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岑参年纪蹉跎四十强,自怜头白始为郎。雨滋苔藓侵阶绿,秋飒梧桐覆井黄。惊蝉也解求高树,旅雁还应厌后行。览卷试穿邻舍壁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
岑参
年纪蹉跎四十强,自怜头白始为郎。雨滋苔藓侵阶绿,秋飒梧桐覆井黄。
惊蝉也解求高树,旅雁还应厌后行。览卷试穿邻舍壁,明灯何惜借余光?
(1)诗中颔联写景有何作用?
(2)简析诗歌颈联的妙处。
(3)诗歌尾联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愿?
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
岑参
年纪蹉跎四十强,自怜头白始为郎。雨滋苔藓侵阶绿,秋飒梧桐覆井黄。
惊蝉也解求高树,旅雁还应厌后行。览卷试穿邻舍壁,明灯何惜借余光?
(1)诗中颔联写景有何作用?
(2)简析诗歌颈联的妙处。
(3)诗歌尾联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愿?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景物描写的作用需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分析.从内容上看写秋天的景色,突出环境的清幽,也烘托出岁月蹉跎的感伤之情;从结构上看,秋景正好照应题目中的“秋夕”,也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
(2)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从两句的内容看,是写景,写“惊蝉”“旅雁”,但是从“求高树”“厌后行”看出,作者触景生情,表达自己仕途上进的愿望.
(3)本题考查文学典故及思想情感.从“穿邻舍壁”“借余光”可知这里化用了“凿壁偷光”的典故,抓住“明灯何惜借余光”和题目中“献兵部李侍郎”可以看出诗人希望得到李侍郎提携.
答案:
(1)描写了秋夕读书的清幽环境,照应题目,烘托了岁月蹉跎的感伤之情,为下文言志抒情作铺垫.
(2)触景生情,以“惊蝉”和“旅雁”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仕途上进的愿望.
(3)凿壁偷光,希望得到李侍郎提携.
赏析:
这首诗当作于广德元年(763)秋始为祠部员外郎时,是岑参因官职低微而转求从军的干谒之诗.
诗题《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表现了诗人于秋夕读书之时产生的微妙感觉.“夕”是个值得玩味的词.“夕”表示时间,指的是夜晚,如“除夕”是指大年三十晚上.杜牧《秋夕》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也是指夜里看星星.这首诗中和读书相关联的是“览卷试穿邻舍壁,明灯何惜借馀光”,这两句诗用了匡衡凿壁引光的典故,自然这也是夜晚.也有人认为“明灯何惜借馀光”是用了“余光”的典故.《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臣闻贫人女与富人女会绩,贫人女曰:我无以买烛,而子之烛光幸有余,子可分我余光,无损子明而得一斯便焉.”也有一定道理.但匡衡凿壁便有“借光”的意思了,后句是申明前句之意,而不必叠床架屋,再用一个典故了.
审视岑参此诗的意思,其“幽兴”便是由读书借光联想到升迁靠关系了.诗人先写自己“四十”始“为郎”有自伤身世之感.接着一句“雨滋苔藓侵阶绿,秋飒梧桐覆井黄”,使他悟到,没有外力的作用,没有他人的提携,要想使自己的政治理想得以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走“干谒”这条道路了.干谒在当时是很普遍的求官方式,就连岑参的好友“诗圣”杜甫也曾经上诗权贵,献赋天子,“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那么向何人献诗进行干谒呢?岑参想到的是李进.“惊蝉也解求高树,旅雁还应厌后行”明白地表达了自己欲选调之意.据研究资料,岑参与李进有一年时间同时在雍王府供职,虽然一个是品低职轻的文官,一个则是品高职重的武官.但是,李进虽为宗室,官大品高,然他“好从当时贤士游”,且好“赒人之急”,何况岑参亦非等闲之辈,其“识度清运,议论雅正,佳名早应,时辈所仰”(杜甫、裴荐《为补遗荐岑参状》),因而同府供事,彼此慕名结识、相为友善,已是自然之事了.于是,岑参于秋夕读书之时,生幽思之兴,发慨叹之辞,遂成佳句以献之.这里才婉转地点出了由读书而产生的“幽兴”.
这首诗虽然就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来说,在岑参整个诗歌创作中称不上上乘之作,也确定不了他在唐代诗坛上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突出地位,然该诗亦有“语奇体峻,意亦造奇”之妙.不过,作为岑参全部诗歌中的一首来讲,它的意义决不在于其本身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而是具有史料性价值,即它是研究岑参生平特别是生年的重要史料之一,一直受到有关研究专家和学者的重视.
