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寿山先生作者:李春雷(1)2005年的一个暮春的中午,我来到寿山先生的故里--河北省馆陶县寿山寺乡寿山寺村采访。谈及当年惨烈的一幕幕,他的孙子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寿山先生
作者:李春雷
    (1)2005年的一个暮春的中午,我来到寿山先生的故里--河北省馆陶县寿山寺乡寿山寺村采访。谈及当年惨烈的一幕幕,他的孙子张子成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2)寿山寺村,原名南彦寺村。由于距离县城45里,日本人鞭长莫及,这里的抗日气氛格外浓烈。著名抗日将领--国民党鲁西游击总司令、聊城行署专员范筑先,八路军著名将领--129师新九旅旅长张维翰,都出生在这里。
    (3)小村有一个民兵队,40个人,24条枪,每天早晨以铜锣为号,在村外的槐树下打麦场上进行军事操练。树上的孩子们也应和着喊,仿佛整个小村都在喊。(4)更让小村人有底气的是开明财主张寿山。寿山先生1893年出生,曾在湖北督军王占元部下任连长、营长。1926年,王占元败散后,寿山先生隐退老家,置办庄田,课教子孙。日本人进占冀南,他不仅自己带头为八路军捐钱捐粮,还担任村粮秣委员,秘密筹粮筹款。
    (5)张子成清楚地记得,宋任穷、陈再道曾几次到家里作客。有一年冬天,邓小平从涉县来到馆陶,还在他家秘密住了3天。
    (6)南彦寺村西南7里许,有一个小镇--房寨,是八路军冀南军区新八旅23团秘密驻地,团长郝树祯,经常偷偷地来找寿山先生商谈。彼时日军凶焰正高,八路军困难重重。他们常默默地抽着烟,苦思冥想,愁雾笼罩着小屋。
    (7)日本兵发现这一带八路军活动频繁,就在村南4里的法寺村修造一座炮楼。摩托和马队在路上来回巡逻,黄尘滚滚,恶气汹汹。
    (8)寿山先生亲近八路的消息被汉奸侦知。炮楼里传出话来,让他“小心狗头”。
    (9)1943年阴历年前,他又为二十三团筹办了一批小麦,正准备送去,然而形势发生突变。部队需立即转移,不仅没有带走小麦,还送来一批子弹和枪支,委托妥善保存。他二话没说,当天夜里,就和家人把这些物品藏进了村东张家菜园的一眼土井里。
    (10)小村的眼睛睁得圆圆,日日夜夜盯紧四周。冬天夜里太冷了,怎么办?人在粪堆里蹲着。粪堆发酵后,里面热气腾腾。挖一眼小洞,钻进去,虽然臭气烘烘,身上却是暖烘烘的。
    (11)正月十四黎明,300多名日军发动突袭,此举被粪堆中的眼睛发现了。一声报信枪响,村民全部撤退。日军进村,一无所获。
    (12)仅仅隔了一天,日军就杀了回来。他们挨家挨户把村民驱赶到村中央大庙前的一个大坑里。寿山先生和民兵们都来不及转移,尽在其中。
    (13)鬼子先是从人群中拉出一个中年人,没有问话,直接劈砍。死者的血浆“噗”地喷出两三米,顷刻分离的尸身和头颅各自颤动着。接着,日军又拉出十几个青年男女,剥光衣服,拷打、火烧、灌水,逼问谁是民兵,谁是村干部。不吐实情者,一一砍头。十几个青年的血,霎时涂满整个炕沿。
    (14)村民张廷俊吓得浑身发抖如筛糠般,屈服了。村长范树奇,民兵武进安、范树伍、范成发等被一一指认出来。但这些人都是硬汉子啊。日本人拷问无果,全部砍杀。
    (15)寿山先生不幸也被揭露。
    (16)日军先是把张寿山横捆在树下的一张木床上,追问粮食在哪里,枪支在哪里,寿山先生闭着眼,拒不答话。几个皇协军便开始撬寿山先生的嘴巴,灌辣椒水。寿山先生猛烈地咳嗽着。日本人把他吊在树上,脚下堆满木柴,泼上煤油。木柴被点燃了,棉鞋烧着了,棉裤烧着了……太阳在云层里闭上了眼,大槐树剧烈地颤抖着。他拼命地挣扎着,仰天大骂:“小日本,王八蛋……”寿山先生素来是一个文明人,从来都是笑眯眯的,从来没有说过粗话啊。
    (17)日本人最终也没有找到粮食和枪支弹药,撤出之前,把寿山先生的房子全部点燃,也把叛徒张廷俊的头砍了下来。这一天,日军在南彦寺村共杀害村民53人。
    (18)一天夜里,宋任穷来到张寿山坟前,磕头致哀,并向陪祭的当地干部传达邓小平和冀南行政公署命令:将南彦寺乡南彦寺村改名为寿山寺乡寿山寺村。接着,他掏出一张纸,交给寿山先生的二儿子张化普,嘱咐道:“从今以后,可以凭此证向当地抗日政府领取抚恤金”。
    (19)张化普现住黑龙江省塔山县,已瘫痪多年。“文革”时,寿山寺乡寿山寺村被改名为向阳公社向阳大队。张家被查抄,那张特殊的抚恤证也被烧了。张化普被造反派吊在庙前的那棵大槐树下,打得死去活来。“文革”过后,国家规范地名,村名又要改回先前的南彦寺村。张化普为此专程到北京申诉。宋任穷说,寿山先生对革命有大功,还是叫寿山寺村吧。于是,乡村名字又被确定为寿山寺乡和寿山寺村。
    (20)我到寿山寺村采访的那一天,正好赶上大集。石榴如火,槐花桑椹,各呈黑白。处处飘酒香,满街晃醉人。这么多年过去了,安逸早已成为庸常的生活状态,他们或许不再理会寿山寺的含义。再或许,他们压根就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曾经有过一位名叫张寿山的老人……
(摘自2015年7月《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_
A.文章第(5)段写“宋任穷、陈再道曾几次到家里作客。有一年冬天,邓小平从涉县来到馆陶,还在他家秘密住了3天。”表现了共产党人对寿山先生的信任,侧面描写了寿山先生为抗战作出的重要贡献,照应前文,交代村民更有底气的原因;同时为下文“寿山寺村”改名作铺垫。
B.文章第(6)段中“他们常默默地抽着烟,苦思冥想,愁雾笼罩着小屋”,表现了抗日形势异常严峻,抗日军民无计可施,一片茫然。
C.文章第(16)段中“太阳在云层里闭上了眼,大槐树剧烈地颤抖着”,运用拟人手法,借助想象,生动表现了鬼子的惨无人道,更展现了寿山先生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
D.文章以时间为线,以“老槐树”为线索,老槐树是历史的见证者:见证了抗日民众轰轰烈烈的壮举,见证了“文革”时期的颠倒黑白的混乱历史,也见证了今天老百姓富足的生活。
E.文章通过张化谱今昔命运的对比,揭示了“文革”时期张家遭受的悲惨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张化谱的同情,为寿山先生的死深感不值。
(2)文章多次完整地书写“寿山寺乡、寿山寺村”,你认为有必要吗?为什么?
