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为什么说现代书籍设计是"一系列有条理有秩序的整体构件
题目详情
为什么说现代书籍设计是"一系列有条理有秩序的整体构件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书籍设计十议 I混沌与秩序
◆经常有那种赞赏画家的褒词:灵感一到、茅塞顿开、大笔一挥,佳作、杰作、惊世之作即兴而来,这未免是有些夸张之辞.但就画家而言,他们的创作灵感往往来自感性的冲动和情感的喷发,加之日积月累的功力来创作成功的作品,画家的潇洒此一招实令设计家们羡慕不已.
◆设计家的创作过程没有画家那么浪漫.他们讲究感性的萌生、悟性的理解、知识的整理、精密的计算、整体的把握、工艺的运筹……一系列有条理有秩序的运作.一本书的装帧虽受制于书的内容,但决非狭隘的文字解说或简单的外表包装,设计家应从书中挖掘深层涵义,觅寻主体旋律,铺垫节奏起伏,用知性去设置表达全书内涵的各类要素;严谨的文字排列、准确的图像选择、有规矩的构成格式、到位的色彩配置、个性化的纸张运用,毫厘不差的制作工艺……近似在演出一部静态的戏剧.
◆当读者阅读一本理想的装帧书籍时,不仅受感于第一瞬间刺激,而更可以长时间地品味个中意韵.从秩序有臻的理性结构中引伸出更深层更广瀚的知识源,创游一番想像空间,这就是书籍设计家重新设计信息,或者说对书的内容注入“致变”的意识,用设计语言进行书籍美学的再创造理念的成功之处.
◆优秀的书籍装帧家将司空见惯的文字融入耳目一新的情感和理性化的秩序驾驭,从外表到内文,从天头到地脚,三百六十度的全方位渗透,从视觉效果到触觉感受……学会始终追求“秩序之美”的设计理念把握,并能赋予读者一种文字和形色之外的享受和满足.
◆绘画之感性、设计之理性,两者既体现混沌与秩序的相对性,又具互补的同一性,不过前者更强调热喷发,后者更重视冷处理罢了.
Ⅱ书籍的形态
◆形态,顾名思义:形,则为造型;态,即是神态.外形美和内在美的珠联璧合,才能产生形神兼备的艺术魅力.书籍形态的塑造,并非书籍装帧家的专利,它是著作者、出版者、编辑、设计家、印刷装订者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也是书籍艺术所面临的诸如更新观念,探索从传统到现代以至未来书籍构成的外在与内在、宏观与微观、文字转达与图像传播等一系列的新课题.
◆ 书的形态,固有观念不难想到书的外观:六面体盛纳知识的容器.造书者们从其功能到美感,构成至今为人们所熟识的书的形态.
◆ 中国在漫长的数千年历史进程中,书籍的形态有着很奇妙的演进. 自甲骨文字作为传递信息的记号工具始,至商代中叶,刻写在竹木简上并用带子串连起来的“简策”.从用丝织品、帛箔做材料,上抄文字,围中心棒卷作而成的“卷轴”,到纸张发明后,遂改成以一张长方型纸为单位的“折叠本”.后又受印度贝叶梵经的启示,将书页按序粘接起来,加以折叠,称之为“经折装”.五代初期,书的装订逐渐转向“册叶型”,至明中叶后,被谓之“线装”书的形态所替代,直至晚清.
◆中国自古就有“图书”一词.叶德群《书林清活》中曰:“古人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尤以宋元雕刻印刷有了很大的发展后,书籍中附有各类形式插图,不仅在小说类读物,经、史、集、礼、乐、 自然科学等类书籍中均有文字和绘图的融汇贯通与相辅相成.这种以丰富版式多样化的书籍形态的创造与展示内容的充分表现和情节的延伸,以及给读者以视觉和阅读的诱导,也增添了书籍形态的表达语言.古人将书进行整体的精心构成,使书籍成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展示在读者而前.成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展示在读者
◆现代书籍已汲取西洋的做书方式,印刷装订技术已经现代化,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在书籍的创造过程中研究传统、适应现代化观念;追求美感和功能二者之间完美和谐的协调,这是书籍发展至今仍具生命力的最好的证明.但当我们至今还满足于近百年来一成不变的书籍形态的永恒现状时,是否应该意识到当今信息了;变的多媒体传播时代的到来,以及我们的读者所生活着的经济文化环境的突变,“铅字文化”作为以往传播手段独霸一方的状态逐渐为视像等多元传播文化所冲击,对于当今书籍形态所存在的问题是值得当今的出版家、作家、设计家们来共同探讨的.
Ⅲ书籍形态的二重构造
◆书籍形态的形成过程,不仅要注重其物理性—书的外在构造,从书的形态的整体来看,它还应注入内在的理性构造,即内容传
达的表现力,请见诸以下简表:
Ⅳ更新书籍设计观念
◆当代书籍特征是单向性知识传递的平面结构式趋向胰岛素化学结构式的多向形传递的发展过程,这是新型书籍内在形态的变化趋势,由人类文明创造的纸、活字印刷,随之形成的文字六面体,一种“知性”的象征——书籍,它经过了漫长的人类历史过程,将知识传播给每一位读者,其功能是不言而喻的.“铅字文化”作为一种知识信息的传递方式已沿袭了数千年,当然,这种传递形式在未来的年代仍要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不能否认,这一“铅字文化”作为书的基本形态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除语言文字继续维持自身的作用外,视像的、听觉的、触感的、嗅觉的传播媒体接踵而来,当今的知识信息传递正冲破“铅字文化”独当一面的局面,我们的信息环境正在转变.
