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塞路初晴雍陶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行子①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塞路初晴
雍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行子①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注】①行子:出行的人。
(1)诗歌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做简要赏析。
(2)请简要赏析最后两句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塞路初晴
雍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行子①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注】①行子:出行的人。
(1)诗歌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做简要赏析。
(2)请简要赏析最后两句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颔联写景,主要意象是“新水”和“残烟”,描述其动态是“侵”“傍”,很明显用到拟人手法.答题时应先明确指出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最后答出表达效果.
(2)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分析作者情感需要抓住诗句中直接表现情感的“情语”和间接表现情感的“景语”,本诗最后两句的“喜闻”和“闲看”,很明显体现了作者喜悦轻松的心情,再结合前句“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就可体会出对和平的向往之情.
答案:
(1)诗歌在颔联中用了拟人的手法.用“侵”和“傍”字,将“新水”和“残烟”人格化,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雨后黄昏时,积水在青草丰茂的路上自由地向低洼处肆意流淌,袅袅的炊烟还盘旋在被绿杨簇拥的村庄上的情景,展示了一幅雨后塞外草原的壮观图景.
(2)诗人借傍晚塞外雨后人们听说边疆无战事而悠然欣赏三三两两的游骑在秋日的草原上游猎的悠闲图景,表达了自己对草原的热爱和对和平的向往.
参考译文:
傍晚时分,大雨刚过,斜日反照,一道绚烂的彩虹横跨天空,山岭、川原在水汽迷蒙中还残留着大雨的痕迹.雨后新水在青草丰茂的路上到处乱流,袅袅炊烟被绿杨簇拥着在村庄上盘绕下去,显得不舍.胡人的羊马在南下而休息,唐朝将领的旗帜仍挂在北门.行人高兴地听说这里没有战争悠闲地游玩,骑马打猎在秋原上.
赏析:
既然以《塞路初晴》为题,这当然是一首边塞诗.而一般的边塞诗,总是着重写激烈的战斗,充斥着烟尘烽火和刀光剑影,给人以苍凉、悲壮甚至恐惧之感.这首诗却迥然而异,它以满腔热情,讴歌了边塞初秋时节雨后新晴的明丽风光,使人感到清新、宁静和安谧,洋溢着浓厚的诗情画意,令人神往,从中寄寓着诗人希望和平的良好愿望.
前四句以简练的笔墨和秾丽的色彩,写作者在塞路上行进时的所见,为读者展示了一幅饶有边塞情趣的美好画图.在草原上,傍晚时分,大雨刚过,斜日反照,一道绚烂的彩虹横跨天空,山岭、川原在水汽迷蒙中,还残留着大雨的痕迹.雨后新水在青草丰茂的路上到处乱流,袅袅炊烟正在被绿杨簇拥的村庄上盘绕不去,显得依恋不舍.这一切,是无比动人的景象.作者是成都人,他以南方人的新奇的眼光,来审视这塞北的美景,字里行间充溢着欢悦、愉快的感情.
这四句诗,第一、二句正面点题,时间、地都十分明确,特别是重点突出了初晴,具有统摄全诗的作用.第一句“晚虹斜日塞天昏”,乍看来,在点明时间上似乎叠床架屋,有些犯复,但仔细咀嚼,却寄寓着作者深刻的用心.“晚虹”,亦即傍晚的彩虹,是作者在草原上行进时,最先映入眼帘的景物,这当空舞动的七色彩练,将作者的视线不由自主地引入广阔的空间.一个“晚”字,点明了时间.在广阔的天空中,与“晚虹”相对,正是那发射着光辉的“斜日”,唯其斜挂天际,才能与天边彩虹遥相呼应,使得画面极为开阔,表现出边塞雄浑的特色.这里,“斜日”不是用来点明时间,而是用来描写实有景象.“塞天昏”的“昏”字,也不是用以表明时近黄昏,而是用以形容草原上大雨刚歇,经强烈阳光的照射,水汽上升而形成的略带迷蒙的景象,这是草原初晴时的显著特征.这一句与下句“一半山川带雨痕”,组成了一幅壮阔的图景,是从远处落笔.第三、四句由远而近,写诗人脚下之路,然后又稍稍推开去,写附近散布在草原上的村庄.天上地下,远处近处,景物富于变化,很有层次.
