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施肩吾注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萧吹一声。注施肩吾,字希圣。北宋道士。自号华阳子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施肩吾注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萧吹一声。
【注】施肩吾,字希圣。北宋道士。自号华阳子。生卒年不说。少年习佛,博学经史,工词章,后转而学道,隐居西山(在今江西南昌)学仙。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2)这首诗写出了四明山山高幽静的特点,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这一特点的?请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2分)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谈远超逸的心境。(2分,意思相的近即可)
(2)(6分)(1)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写出四明山的高(1分);本诗第二句写手攀松桂在浮云中行走,侧面表现了四明山山高的特点(2分);(2)用以声衬静的手法写出四明山的幽静(1分);本诗三、四句写在“无人境”听到不知何处传来的一声萧鸣,反衬出山的幽静(2分)。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感情方面:通过寻、攀、到、(听)箫声的描写,描写了作者清净闲散的雅兴和猎奇寻攀到的独特收获的情怀。并借此抒发了诗人对生命、对大自然的无限崇爱之情。
意境方面:为躲开杂乱的人群,到“半夜”才上四明山寻找“幽”静,纵使艰难,最终还是在几人的“相呼”之中到达了“无人境”地,来到山上最大的收获是不知道从何处吹来的玉箫的声音回荡在山谷之中。又使人感到恐怖,又使人感到兴奋,引发了诗人思想中一丝希望的火花。正是这“箫”声,完美组合成了四明山的幽静高险状态,又驱散了“相呼”时的恐惧心理。正是这箫声,使诗人不再为在山上而感到寂寞,又给存在的对(隐含着未来)下山时的恐惧一种无畏的力量。也表明这箫声里表达着四明山是一个充满生机的雄伟壮丽的高山。作则正是通过这种意境的描写,来抒发对四明山、箫声的感受的。
语言方面:作者利用高度精练、又充满感情韵律的语言,充分表达出了作者登四明山的感受。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