◆所谓胰岛素化学结构式的知识传播媒体,就是知识的横向、纵向、多向位的漫反射式的相互牵连和触类旁通.一本理想的书籍应以其信息量大、趣味性强、宜于读者接受以及新鲜感来吸引读者:无论是哪类学科门类的读物,都可使读书者得到超越本书的知识容量值,从阅读到体味,从感受到联想,书中的点、线、面,构成知性的智慧网.而我们目前的一些书籍形态基本上是几十年不变的千篇一律,老五号,27字X26行,白纸黑字的排列模式,单一死板的叙述,无表情的粗简图解,无旁证博引的知识罗列;一句古诗古词不作译释,一件历史文物无以考证,一桩重大事件没有说明,一位名人无生辰介绍和形象出现,枯燥繁复的数字无概括易懂的图表显示;我们的百利·全书、词典、辞海,洋洋数十万、上百万文字的海洋,可怜几幅小图、几张简陋的图表,谈不上科学的编排,奇巧的构成,合理方便的检索,更谈不上全书的节奏感和韵味的感染力.尽管其文字有着多么重大的价值,却实难引起读者的兴趣,也不可能满足处于当今高节奏、高信息时代的年轻读者群的求知欲望和对新事物新形式的敏感度.书籍不仅给予读者一个接受和吸取知识的过程,并应得以自身智慧想像和扩张的机会.
◆我们的书籍出版业面临着世界最尖端的电子媒体冲击的时代,
在浓缩时空于一体,字、声、像兼具的CD多媒体的挑战来临之时,我们应改变以往出书的单一思维方式,更新观念,开拓书籍形态的再生.宇宙是不断流动着变化着的,《礼记》说:“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天地交而万物通”.中国的出版物与世界先进国家尚有一些距离,其中有经济原因或技术缘故,但根本问题还是要有改变这种现状的意识,出版者们不应仅仅满足于数字和利润,要为当今九十年代以至未来时代的读者着想,投身到创造和完善中国自身书籍形态的实践中去.
V新设计论——艺术X工学:设计(平方)
◆书的设计,其本质上就是要自觉地去设计信息(即各种门类学科的知识信息),使这些信息以某种引人注目、便于接受的形态展示给读者.这是设计者在制作一本书之前必须具备的设计思路.现代书籍的设计者要有胆量去动摇近千年来造书者的权威,不满足只是运用文字符号作为传达媒介的唯一手段,根据文字信息作出自己新的认识和解释,并尽可能以形象思维,以及用视觉信息的传达方式,朝从单向性写作行为发展到多向性的传播方式的方向发展.
◆何谓“新设计论”?根据书籍的形态学,其包括外在观赏美和内在功能和谐美的综合.世界著名平面设计家被誉为日本书籍设计界的巨人杉浦康平先生为“新设计论”创立这样一个公式:
◆这是用感性和理性来构筑视觉传达媒体的思维方式和实际操作方法,使设计达到其原构想定位的平方值、立方值以至达到多次方值的增值设计效果.
◆不言而喻,书籍设计作为艺术思维活动当然离不开感性创造过程,艺术感觉是灵感萌发的温床,是创作活动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一步.如果说绘画创作注重感性过程而体现一种混沌之美的话.那么设计则相对来说更侧重于理性过程去体现有条理的秩序之美.所以书籍设计者单凭感性的艺术感觉还不够,还要相应地运用人类工学概念去完善和补充,像一位建筑师那样去调动创造具有感染力的书籍形态的一切有效因素,来完成设计的增值工程.
Ⅵ书籍设计中诸要素的实际运作
◆书籍设计者在掌握信息内容以及进行理性的整理后,充分了解信息传达的手段一构成书籍形态的四要素(文字、图像、素材、色彩)的感性和悟性的把握,区别商品广告的瞬间形象刺激性和书籍文化传递与保存价值的品位性,进行有想像力的三次元以至四次元(3D 时间)的整体书籍形态的设计.下列图表阐述这一实际运作过程.通过诸要素的有机的富有层次节奏的复合融和,本来只具表达功能的诸要素在书籍设计家的指挥运筹下,达到外表与内在、形态与神态的完美统一,其凝聚成的表现力正是书籍艺术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①文字语言的信息处理、发挥文字的内在潜力
a内文、标题、跋、旁注、页码……的整体运筹
b文字的字体、字号、字距、行距的细微感觉的运用
c横排、竖排的组合变化,文字组合的疏密节奏及导向性
②一切可视图像的表达
a插图、图表、照片、装饰图、记号、符号、暗号、饰纹空白……的合理运用
b图像的多样化、个性化,图像表达的时空化
c理论、数据等等不可视内容的视觉化表达
⑧色彩性格的准确运用
a把握色彩的个性情感和表达内容的一致性
b充分发挥色彩在书籍设计中的视觉效应
c把握色彩的度
④印制材料性格的选择和把握
a把握材料的视觉感受和触觉经验感受
b把握材料的性格与表达内容的统一性
c纸张材料的多样化组合,对比统一
Ⅶ书籍内容的整体结构
①书籍形态的理性把握
当我们发现一本平淡无味的读物,枯燥的文字罗列,无节奏变化的文体结构,千篇一律的字形版式,无文字以外的任何信息引伸……你会为其内在的单薄而感到不能满足,所以必须把握当代书籍形态的特征.要提高书籍形态的认可性(即读者易于发现的主体传达),可视性(为读者一目了然的视觉要素),可读性(便于读者阅读、检索的功能);要掌握信息传达的整理演化(全书的节奏层次,剧情化的展开延伸),掌握信息的单纯化(传达给读者的正确感受—主旋律),掌握信息的感观刺激传达(书的视、听、触、闻、味五感)—总之,当代书籍形态设计的共同之处将是用感性和理性的思维方法构筑成完美周密的又使读者不得不为之动心的系统工程.