同时,作者摄入诗中的景物,在颜色的搭配上,也很有特点.“晚虹”、“斜日”、“青草”、“残烟”、“绿杨”,组合在一起,色彩异常艳丽,但秾丽中又有清新之感;风光宛如旖旎江南,但旖旎中又有北国的雄浑.颜色上的搭配,与空间位置上的变化结合在一起,从而将草原风光形象准确地传达给了读者,使人如身临其境.
第五、六句是作者在看到这一派大好风光时的感叹,是全诗的主干.“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贾谊《过秦论》:“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北方游牧民族常向南扩展势力,故“南牧”实含有侵略的意味.“汉将”即指唐将,此是唐诗中的惯用法.
“北门”,即北方门户,《旧唐书•郭子仪传》:“朔方,国之北门.”这两句是警戒北方游牧民族,休得南下侵略,因为强大的唐军正驻守在北方,是卫国的长城.诗句显得义正辞严,有凛然不可侵犯之概.为了加强气势,作者使用因果倒装法,将“胡人羊马休南牧”的警告语前置,放在主导地位上,以逆笔取势,显得更为有力.这两句初读时似觉与前四句有些脱节,但细味诗意,不难看出,它是承上“新水乱侵青草路”而来,由于雨水充裕,草原上青草长势茂盛,因而想到羊马南牧.从内在联系上看,非常自然,非常紧密,在突然的跳跃中,隐含着细针密线的连缀.
最后两句:“行子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前一句是紧承第三联.如果说上一联中还隐含着作者对战争的戒备心理的话,那么,经过打听,证实此时确乎停止战争了,作者的戒备心理也就随之消失,不禁欣然于怀了.一个“喜”字,生动地传达出了作者此时的高兴情怀.于是,他悠然地看着三三两两的游骑在草原上打猎,往来驰逐,心情轻松愉快.一个“闲”字,与上句“喜”字相对应,进一步表现了作者的愉快心情.“秋原”二字,又将读者的想象引回到前四句,那雨后初晴的美景,又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并且,在前四句静景的描写上,又增加了动态的游骑.动静结合,使整个草原更富有生气,把景色装点得更加美好.于是,那明丽清爽的画图,愈益清晰地浮现在读者眼前,那悠然绵邈的韵味情致,也令人回味无穷.
这首诗前四句平平叙起,在节奏上舒缓平稳.第三联异峰突起,在内在旋律的起伏上,猛然形成高潮,给读者以强烈印象,也使得全诗有了刚健挺拔的气势.然后,到尾联又逐渐平稳,并且回复到前四句去.这样,在起伏跌宕之中,显出显著的变化,在回环往复的结构上,浑然天成,表现了很高的艺术技巧.
(2)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分析作者情感需要抓住诗句中直接表现情感的“情语”和间接表现情感的“景语”,本诗最后两句的“喜闻”和“闲看”,很明显体现了作者喜悦轻松的心情,再结合前句“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就可体会出对和平的向往之情.
答案:
(1)诗歌在颔联中用了拟人的手法.用“侵”和“傍”字,将“新水”和“残烟”人格化,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雨后黄昏时,积水在青草丰茂的路上自由地向低洼处肆意流淌,袅袅的炊烟还盘旋在被绿杨簇拥的村庄上的情景,展示了一幅雨后塞外草原的壮观图景.
(2)诗人借傍晚塞外雨后人们听说边疆无战事而悠然欣赏三三两两的游骑在秋日的草原上游猎的悠闲图景,表达了自己对草原的热爱和对和平的向往.
参考译文:
傍晚时分,大雨刚过,斜日反照,一道绚烂的彩虹横跨天空,山岭、川原在水汽迷蒙中还残留着大雨的痕迹.雨后新水在青草丰茂的路上到处乱流,袅袅炊烟被绿杨簇拥着在村庄上盘绕下去,显得不舍.胡人的羊马在南下而休息,唐朝将领的旗帜仍挂在北门.行人高兴地听说这里没有战争悠闲地游玩,骑马打猎在秋原上.
赏析:
既然以《塞路初晴》为题,这当然是一首边塞诗.而一般的边塞诗,总是着重写激烈的战斗,充斥着烟尘烽火和刀光剑影,给人以苍凉、悲壮甚至恐惧之感.这首诗却迥然而异,它以满腔热情,讴歌了边塞初秋时节雨后新晴的明丽风光,使人感到清新、宁静和安谧,洋溢着浓厚的诗情画意,令人神往,从中寄寓着诗人希望和平的良好愿望.