(3)本文作为报告文学,以“寿山先生”为题,却花了较多笔墨描写寿山村的民兵队训练、小村的眼睛、寿山村里十几个青年受拷打等,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请结合材料,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文章中“这么多年过去了,安逸早已成为庸常的生活状态”这句话的理解。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这类题一般是对文章内容、手法、风格的综合考核的题目,文章内容有文章细节和人物性格概括,细节可参考论述类问题阅读进行答题,人物性格、文章分析要注意准确性.B“抗日军民无计可施,一片茫然”错误.D项以“老槐树”为线索不当,应该是以“寿山寺村”村名的更迭为线索.E说“为寿山先生的死深感不值”作者没有此意.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写法的理解能力,考生注题干中是说多次写到有必要么?所以考生首先要明确观点,然后要顺着所问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本题是考查文章在写法上的作用,考生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分别作答“民兵队训练、小村的眼睛、寿山村里十几个青年受拷打”这样写的好处.注意作答本题的时候一定要分点答题,结合文章做合理化的分析.
(4)考生要注意审清题干中的主要信息,本题有两问第一问是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这种题型一般从三方面作答: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主旨上的作用.第二问是分析文中最后一段中的一句话,考生一定要结合对文本的理解谈自己的见解.

答案:
(1)A(3分)、C(2分)、D(1分);D项以“老槐树”为线索不当,应该是以“寿山寺村”村名的更迭为线索
(2)有必要;①文章以“寿山寺村”名称更迭为线索,作者在第(1)段里写自己到“河北省馆陶县寿山寺乡寿山寺村”采访,照应题目,契合报告文学的真实性.(2分)②第(2)段写“寿山寺村,原名南彦寺村”,交代了寿山寺村的历史来源,为后文寿山寺村改名埋下伏笔.(1分)③第(18)“宋任穷带来命令将南彦寺乡南彦寺村改名为寿山寺乡寿山寺村”照应前文,交代了寿山寺村改名的由来,突出了张寿山的抗日贡献,表达了党和军队对张寿山的永远铭记和缅怀之情,也表达了我对张寿山的敬仰之情.(1分)④第(19)段“文革”时、文革后,寿山寺乡寿山寺村几经改变,表达了作者对“文革”时颠倒黑白,罔顾历史的不满,对“文革”后党和国家正视历史、缅怀先烈作出的伟大贡献的欣喜(2分)
(3)①丰富了文章内容.②描写寿山村民兵队的训练,表现寿山寺村抗日气氛浓烈,抗日民兵进行军事训练,小孩也跟着高声应和,表现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的决心;③小村的眼睛不顾环境的艰难,时刻警惕日军的侵掠,粉碎了敌人的阴谋.与隔了一天日军突袭形成对比,表现了日军的狡诈,民兵队伍在抗日的不成熟,从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④日军对寿山寺村十几个青年的暴行,突出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表现了中国民众英勇不屈的伟大精神;⑤丰富了人物形象,展现了张寿山英勇抗日典型人物形象的同时,也表现了抗日民众的群像,既有个性又有广泛的共性.⑥突出文章主旨,表达了作者对民众抗日的敬仰之情.(每点1分)
(4)①内容上描写了抗战胜利后,寿山寺村人们安逸幸福的生活.(1分)②结构上,首尾照应,浑然一体.(1分)③揭示文章主旨,表达了作者对人们忘记先辈英勇抗战历史、精神信仰缺失的担忧.(1分)④“这么多年过去了,安逸早已成为庸常的生活状态”这句话揭示了人们庸常的生活状态,现实的精神信仰的缺失让人担忧.(1分)⑤理 人之为人,总是需要精神的支撑、道德的指引、价值的导航.抗战历史尘封的印记,闪耀着精神信仰的光辉,感人至深也催人省思.反观现实,很多人过着庸常的生活.有的人崇尚“精致的利己主义”,一味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有的人凡事只讲物质利益,认为精神、信仰虚无缥缈,对原则、价值嗤之以鼻…这多么可悲,又多么可怕.(2分)⑥鲁迅有一句名言,“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一个个“你我他”,便是这“民魂”的勾勒者.置身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区间,每一个人从我做起、自现在开始,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始终葆有美好的精神追求,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我们所实现的也必将超越我们所期待的.(2分)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