②信息形态的整体结构
自古以来,文字是构筑信息形态的基本元素,至今仍然在书籍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已不是唯一的要素.书籍形态的整体构成就是文字、图像、图表、记号……包括一切可以调动的视觉形象的捕捉和运筹来传达文章内容的核心,其中进行形象思维的理性扩张力可以填补甚至超越文字表现力本身,而产生增值效应.近代社会的高度数据化,千变万化的信息数值、量值、时间值通过富有想象力的柔软弹性的图表显示,使繁杂而又精确的数值形象化而一目了然,一幅图相当于一万字的信息量已成为可能.中国古本读物,欧洲中世纪的圣经手写本都曾正视文字传达和装饰图像有机组合的视觉表现功能.当造书者们在文字、图像等视觉形象中进行理性地整理遴选时,将其最能体现内容实质的基本成分抽象化、形式化、条理化、层次化,其结果是使信息知识具有了某种程度的不可思议的能量值和流动诱导的表现力.
③书籍整体的策划与构成(十工艺技术)
a首先确立对书的认识——书并不是瞬间静止的凝固物,周围环境息息相关的生命体面是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的生命体
b书籍内容的时间空间构造意识——时空层次化、视线流的流动、诱导和渗透
c书籍设计中尺度单位化的数学计算和不可视格子功能的标准化版式
d发挥具有生命力的文字潜在表现力
e书籍五感(视、触、听、闻、味)的设计意识
f书页划分的强弱对比、韵律化、条理化,书页积叠而(切口、书脊)的层次化表现力
g书的整体设计的成本核算
h书的印制方式的确定——向新技术挑战
Ⅷ设计的纯化和复合
近现代设计可以分为二种设计理念,一种是把内容的诸要素提炼、概括,以极单纯的抽象形式来表达主题,也可称? 魑炕杓疲础昂嘶硐址ā薄A硪恢衷蚴墙邮粲诤诵哪谌莸闹匾蚶劢岷掀鹄矗涯诤囊庵咎砑痈春希佣恢炙洹昂恕辈豢墒樱此伎墒拥挠盏蓟杓疲础案春媳硐址ā薄G罢咭晕鞣较执杓凭佣啵笳呶揭帐跫ぁA街掷砟畛氏侄魑幕母鲂院筒畋穑纱锏揭恢滞昝赖木辰纭?br> ◆谈及装帧设计的加减法,其无所谓正误高低的评判意义,它只是一种方法论, 目的只要达意.中国传统绘画有神气,骨法、用笔、传神、置阵、模写六法之说,将“神气”冠于首位,可见“精神”这个灵魂在作品中的重要性.设计形式的繁与简,多与少,表现手法的加法与减法,具象与抽象,装帧设计的本质是内容的准确传达,一种内在精神的震颤力.
◆在过去的一些年,出版社由于受制于印刷技术或其他一些原因,在装帧设计上采取了减而又减之法;有了封面不印封底,颜色也尽可能少用.图像是越少越好……除极少数国家工程的图书外,一般设计都不敢越雷池半步,设计者在书籍装帧上岂敢做加法.如今印制条件比过去有了较大的提高,书籍装帧在书籍出版业中的地位也有所改变,从外到里,封面封底书脊勒口,甚至切口都做起了文章,除书的平面设计容量的扩大外,书籍的形态都在进行周密细致地设计灌入.
◆书籍装帧并非是书物的表皮化妆,也决不仅限于平面图像文字
色彩的构成形式.它应该是营造一幢容纳文化的立体构筑物的“建筑”术.这里所指的并不是狭隘的建筑技术,而是构筑书籍这个六面体外型,外在和内在形神兼备的生命体;书籍存在的空间环境;人与书之间的感观传递,书籍艺术的感性和理性的表现关系……我们的设计思维所处于的远不是递减的阶段;每一张图、每一行字、每一条线、每一个点、每一色块、每一页材料、每一点记号……都像构筑房屋的构件架起书籍的天和地,外表和内部,将内容进行理性梳理,对诸要素进行精心提炼,表达语言的流动诱导……使设汁具备内含——核的扩张力,最终的目的并非书籍表面物质量的多和少,而是神气——精神穿透力的强和弱.
◆装帧设计既反对那种纯粹形式化的无灵魂的简单构成游戏,也忌讳废话连篇不到位的牵强堆砌.设计是将每一个要素当作附着存在于装帧中神秘的灵魂,无论是静止的点,还是流动的线,给予作品的影响不只停留在美的表象,而要构成一种力量,表达一种精神,一个设计要素,哪怕是只有直径一毫米的“点”,却能在空白中受孕结果.
◆书籍装帧毕竟是在一块体积狭窄.容量有限的方寸天地里耕作,设计者要学会创作中的加法和减法.要在准确把握整体内容的神气的基础上采取纯化或是复合的设计方式,其设汁理念离不开书籍自身.康定斯基有句名言:“抽象里存在着伟大现实的根”.只要真正体现书籍内涵的精神的设计都应该是成功的,不管其用的是加法还是减法.
Ⅸ纸的表现张力
◆东汉蔡侯纸、埃及纸沙草纸、古罗马羊皮纸……东西方以各自的审美意识创造了人类文明进步传播的媒介物—纸.
◆纸张是装帧家的设计得以自由施展的天地,经设汁家精心创意构成,将文字、图像、色彩、材料四要素有机地运作之后,将印刷后的纸折叠成册,然后拿到手上阅读,这就是一本书的基本创意的形成,从原则上讲设计家在设计的时候,肯定选用能让照片、绘图、文字还原性好,再现性强、安定性稳、反射率低,使读者不易疲劳的纸张.同时要处理好横向纹理纸和纵向纹理纸之间微妙的差别,纸张的纹理和颜色的不同,用适当的制版印刷方式.
