缙绅之士,不知以礼饬躬,而声气及于宵人,诗字颁于舆皂,至于公卿上寿,宰执称儿, 2020-07-16 …
参加体操、武术、钢琴、书法四个兴趣小组,每人至多参加2个兴趣小组,为了保证选兴趣小组的情况完全相同的 2020-11-06 …
观察漫画“一个未成年人的道路”回答1-2题(一个未成年人的成长道路:抽烟---吸毒---抢劫---监 2020-11-08 …
关于送别诗的作法,《诗法家数》曾作过如下归纳:“第一联叙题意趣;第二联合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 2020-11-29 …
著名诗人徐志摩(1896——1931)曾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趣,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 2021-01-16 …
有没有什么古诗写的是活着没有意思,生活了无生趣的古诗中有没有写的是人生毫无生趣的诗句,求大神指点 2021-01-17 …
观察漫画“一个未成年人的道路”回答17-18题(一个未成年人的成长道路:抽烟---吸毒---抢劫-- 2021-01-19 …
高雅生活情趣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这表现为[]A.高雅生活情趣能使人感受生活的美好和人间的真情B.高 2021-01-19 …
相关搜索:关于古代诗人的逸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