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下列各题。“不进腰包”决非“免责牌”①无论挥霍了多少公款,不管造成了多大损失,只要轻轻的一句“我又没有装进自己的腰包”,于是,当事者理直气壮,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下列各题。
“不进腰包”决非“免责牌”    ①无论挥霍了多少公款,不管造成了多大损失,只要轻轻的一句“我又没有装进自己的腰包”,于是,当事者理直气壮,俨然以“清白者”自居,一些监管者也常常以此作为不再深究与轻打板子的理由……发生在人们身边的种种“不进腰包的腐败”,日益引起百姓不满和代表委员的关注。及时划定红线、坚决打击种种“不进腰包的腐败”成为舆论的普遍呼声。
    ②和明目张胆的贪腐相比,各类“不进腰包的腐败”现象更加普遍:或肆意挥霍公款大吃大喝,一餐饭动辄成千上万元;或堂而皇之接受邀请,去会所享受,去高尔夫球场挥杆;或违规滥发福利,大搞“利益均沾”;或暗度陈仓,谋划“期权腐败”,事过境迁再来兑现……林林总总的行径,虽然外衣不同,说辞各异,但均以“不进腰包”为幌子,以权谋私的本质不变,损公肥私的特征相同。
    ③以“不进腰包”为遮蔽的腐败行为,其危害丝毫不亚于公然的贪腐。不仅造成国家资金巨额浪费,使奢靡风气蔓延,更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与“赤裸裸”的贪污受贿相比,滋生于“灰色地带”的各式腐败,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影响更为恶劣。
    ④“不进腰包的腐败”之所以屡屡发生,源自于一些干部的认识偏差。他们有的抱着“吃喝玩乐无所谓,不进腰包不犯罪”的心态,认为只要不公然受贿就无关紧要,算不上违法犯罪;有的存在“有权时不享受,过期就作废”观念……种种“畸形”思想,带来的是职务行为与个人生活界限模糊,权力观与价值观“走形”。久而久之,难免坠入腐化堕落的深渊。
    ⑤一些代表委员指出,对于贪污、渎职行为,相关部门均设置有“高压线”,制定了明确标准和完善机制予以界定查处,然而对于各种“隐性腐败”行为,往往因缺乏严格的“红线界定”,难免存在执行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情况,客观上给了一些“不进腰包的腐败者”逃避惩罚的机会。
    ⑥公生明,廉生威。坚决遏制和打击“不进腰包的腐败”,是形势的需要,公众的呼声。重要的是,应及时果断地完善制度体系,加大查处惩治力度,让动歪心思的官员无缝可钻,营造风清气正的官场生态。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②、③两段顺序能否对换?请说说理由。
(3)请分析第②段中“行径”如果换成“行为”有何影响?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提炼议论文的论点.这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本文的题目是“‘不进腰包’决非‘免责牌’”,结合文章的首尾段以及内容,可以判断,结尾段总结出了中心论点“坚决遏制和打击‘不进腰包的腐败’,是形势的需要,公众的呼声”.
(2)这道题考查的是语段顺序能不能对换,解答此类题,需要首先要表态,一般是不能换,接着明确所给语段的论述内容,然后看它们之间的关系或这与上下文的关系,进而明确不能对换.
(3)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表达效果,首先解释行径的含义,以及在句中的作用,再解答如果换成另外的“行为”,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很明显“行径”是贬义词,能够强烈地表达对某些现象的痛恨,而“行为”则平和许多,不能表达这种态度和语气.
答案:
(1)“不进腰包的腐败”应坚决遏制和打击.或坚决遏制和打击“不进腰包的腐败”,是形势的需要,公众的呼声.(2分) (写题目得1分)
(2)不能.②段陈述各类“不进腰包的腐败”现象普遍,③段则阐述其危害严重,从现象到危害的逻辑关系不能颠倒.(3分)
(3)“行径”是贬义词,“行为”是中性词(1分),换成“行为”之后,作者的态度和语气大受影响,难以表达出作者对上述现象的深刻的揭露和极度的痛恨(2分).
看了 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