◆当我们从唯一的铅印手段中解脱出来,代之以胶印印刷、电脑制版后,丰富微妙的新一代技术令设计者如虎添翼,当今的设计者千方百计地在利用这一先进手段来充实以往表现力差的铜锌版印刷之不足,但任何事物也是相对的,华丽和简洁都是相对的,要视表现对象而论.一本温文淡泊的散文集未必一定要里里外外披红挂绿,镶满金牙,三十年代鲁迅先生设汁的书讲究简练的意蕴.欧洲有许多书籍装帧着意书物自身的内在品质,而不作过分的修饰.当我们在为书作打扮时是否应该更多一些考虑如何创造调和的书籍艺术空间?和人的外表一样,美的表现不能排除外表的修饰,而内在的气质美似乎更具魅力.更值得长时间品味.
◆读书和欣赏一幅画不同,书需要读者去触摸翻阅,眼视心读.为了引起视觉反应和触觉感受,依赖文字内容和纸材素质的有机结合来共同传递一种信息和心理反射.不同的材料具有相异的个性色彩,用其特性制成的书也会呈现截然不同的视触感受,给读者带来情感的变化,这就是纸张素材的表现张力.
◆各种各样的材料,以其肌理、色彩、质地的不同,可以表现出强烈的个性色彩,通过装帧设计家巧妙而从深层地挖掘其功能,纸张能诱导读者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射.装帧素材的各种拟态作用深化了书的内涵.
◆装帧用的各种特种纸中隐含着变化无穷的肌理,举凡线的长短、粗细、弯曲、垂直、平行;波动等种种形态的组合排列,都会产生出动与静、强与弱、快与慢、外在与内在……的对比变化和起伏节奏,以及华贵与素朴、高雅与粗俗、现实与抽象等等意味的生动表达.准确地把握内容尺度、利用表情千变万化的装帧材料来设计书籍,可以“导演”出一部部引起不同凡响的“戏剧”来.
◆装帧材料的合理选择运用,可以充分发挥“没有文字的语言、毋须图像的绘画”的不可思议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从而使书籍的知识性和艺术性的传递,显示出不同凡响的增值作用.这也是创造我们中国当代的书籍形态的值得大胆尝试的重要手段之一.
x从装帧到书籍设计
◆近年来,书籍装帧这个词的概念在设计界越来越显得有其局限性,因为“装帧”的含义,即为书籍作打扮,装帧的“帧”,本意为书画等物的数量单位,多页纸装合而成,即为装帧.在日语辞典里,“装帧”、“装丁”、“装订”都发一个音,表达一个意思,可见装帧属书籍的最后一道工序——书籍装订范畴的.如果说,如今装帧的意思已转为给书打扮的意味,那么书籍装帧与书籍设计也应重新给予一个明确的定义.
◆书籍设计,英语为book design,其内涵似乎要更为广泛些.当我们欣赏过李德伦、卡拉扬、小泽征尔担任指挥的同一部舒曼的《春》或者贝多芬的《田园》,其风格韵味将会有不同的感受.同样一部书稿,经过不同的书籍设计者的运作,其呈献在读者而前的将是如此不同效果和感染力的书籍.
◆书籍是三次元的六面体,是立体的存在.当我们拿起书籍,手触目视心读,上下左右,前后翻转,书与人之间产生具有动感的交流,这种立体的存在更为明显,书籍设计已不能只顾及书的表皮还要赋予包含时空的四次元全方位整体形态的贯穿、渗透,这已是当今书籍设汁的基本要求.
◆书籍形态的研究,如果还称得上一门学问的话,姑且暂冠于“书籍形态学”这一名称,其实它早已存在于中国古代书籍的传统理念之中,而只是由于某种历史的原因,或者是被一种自我封闭所渐渐淡化,而习惯于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书籍形态.如今重提或重塑新形态的书籍可称之为孕育改变人们的阅读行为方式和所谓“破坏”书籍铅字文化所固有形态的束缚,创导主观能动性的设计产物,其意义已超越书籍构造物自身,而达到启发读者在阅读书籍中去寻找并得到的自由感受, 由此而萌发想像力的智慧源.这个逐渐走向成熟——完成传统书卷美和现代书籍相融合的探索过程正是倡导书籍形态变革的价值所在,并重新估价衡量新的书籍美的价值标准.
◆我国优秀的前辈书籍装帧艺术家们以他们的智慧和学识为中国当代的书籍艺术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和财富,也为中国的书籍在世界书籍出版界中赢得很高的荣誉.当代书籍设计家们一方面虚心学习前辈们的丰富经验,另一方面要大胆更新观念,创造崭新的设计理念,再生不可思议的新的书籍形态,提高中国书籍在国际上的声誉,使其赢得与中华优秀文化相符的应有的位置.
◆经常有那种赞赏画家的褒词:灵感一到、茅塞顿开、大笔一挥,佳作、杰作、惊世之作即兴而来,这未免是有些夸张之辞.但就画家而言,他们的创作灵感往往来自感性的冲动和情感的喷发,加之日积月累的功力来创作成功的作品,画家的潇洒此一招实令设计家们羡慕不已.
