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哪儿////A.论语B.孟子C.庄子要正确的哦!
题目详情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哪儿////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要正确的哦!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要正确的哦!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B
语出公孙丑下
公孙丑下
公孙丑下 本篇除第一章单纯介绍孟子言论外,其余各章兼记孟子的事迹、 行为和言论,以立身处世的态度为主,其中有不少名言.全篇原 文共14章,本书选7章.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原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三里之城,七里 之郭②,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 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③非不深也,兵革(4)非 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⑤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6)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7)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8)之;多助之至,天 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9)不战,战必胜 矣.”
【注释】
①天时、地利、人和:《苟子?王霸篇》说:“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 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苟子所指的“天时”指农时,“地利”指土壤肥沃,“人和”是指人的分工.而孟子在这里所说的“天时”则 指尖兵作战的时机、气候等;“地利”是指山川险要,城池坚固等;“人和”则 指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等.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叫“城”,外城 叫“郭”.内外城比例一般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③池:即护城河.④兵:武器,指戈矛刀箭等攻击性武器.革:皮革,指甲胄.古代甲胄确 皮革做的,也有用铜铁做的.(5)委:弃.(6)域民:限制人民.域,界限.(8)畔:同“叛”.(9)有:或,要么.
【译文】
孟子说:“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 如人的齐心协力.一个三里内城墙、七里外城墙的小城,四面围 攻都不能够攻破.既然四面围攻,总有遇到好时机或好天气的时 候,但还是攻不破,这说明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另 一种情况是,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和甲胄不是 极利和坚固,粮草也不是不充足,但还是弃城而逃了,这就说 明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所以说: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 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不是靠山川险阻就可以保住的,扬威 天下也不是靠锐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 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 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人下的人都会顺从.以 全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会叛离的人,必然是不战 则已,战无不胜的了.”
【读解】
天、地、人三者的关系问题古往今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三 者到底谁最重要也就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如我们在注释中所引,荀子曾经从农业生产的角度论述过天时、地利、人和的问题.但 他并没有区分谁重要谁不重要,而是三者并重,缺一不可.
孟子在这里则主要是从军事方面来分析论述天时、地利、人 和之间关系的,而且是观点鲜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者之中,“人和”是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地利”次 之,“天时”又次之.这是与他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贯思想分 军开的,同时,也是与他论述天时、地利、人和关系的目的分不 开的,同时,也是与他论述天时、地利、人和关系的目的分不 开的.正是从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出发,他得出了“得道者多 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这就把问题从军事引向了政治,实际 上又回到了他那“老生常谈”的“仁政”话题.
语出公孙丑下
公孙丑下
公孙丑下 本篇除第一章单纯介绍孟子言论外,其余各章兼记孟子的事迹、 行为和言论,以立身处世的态度为主,其中有不少名言.全篇原 文共14章,本书选7章.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原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三里之城,七里 之郭②,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 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③非不深也,兵革(4)非 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⑤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6)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7)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8)之;多助之至,天 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9)不战,战必胜 矣.”
【注释】
①天时、地利、人和:《苟子?王霸篇》说:“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 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苟子所指的“天时”指农时,“地利”指土壤肥沃,“人和”是指人的分工.而孟子在这里所说的“天时”则 指尖兵作战的时机、气候等;“地利”是指山川险要,城池坚固等;“人和”则 指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等.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叫“城”,外城 叫“郭”.内外城比例一般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③池:即护城河.④兵:武器,指戈矛刀箭等攻击性武器.革:皮革,指甲胄.古代甲胄确 皮革做的,也有用铜铁做的.(5)委:弃.(6)域民:限制人民.域,界限.(8)畔:同“叛”.(9)有:或,要么.
【译文】
孟子说:“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 如人的齐心协力.一个三里内城墙、七里外城墙的小城,四面围 攻都不能够攻破.既然四面围攻,总有遇到好时机或好天气的时 候,但还是攻不破,这说明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另 一种情况是,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和甲胄不是 极利和坚固,粮草也不是不充足,但还是弃城而逃了,这就说 明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所以说: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 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不是靠山川险阻就可以保住的,扬威 天下也不是靠锐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 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 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人下的人都会顺从.以 全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会叛离的人,必然是不战 则已,战无不胜的了.”
【读解】
天、地、人三者的关系问题古往今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三 者到底谁最重要也就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如我们在注释中所引,荀子曾经从农业生产的角度论述过天时、地利、人和的问题.但 他并没有区分谁重要谁不重要,而是三者并重,缺一不可.
孟子在这里则主要是从军事方面来分析论述天时、地利、人 和之间关系的,而且是观点鲜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者之中,“人和”是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地利”次 之,“天时”又次之.这是与他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贯思想分 军开的,同时,也是与他论述天时、地利、人和关系的目的分不 开的,同时,也是与他论述天时、地利、人和关系的目的分不 开的.正是从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出发,他得出了“得道者多 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这就把问题从军事引向了政治,实际 上又回到了他那“老生常谈”的“仁政”话题.
看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各短语属于什么短语?A.并列短语B偏正短语C.动宾短语D.动补短语E.主谓短语结构匀称()科学 2020-05-23 …
有关孟子语录的读书笔记 2020-06-04 …
《孟子语录》一课中,孟子把"义"比喻成(),把()比喻成"鱼".通过比喻,把"舍身取义"这个道理用 2020-06-07 …
解释加点字.文言文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并改正1.A.姊每遗其衣服遗:送给B. 2020-06-17 …
矛与盾引申出来的成语是;孟子语录中关于鱼和熊掌的阐述,引申出来的成语 2020-06-17 …
《孟子语录》中的“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的意思 2020-06-18 …
1.请你列举孔子“72贤人”中两个弟子的名字和两个与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2.如果你是孔庙和孟庙的导 2020-07-11 …
英语:Alotofhomework.Lotsofhomework.那个正确?A英语:Alotofh 2020-07-25 …
朱熹理学与陆九渊心学的主要分歧在于()A.格物致知与发明本心的矛盾B.“理”是否是世界的本原C.是否 2020-11-05 …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主要分歧在于A.是否遵循“三纲五常”,维护社会秩序[来B.“理”是否是世界万物的 2020-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