(2)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从两句的内容看,是写景,写“惊蝉”“旅雁”,但是从“求高树”“厌后行”看出,作者触景生情,表达自己仕途上进的愿望.
(3)本题考查文学典故及思想情感.从“穿邻舍壁”“借余光”可知这里化用了“凿壁偷光”的典故,抓住“明灯何惜借余光”和题目中“献兵部李侍郎”可以看出诗人希望得到李侍郎提携.
答案:
(1)描写了秋夕读书的清幽环境,照应题目,烘托了岁月蹉跎的感伤之情,为下文言志抒情作铺垫.
(2)触景生情,以“惊蝉”和“旅雁”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仕途上进的愿望.
(3)凿壁偷光,希望得到李侍郎提携.
赏析:
这首诗当作于广德元年(763)秋始为祠部员外郎时,是岑参因官职低微而转求从军的干谒之诗.
诗题《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表现了诗人于秋夕读书之时产生的微妙感觉.“夕”是个值得玩味的词.“夕”表示时间,指的是夜晚,如“除夕”是指大年三十晚上.杜牧《秋夕》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也是指夜里看星星.这首诗中和读书相关联的是“览卷试穿邻舍壁,明灯何惜借馀光”,这两句诗用了匡衡凿壁引光的典故,自然这也是夜晚.也有人认为“明灯何惜借馀光”是用了“余光”的典故.《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臣闻贫人女与富人女会绩,贫人女曰:我无以买烛,而子之烛光幸有余,子可分我余光,无损子明而得一斯便焉.”也有一定道理.但匡衡凿壁便有“借光”的意思了,后句是申明前句之意,而不必叠床架屋,再用一个典故了.
审视岑参此诗的意思,其“幽兴”便是由读书借光联想到升迁靠关系了.诗人先写自己“四十”始“为郎”有自伤身世之感.接着一句“雨滋苔藓侵阶绿,秋飒梧桐覆井黄”,使他悟到,没有外力的作用,没有他人的提携,要想使自己的政治理想得以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走“干谒”这条道路了.干谒在当时是很普遍的求官方式,就连岑参的好友“诗圣”杜甫也曾经上诗权贵,献赋天子,“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那么向何人献诗进行干谒呢?岑参想到的是李进.“惊蝉也解求高树,旅雁还应厌后行”明白地表达了自己欲选调之意.据研究资料,岑参与李进有一年时间同时在雍王府供职,虽然一个是品低职轻的文官,一个则是品高职重的武官.但是,李进虽为宗室,官大品高,然他“好从当时贤士游”,且好“赒人之急”,何况岑参亦非等闲之辈,其“识度清运,议论雅正,佳名早应,时辈所仰”(杜甫、裴荐《为补遗荐岑参状》),因而同府供事,彼此慕名结识、相为友善,已是自然之事了.于是,岑参于秋夕读书之时,生幽思之兴,发慨叹之辞,遂成佳句以献之.这里才婉转地点出了由读书而产生的“幽兴”.
这首诗虽然就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来说,在岑参整个诗歌创作中称不上上乘之作,也确定不了他在唐代诗坛上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突出地位,然该诗亦有“语奇体峻,意亦造奇”之妙.不过,作为岑参全部诗歌中的一首来讲,它的意义决不在于其本身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而是具有史料性价值,即它是研究岑参生平特别是生年的重要史料之一,一直受到有关研究专家和学者的重视.
看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问柳宗元一首诗详解“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问:1、这首诗的名字.2、 2020-06-09 …
"碧瓦烟昏沈柳岸,红绡香润入梅天。飘洒正潇然"解释此句解释完后再找一些描写江南的古诗词,每首后面都 2020-06-20 …
选出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 2020-06-21 …
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兰溪棹歌戴叙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 2020-06-22 …
乱后辛愿这首诗的解析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乱后(金)辛愿兵去人归日,花开雪霁天.川原 2020-06-26 …
《诗经》两首,里面关雎一首,其中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老课本中专门注明了是读作“hǎo”,新 2020-06-29 …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下面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A这是从《 2020-07-04 …
对下面文段的字形及加点字字音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梁漱溟说,人一辈子首先要解决人和物的关系,在解决人和人的 2020-11-07 …
古诗文阅读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李白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1.对这首诗的理 2020-11-21 …
选出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山中送别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A.从 202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