◆设计家的创作过程没有画家那么浪漫.他们讲究感性的萌生、悟性的理解、知识的整理、精密的计算、整体的把握、工艺的运筹……一系列有条理有秩序的运作.一本书的装帧虽受制于书的内容,但决非狭隘的文字解说或简单的外表包装,设计家应从书中挖掘深层涵义,觅寻主体旋律,铺垫节奏起伏,用知性去设置表达全书内涵的各类要素;严谨的文字排列、准确的图像选择、有规矩的构成格式、到位的色彩配置、个性化的纸张运用,毫厘不差的制作工艺……近似在演出一部静态的戏剧.
◆当读者阅读一本理想的装帧书籍时,不仅受感于第一瞬间刺激,而更可以长时间地品味个中意韵.从秩序有臻的理性结构中引伸出更深层更广瀚的知识源,创游一番想像空间,这就是书籍设计家重新设计信息,或者说对书的内容注入“致变”的意识,用设计语言进行书籍美学的再创造理念的成功之处.
◆优秀的书籍装帧家将司空见惯的文字融入耳目一新的情感和理性化的秩序驾驭,从外表到内文,从天头到地脚,三百六十度的全方位渗透,从视觉效果到触觉感受……学会始终追求“秩序之美”的设计理念把握,并能赋予读者一种文字和形色之外的享受和满足.
◆绘画之感性、设计之理性,两者既体现混沌与秩序的相对性,又具互补的同一性,不过前者更强调热喷发,后者更重视冷处理罢了.
Ⅱ书籍的形态
◆形态,顾名思义:形,则为造型;态,即是神态.外形美和内在美的珠联璧合,才能产生形神兼备的艺术魅力.书籍形态的塑造,并非书籍装帧家的专利,它是著作者、出版者、编辑、设计家、印刷装订者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也是书籍艺术所面临的诸如更新观念,探索从传统到现代以至未来书籍构成的外在与内在、宏观与微观、文字转达与图像传播等一系列的新课题.
◆ 书的形态,固有观念不难想到书的外观:六面体盛纳知识的容器.造书者们从其功能到美感,构成至今为人们所熟识的书的形态.
◆ 中国在漫长的数千年历史进程中,书籍的形态有着很奇妙的演进. 自甲骨文字作为传递信息的记号工具始,至商代中叶,刻写在竹木简上并用带子串连起来的“简策”.从用丝织品、帛箔做材料,上抄文字,围中心棒卷作而成的“卷轴”,到纸张发明后,遂改成以一张长方型纸为单位的“折叠本”.后又受印度贝叶梵经的启示,将书页按序粘接起来,加以折叠,称之为“经折装”.五代初期,书的装订逐渐转向“册叶型”,至明中叶后,被谓之“线装”书的形态所替代,直至晚清.
◆中国自古就有“图书”一词.叶德群《书林清活》中曰:“古人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尤以宋元雕刻印刷有了很大的发展后,书籍中附有各类形式插图,不仅在小说类读物,经、史、集、礼、乐、 自然科学等类书籍中均有文字和绘图的融汇贯通与相辅相成.这种以丰富版式多样化的书籍形态的创造与展示内容的充分表现和情节的延伸,以及给读者以视觉和阅读的诱导,也增添了书籍形态的表达语言.古人将书进行整体的精心构成,使书籍成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展示在读者而前.成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展示在读者
◆现代书籍已汲取西洋的做书方式,印刷装订技术已经现代化,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在书籍的创造过程中研究传统、适应现代化观念;追求美感和功能二者之间完美和谐的协调,这是书籍发展至今仍具生命力的最好的证明.但当我们至今还满足于近百年来一成不变的书籍形态的永恒现状时,是否应该意识到当今信息了;变的多媒体传播时代的到来,以及我们的读者所生活着的经济文化环境的突变,“铅字文化”作为以往传播手段独霸一方的状态逐渐为视像等多元传播文化所冲击,对于当今书籍形态所存在的问题是值得当今的出版家、作家、设计家们来共同探讨的.
Ⅲ书籍形态的二重构造
◆书籍形态的形成过程,不仅要注重其物理性—书的外在构造,从书的形态的整体来看,它还应注入内在的理性构造,即内容传
达的表现力,请见诸以下简表:
Ⅳ更新书籍设计观念
◆当代书籍特征是单向性知识传递的平面结构式趋向胰岛素化学结构式的多向形传递的发展过程,这是新型书籍内在形态的变化趋势,由人类文明创造的纸、活字印刷,随之形成的文字六面体,一种“知性”的象征——书籍,它经过了漫长的人类历史过程,将知识传播给每一位读者,其功能是不言而喻的.“铅字文化”作为一种知识信息的传递方式已沿袭了数千年,当然,这种传递形式在未来的年代仍要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不能否认,这一“铅字文化”作为书的基本形态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除语言文字继续维持自身的作用外,视像的、听觉的、触感的、嗅觉的传播媒体接踵而来,当今的知识信息传递正冲破“铅字文化”独当一面的局面,我们的信息环境正在转变.
◆所谓胰岛素化学结构式的知识传播媒体,就是知识的横向、纵向、多向位的漫反射式的相互牵连和触类旁通.一本理想的书籍应以其信息量大、趣味性强、宜于读者接受以及新鲜感来吸引读者:无论是哪类学科门类的读物,都可使读书者得到超越本书的知识容量值,从阅读到体味,从感受到联想,书中的点、线、面,构成知性的智慧网.而我们目前的一些书籍形态基本上是几十年不变的千篇一律,老五号,27字X26行,白纸黑字的排列模式,单一死板的叙述,无表情的粗简图解,无旁证博引的知识罗列;一句古诗古词不作译释,一件历史文物无以考证,一桩重大事件没有说明,一位名人无生辰介绍和形象出现,枯燥繁复的数字无概括易懂的图表显示;我们的百利·全书、词典、辞海,洋洋数十万、上百万文字的海洋,可怜几幅小图、几张简陋的图表,谈不上科学的编排,奇巧的构成,合理方便的检索,更谈不上全书的节奏感和韵味的感染力.尽管其文字有着多么重大的价值,却实难引起读者的兴趣,也不可能满足处于当今高节奏、高信息时代的年轻读者群的求知欲望和对新事物新形式的敏感度.书籍不仅给予读者一个接受和吸取知识的过程,并应得以自身智慧想像和扩张的机会.
