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历史学问题求助!老师说,希望我们能把整个历史纵向串起来理解.而不是简单的靠时间横向理解.我举个例子.大概就是这个问题.因此我想求助的几个纵列事物的朝代发展有:1、货币(从最先的

题目详情
历史学问题求助!
老师说,希望我们能把整个历史纵向串起来理解.而不是简单的靠时间横向理解.
我举个例子.
大概就是这个问题.
因此我想求助的几个纵列事物的朝代发展有:
1、货币(从最先的物物交换开始,然后什么时代用什么);2、陶器、瓷器(分开说)、3、手工业、纺织业的历史发展;4、农耕工具的发展;5、水利工程的兴修;6、各种金属器具的出现和发展(铁、钢、铝之类的,也算上金银的使用.多谢.)
这实在是一些工程,而且要求精准.我实在没有纵向的一个个整理的能力.因此愿意出高分找寻历史科目的能人来帮忙进行纵向概括的学习.
感激不尽.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六次重大的演变:
一、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由此可见,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
随着商品交换的迅速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铜贝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二、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
从商朝铜贝出现后到战国时期,我国的货币逐渐形成了以诸侯称雄割据为特色的四大体系,即:铲币、刀币、环钱、楚币(爰金、蚁鼻钱).
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二一○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
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的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
三、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刘邦建汉后,允民私铸钱币.豪绅富商和地方势力乘机大铸恶钱而牟利.文帝时“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
元鼎四年(前一一五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这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铸币权收归中央,对稳定各朝的政局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四、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四铢”等等(二十四铢为一两).
唐高祖武德四年(六二一年),李渊决心改革币制,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是我国古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开元通宝钱是我国最早的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钱文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通宝”.
五、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北宋时,由于铸钱的铜料紧缺,政府为弥补铜钱的不足,在一些地区大量地铸造铁钱.据《宋史》记载,当时四川所铸铁钱一贯就重达二十五斤八两.在四川买一匹罗(丝织品),要付一百三十斤重的铁钱.铁钱如此笨重不便,纸币交子就在四川地区应运而生.交子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
交子不但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六、由手工铸币向机制纸币的演变
清朝后期,随着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逐渐传入,光绪年间已开始在国外购买造币机器,用于制造银元、铜元.后来,广东开始用机器制造无孔当十铜元.因制造者获利丰厚,各省纷纷仿效.
清末机制货币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手工铸币向机制货币的重林演变
2.中国是世界上几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
从初创于商代、到真正创制于东汉时期的中国瓷器,是中国人为世界文明史的又一重要贡献.唐代瓷器的制作技术和艺术创作已达到高度成熟;宋代制瓷业蓬勃发展,名窑涌现;明清时代从制坯、装饰、施釉到烧成,技术上又都超过前代.我国的陶瓷业至今仍兴盛不衰,质高形美,其中比较著名的陶瓷产区有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广东石湾和枫溪、江苏宜兴、河北唐山和邯郸、山东淄博等.
3中国古代素以手工业发达著称,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取得的辉煌成就,进而了解古代手工业生产经营方式的特点.
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1、青铜冶炼(二里头文化—春秋末)
——商周成熟:数量多、种类齐、工艺精、使用广
2、钢铁冶炼技术
——春秋:发明冶炼生铁和块炼钢的技术
——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3、冶炼燃料的进步
——汉代:开始用煤冶铁
——北宋:用煤冶铁普遍
——南宋末:开始用焦碳冶铁
——明朝:焦碳冶铁流行
青铜器时代,指主要以青铜为材料制造工具、
用具、武器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处于新石
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
中国进入青铜器时代,经夏、商、西周、春秋、
大约发展了15个世纪.
二、衣被天下——纺织技术
远 古 发明丝织业
西 周 工艺突飞猛进
汉 丝绸远销欧洲,号称“丝国”
唐 出现缂丝技艺
宋末元初 棉花种植从边疆传到内地
元 黄道婆革新工具(捍、弹、纺、织)
元明时期 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棉纺织为新部门
明后期 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丝绸之路:
中国古代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
上贸易交往的通道,因为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由此
路西传,故此称作“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丝绸之路
的基本走向形成于公元前后的两汉时期.今天,人们把
丝绸之路看作是连结东西方文明的纽带.可见,丝绸在
古代的东西方交往中充当了重要的媒介.