◆我们的书籍出版业面临着世界最尖端的电子媒体冲击的时代,
在浓缩时空于一体,字、声、像兼具的CD多媒体的挑战来临之时,我们应改变以往出书的单一思维方式,更新观念,开拓书籍形态的再生.宇宙是不断流动着变化着的,《礼记》说:“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天地交而万物通”.中国的出版物与世界先进国家尚有一些距离,其中有经济原因或技术缘故,但根本问题还是要有改变这种现状的意识,出版者们不应仅仅满足于数字和利润,要为当今九十年代以至未来时代的读者着想,投身到创造和完善中国自身书籍形态的实践中去.
V新设计论——艺术X工学:设计(平方)
◆书的设计,其本质上就是要自觉地去设计信息(即各种门类学科的知识信息),使这些信息以某种引人注目、便于接受的形态展示给读者.这是设计者在制作一本书之前必须具备的设计思路.现代书籍的设计者要有胆量去动摇近千年来造书者的权威,不满足只是运用文字符号作为传达媒介的唯一手段,根据文字信息作出自己新的认识和解释,并尽可能以形象思维,以及用视觉信息的传达方式,朝从单向性写作行为发展到多向性的传播方式的方向发展.
◆何谓“新设计论”?根据书籍的形态学,其包括外在观赏美和内在功能和谐美的综合.世界著名平面设计家被誉为日本书籍设计界的巨人杉浦康平先生为“新设计论”创立这样一个公式:
◆这是用感性和理性来构筑视觉传达媒体的思维方式和实际操作方法,使设计达到其原构想定位的平方值、立方值以至达到多次方值的增值设计效果.
◆不言而喻,书籍设计作为艺术思维活动当然离不开感性创造过程,艺术感觉是灵感萌发的温床,是创作活动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一步.如果说绘画创作注重感性过程而体现一种混沌之美的话.那么设计则相对来说更侧重于理性过程去体现有条理的秩序之美.所以书籍设计者单凭感性的艺术感觉还不够,还要相应地运用人类工学概念去完善和补充,像一位建筑师那样去调动创造具有感染力的书籍形态的一切有效因素,来完成设计的增值工程.
Ⅵ书籍设计中诸要素的实际运作
◆书籍设计者在掌握信息内容以及进行理性的整理后,充分了解信息传达的手段一构成书籍形态的四要素(文字、图像、素材、色彩)的感性和悟性的把握,区别商品广告的瞬间形象刺激性和书籍文化传递与保存价值的品位性,进行有想像力的三次元以至四次元(3D 时间)的整体书籍形态的设计.下列图表阐述这一实际运作过程.通过诸要素的有机的富有层次节奏的复合融和,本来只具表达功能的诸要素在书籍设计家的指挥运筹下,达到外表与内在、形态与神态的完美统一,其凝聚成的表现力正是书籍艺术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①文字语言的信息处理、发挥文字的内在潜力
a内文、标题、跋、旁注、页码……的整体运筹
b文字的字体、字号、字距、行距的细微感觉的运用
c横排、竖排的组合变化,文字组合的疏密节奏及导向性
②一切可视图像的表达
a插图、图表、照片、装饰图、记号、符号、暗号、饰纹空白……的合理运用
b图像的多样化、个性化,图像表达的时空化
c理论、数据等等不可视内容的视觉化表达
⑧色彩性格的准确运用
a把握色彩的个性情感和表达内容的一致性
b充分发挥色彩在书籍设计中的视觉效应
c把握色彩的度
④印制材料性格的选择和把握
a把握材料的视觉感受和触觉经验感受
b把握材料的性格与表达内容的统一性
c纸张材料的多样化组合,对比统一
Ⅶ书籍内容的整体结构
①书籍形态的理性把握
当我们发现一本平淡无味的读物,枯燥的文字罗列,无节奏变化的文体结构,千篇一律的字形版式,无文字以外的任何信息引伸……你会为其内在的单薄而感到不能满足,所以必须把握当代书籍形态的特征.要提高书籍形态的认可性(即读者易于发现的主体传达),可视性(为读者一目了然的视觉要素),可读性(便于读者阅读、检索的功能);要掌握信息传达的整理演化(全书的节奏层次,剧情化的展开延伸),掌握信息的单纯化(传达给读者的正确感受—主旋律),掌握信息的感观刺激传达(书的视、听、触、闻、味五感)—总之,当代书籍形态设计的共同之处将是用感性和理性的思维方法构筑成完美周密的又使读者不得不为之动心的系统工程.
②信息形态的整体结构
自古以来,文字是构筑信息形态的基本元素,至今仍然在书籍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已不是唯一的要素.书籍形态的整体构成就是文字、图像、图表、记号……包括一切可以调动的视觉形象的捕捉和运筹来传达文章内容的核心,其中进行形象思维的理性扩张力可以填补甚至超越文字表现力本身,而产生增值效应.近代社会的高度数据化,千变万化的信息数值、量值、时间值通过富有想象力的柔软弹性的图表显示,使繁杂而又精确的数值形象化而一目了然,一幅图相当于一万字的信息量已成为可能.中国古本读物,欧洲中世纪的圣经手写本都曾正视文字传达和装饰图像有机组合的视觉表现功能.当造书者们在文字、图像等视觉形象中进行理性地整理遴选时,将其最能体现内容实质的基本成分抽象化、形式化、条理化、层次化,其结果是使信息知识具有了某种程度的不可思议的能量值和流动诱导的表现力.