新石器时代 发明陶器
东汉末 烧制成熟的青瓷
南北朝 制白瓷——重大突破
隋唐 工艺成熟,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宋 景德镇成为“瓷都”,出现地方特色瓷窑
元 进入彩瓷生产期,烧成青花和釉里红
明 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
清 技术精良,出现了粉彩和珐琅彩
影响:
自唐起,瓷器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新象征
景德镇号称中国的“瓷都”,其烧瓷的历史始于南朝,宋真宗景德年间朝廷派遣官吏监督烧窑,产品充当贡瓷,从此便以“景德瓷”而闻名天下,在宋代时,产品即已远销海外.
中国手工业的特点:
一 、手工业部门的不断增加,主要以冶金、纺织、陶瓷为主.
二、手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三、尽管手工业发达,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手工业始终处于农业经济的从属地位.
四、官府手工业与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同时并存.
五、随着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其经营方式也在变化(由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明中后期出现手工作坊\工场手工业.)
六、经济重心南移,手工业分布也相应移至南方
4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
(1)春秋:春秋末年开始使用牛耕;开始出现铁农具.
(2)战国:在春秋开始使用铁器的基础上,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铁器时代到来;牛耕得到推广;各国兴修水利,最著名的是秦国的都江堰.
(3)秦朝:中原铁器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珠江流域(今广东、广西),逐渐为越族人民所掌握.
(4)西汉:铁农具向边疆传播,西域开始使用铁器;发明和使用了播种工具——耧车;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各族得到了铁器,还学会内地铸造铁器的技术;西汉西域传人的作物品种有葡萄、苜蓿、核桃、胡罗卜等.
(5)三国:大批北方农民为避战乱迁居江南,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
(6)南北朝:贾思勰总结北方人民长期生产经验,写出《齐民要术》这部我国历史上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7)隋唐:为加强南北经济交流,隋朝开凿大运河;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造了曲辕犁;创制了新型灌溉工具——筒车.
(8)北宋: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在福建普遍种植,政府把它推广到江浙和淮河流域.
(9)南宋:棉花种植从广东、福建向北扩展到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
(10)元朝:棉花种植区域进一步推广到全国.
(11)明朝:政府推广植棉,棉花种植遍及南北各地,棉布成为人民的主要衣料;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烟草等作物传入我国.
5战国:秦国的都江堰、郑国渠. 灵渠
秦:开通了秦渠、灵渠和江南运河.
两汉:农田水利地区特色明显.   
①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著名工程有六辅渠、白渠、龙首 芍陂渠等.   
②江淮、江汉之间以修治天然陂池为主,著名工程有六门陂.   
③东南以排水筑堤、变湿淤之地为良田为主,著名工程有鉴湖等.   
④西北主要利用雪水或地下水,修筑特殊的水利工程—坎儿井.   
三国两晋南北朝:曹魏兴复了芍陂、茹陂等许多渠堰堤塘.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 鉴湖渠灌溉.   
隋唐: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唐朝设专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修建了不少水利工程,仅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就大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   
五代十国:兴修水利工程,如安丰塘(南唐)、捍海塘(吴越).   
元:开凿会通河(山东东平到临清)、通惠河(通州到大都).
6.中国开始和使用铁器的年代,目前尚无定论.考古发现的人工冶炼的最早铁器属于春秋时期,目前已知有大约二十件左右,有凹形锄(臿)刃,梯形锛刃、削、刮刀、剑、鼎等,经金相核验,多数属固态还原的块炼铁(指不含炭的铁).战国时期,掌握了块炼渗碳钢及其淬火工艺,大大提高了铁器的实用的性能,为战国中期以后的铁器大量应用于军事和农业生产创造了技术条件.
看了 历史学问题求助!老师说,希望...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