③书籍整体的策划与构成(十工艺技术)
a首先确立对书的认识——书并不是瞬间静止的凝固物,周围环境息息相关的生命体面是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的生命体
b书籍内容的时间空间构造意识——时空层次化、视线流的流动、诱导和渗透
c书籍设计中尺度单位化的数学计算和不可视格子功能的标准化版式
d发挥具有生命力的文字潜在表现力
e书籍五感(视、触、听、闻、味)的设计意识
f书页划分的强弱对比、韵律化、条理化,书页积叠而(切口、书脊)的层次化表现力
g书的整体设计的成本核算
h书的印制方式的确定——向新技术挑战
Ⅷ设计的纯化和复合
近现代设计可以分为二种设计理念,一种是把内容的诸要素提炼、概括,以极单纯的抽象形式来表达主题,也可称? 魑炕杓疲础昂嘶硐址ā薄A硪恢衷蚴墙邮粲诤诵哪谌莸闹匾蚶劢岷掀鹄矗涯诤囊庵咎砑痈春希佣恢炙洹昂恕辈豢墒樱此伎墒拥挠盏蓟杓疲础案春媳硐址ā薄G罢咭晕鞣较执杓凭佣啵笳呶揭帐跫ぁA街掷砟畛氏侄魑幕母鲂院筒畋穑纱锏揭恢滞昝赖木辰纭?br> ◆谈及装帧设计的加减法,其无所谓正误高低的评判意义,它只是一种方法论, 目的只要达意.中国传统绘画有神气,骨法、用笔、传神、置阵、模写六法之说,将“神气”冠于首位,可见“精神”这个灵魂在作品中的重要性.设计形式的繁与简,多与少,表现手法的加法与减法,具象与抽象,装帧设计的本质是内容的准确传达,一种内在精神的震颤力.
◆在过去的一些年,出版社由于受制于印刷技术或其他一些原因,在装帧设计上采取了减而又减之法;有了封面不印封底,颜色也尽可能少用.图像是越少越好……除极少数国家工程的图书外,一般设计都不敢越雷池半步,设计者在书籍装帧上岂敢做加法.如今印制条件比过去有了较大的提高,书籍装帧在书籍出版业中的地位也有所改变,从外到里,封面封底书脊勒口,甚至切口都做起了文章,除书的平面设计容量的扩大外,书籍的形态都在进行周密细致地设计灌入.
◆书籍装帧并非是书物的表皮化妆,也决不仅限于平面图像文字
色彩的构成形式.它应该是营造一幢容纳文化的立体构筑物的“建筑”术.这里所指的并不是狭隘的建筑技术,而是构筑书籍这个六面体外型,外在和内在形神兼备的生命体;书籍存在的空间环境;人与书之间的感观传递,书籍艺术的感性和理性的表现关系……我们的设计思维所处于的远不是递减的阶段;每一张图、每一行字、每一条线、每一个点、每一色块、每一页材料、每一点记号……都像构筑房屋的构件架起书籍的天和地,外表和内部,将内容进行理性梳理,对诸要素进行精心提炼,表达语言的流动诱导……使设汁具备内含——核的扩张力,最终的目的并非书籍表面物质量的多和少,而是神气——精神穿透力的强和弱.
◆装帧设计既反对那种纯粹形式化的无灵魂的简单构成游戏,也忌讳废话连篇不到位的牵强堆砌.设计是将每一个要素当作附着存在于装帧中神秘的灵魂,无论是静止的点,还是流动的线,给予作品的影响不只停留在美的表象,而要构成一种力量,表达一种精神,一个设计要素,哪怕是只有直径一毫米的“点”,却能在空白中受孕结果.
◆书籍装帧毕竟是在一块体积狭窄.容量有限的方寸天地里耕作,设计者要学会创作中的加法和减法.要在准确把握整体内容的神气的基础上采取纯化或是复合的设计方式,其设汁理念离不开书籍自身.康定斯基有句名言:“抽象里存在着伟大现实的根”.只要真正体现书籍内涵的精神的设计都应该是成功的,不管其用的是加法还是减法.
Ⅸ纸的表现张力
◆东汉蔡侯纸、埃及纸沙草纸、古罗马羊皮纸……东西方以各自的审美意识创造了人类文明进步传播的媒介物—纸.
◆纸张是装帧家的设计得以自由施展的天地,经设汁家精心创意构成,将文字、图像、色彩、材料四要素有机地运作之后,将印刷后的纸折叠成册,然后拿到手上阅读,这就是一本书的基本创意的形成,从原则上讲设计家在设计的时候,肯定选用能让照片、绘图、文字还原性好,再现性强、安定性稳、反射率低,使读者不易疲劳的纸张.同时要处理好横向纹理纸和纵向纹理纸之间微妙的差别,纸张的纹理和颜色的不同,用适当的制版印刷方式.
◆当我们从唯一的铅印手段中解脱出来,代之以胶印印刷、电脑制版后,丰富微妙的新一代技术令设计者如虎添翼,当今的设计者千方百计地在利用这一先进手段来充实以往表现力差的铜锌版印刷之不足,但任何事物也是相对的,华丽和简洁都是相对的,要视表现对象而论.一本温文淡泊的散文集未必一定要里里外外披红挂绿,镶满金牙,三十年代鲁迅先生设汁的书讲究简练的意蕴.欧洲有许多书籍装帧着意书物自身的内在品质,而不作过分的修饰.当我们在为书作打扮时是否应该更多一些考虑如何创造调和的书籍艺术空间?和人的外表一样,美的表现不能排除外表的修饰,而内在的气质美似乎更具魅力.更值得长时间品味.
◆读书和欣赏一幅画不同,书需要读者去触摸翻阅,眼视心读.为了引起视觉反应和触觉感受,依赖文字内容和纸材素质的有机结合来共同传递一种信息和心理反射.不同的材料具有相异的个性色彩,用其特性制成的书也会呈现截然不同的视触感受,给读者带来情感的变化,这就是纸张素材的表现张力.
◆各种各样的材料,以其肌理、色彩、质地的不同,可以表现出强烈的个性色彩,通过装帧设计家巧妙而从深层地挖掘其功能,纸张能诱导读者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射.装帧素材的各种拟态作用深化了书的内涵.
◆装帧用的各种特种纸中隐含着变化无穷的肌理,举凡线的长短、粗细、弯曲、垂直、平行;波动等种种形态的组合排列,都会产生出动与静、强与弱、快与慢、外在与内在……的对比变化和起伏节奏,以及华贵与素朴、高雅与粗俗、现实与抽象等等意味的生动表达.准确地把握内容尺度、利用表情千变万化的装帧材料来设计书籍,可以“导演”出一部部引起不同凡响的“戏剧”来.
◆装帧材料的合理选择运用,可以充分发挥“没有文字的语言、毋须图像的绘画”的不可思议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从而使书籍的知识性和艺术性的传递,显示出不同凡响的增值作用.这也是创造我们中国当代的书籍形态的值得大胆尝试的重要手段之一.
x从装帧到书籍设计
◆近年来,书籍装帧这个词的概念在设计界越来越显得有其局限性,因为“装帧”的含义,即为书籍作打扮,装帧的“帧”,本意为书画等物的数量单位,多页纸装合而成,即为装帧.在日语辞典里,“装帧”、“装丁”、“装订”都发一个音,表达一个意思,可见装帧属书籍的最后一道工序——书籍装订范畴的.如果说,如今装帧的意思已转为给书打扮的意味,那么书籍装帧与书籍设计也应重新给予一个明确的定义.
◆书籍设计,英语为book design,其内涵似乎要更为广泛些.当我们欣赏过李德伦、卡拉扬、小泽征尔担任指挥的同一部舒曼的《春》或者贝多芬的《田园》,其风格韵味将会有不同的感受.同样一部书稿,经过不同的书籍设计者的运作,其呈献在读者而前的将是如此不同效果和感染力的书籍.
◆书籍是三次元的六面体,是立体的存在.当我们拿起书籍,手触目视心读,上下左右,前后翻转,书与人之间产生具有动感的交流,这种立体的存在更为明显,书籍设计已不能只顾及书的表皮还要赋予包含时空的四次元全方位整体形态的贯穿、渗透,这已是当今书籍设汁的基本要求.
◆书籍形态的研究,如果还称得上一门学问的话,姑且暂冠于“书籍形态学”这一名称,其实它早已存在于中国古代书籍的传统理念之中,而只是由于某种历史的原因,或者是被一种自我封闭所渐渐淡化,而习惯于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书籍形态.如今重提或重塑新形态的书籍可称之为孕育改变人们的阅读行为方式和所谓“破坏”书籍铅字文化所固有形态的束缚,创导主观能动性的设计产物,其意义已超越书籍构造物自身,而达到启发读者在阅读书籍中去寻找并得到的自由感受, 由此而萌发想像力的智慧源.这个逐渐走向成熟——完成传统书卷美和现代书籍相融合的探索过程正是倡导书籍形态变革的价值所在,并重新估价衡量新的书籍美的价值标准.
◆我国优秀的前辈书籍装帧艺术家们以他们的智慧和学识为中国当代的书籍艺术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和财富,也为中国的书籍在世界书籍出版界中赢得很高的荣誉.当代书籍设计家们一方面虚心学习前辈们的丰富经验,另一方面要大胆更新观念,创造崭新的设计理念,再生不可思议的新的书籍形态,提高中国书籍在国际上的声誉,使其赢得与中华优秀文化相符的应有的位置.
看了 为什么说现代书籍设计是"一系...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关于DNA序列在NCBI上比对的问题1.我做细菌鉴定,把16srDNA PCR后拿出去测序,得到了 2020-04-06 …
mRNA的核苷酸序列与( )A.DNA分子的两条链的核苷酸序列互补B.DNA分子的一条链的核苷酸序 2020-05-17 …
懂分子生物信息学相关统计来帮帮我.我有翻译好的637条抗体的重链CDR3区氨基酸序列,如何计算出在 2020-05-17 …
英语翻译通过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来估计转录它的基因序列,则此通过密码子对应的序列是同mRNA相同还是 2020-05-17 …
试找出满足下列条件的二叉树:1)先序序列与后序序列相同;2)中序序列与后序序列相同;3)先序序列与 2020-06-18 …
如何使用行秩等于列秩等于向量组的秩不太会使用这一定义这个意思是不是给出一个矩阵算矩阵的秩就相当于算 2020-06-30 …
试找出分别满足下面条件的所有二叉树(1)先序遍历序列和中序遍历序列相同;(2)中序遍历序列和后序遍 2020-07-15 …
若以1234作为双端队列的输入序列,试分别求出满足以下条件的输出序列:(1)能由输入受限的双端队列得 2020-12-05 …
信息学的一条题目!序列有一种序列按照如下定义:1.1在这个序列中2.这个序列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020-12-24 …
有3原色条块,各n条,(红绿蓝)成随机排列次序,请设计一个时间复杂度为O(3*n)的算法,将颜色条块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