前四句以简练的笔墨和秾丽的色彩,写作者在塞路上行进时的所见,为读者展示了一幅饶有边塞情趣的美好画图.在草原上,傍晚时分,大雨刚过,斜日反照,一道绚烂的彩虹横跨天空,山岭、川原在水汽迷蒙中,还残留着大雨的痕迹.雨后新水在青草丰茂的路上到处乱流,袅袅炊烟正在被绿杨簇拥的村庄上盘绕不去,显得依恋不舍.这一切,是无比动人的景象.作者是成都人,他以南方人的新奇的眼光,来审视这塞北的美景,字里行间充溢着欢悦、愉快的感情.
这四句诗,第一、二句正面点题,时间、地都十分明确,特别是重点突出了初晴,具有统摄全诗的作用.第一句“晚虹斜日塞天昏”,乍看来,在点明时间上似乎叠床架屋,有些犯复,但仔细咀嚼,却寄寓着作者深刻的用心.“晚虹”,亦即傍晚的彩虹,是作者在草原上行进时,最先映入眼帘的景物,这当空舞动的七色彩练,将作者的视线不由自主地引入广阔的空间.一个“晚”字,点明了时间.在广阔的天空中,与“晚虹”相对,正是那发射着光辉的“斜日”,唯其斜挂天际,才能与天边彩虹遥相呼应,使得画面极为开阔,表现出边塞雄浑的特色.这里,“斜日”不是用来点明时间,而是用来描写实有景象.“塞天昏”的“昏”字,也不是用以表明时近黄昏,而是用以形容草原上大雨刚歇,经强烈阳光的照射,水汽上升而形成的略带迷蒙的景象,这是草原初晴时的显著特征.这一句与下句“一半山川带雨痕”,组成了一幅壮阔的图景,是从远处落笔.第三、四句由远而近,写诗人脚下之路,然后又稍稍推开去,写附近散布在草原上的村庄.天上地下,远处近处,景物富于变化,很有层次.
同时,作者摄入诗中的景物,在颜色的搭配上,也很有特点.“晚虹”、“斜日”、“青草”、“残烟”、“绿杨”,组合在一起,色彩异常艳丽,但秾丽中又有清新之感;风光宛如旖旎江南,但旖旎中又有北国的雄浑.颜色上的搭配,与空间位置上的变化结合在一起,从而将草原风光形象准确地传达给了读者,使人如身临其境.
第五、六句是作者在看到这一派大好风光时的感叹,是全诗的主干.“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贾谊《过秦论》:“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北方游牧民族常向南扩展势力,故“南牧”实含有侵略的意味.“汉将”即指唐将,此是唐诗中的惯用法.
“北门”,即北方门户,《旧唐书•郭子仪传》:“朔方,国之北门.”这两句是警戒北方游牧民族,休得南下侵略,因为强大的唐军正驻守在北方,是卫国的长城.诗句显得义正辞严,有凛然不可侵犯之概.为了加强气势,作者使用因果倒装法,将“胡人羊马休南牧”的警告语前置,放在主导地位上,以逆笔取势,显得更为有力.这两句初读时似觉与前四句有些脱节,但细味诗意,不难看出,它是承上“新水乱侵青草路”而来,由于雨水充裕,草原上青草长势茂盛,因而想到羊马南牧.从内在联系上看,非常自然,非常紧密,在突然的跳跃中,隐含着细针密线的连缀.
最后两句:“行子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前一句是紧承第三联.如果说上一联中还隐含着作者对战争的戒备心理的话,那么,经过打听,证实此时确乎停止战争了,作者的戒备心理也就随之消失,不禁欣然于怀了.一个“喜”字,生动地传达出了作者此时的高兴情怀.于是,他悠然地看着三三两两的游骑在草原上打猎,往来驰逐,心情轻松愉快.一个“闲”字,与上句“喜”字相对应,进一步表现了作者的愉快心情.“秋原”二字,又将读者的想象引回到前四句,那雨后初晴的美景,又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并且,在前四句静景的描写上,又增加了动态的游骑.动静结合,使整个草原更富有生气,把景色装点得更加美好.于是,那明丽清爽的画图,愈益清晰地浮现在读者眼前,那悠然绵邈的韵味情致,也令人回味无穷.
这首诗前四句平平叙起,在节奏上舒缓平稳.第三联异峰突起,在内在旋律的起伏上,猛然形成高潮,给读者以强烈印象,也使得全诗有了刚健挺拔的气势.然后,到尾联又逐渐平稳,并且回复到前四句去.这样,在起伏跌宕之中,显出显著的变化,在回环往复的结构上,浑然天成,表现了很高的艺术技巧.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944年,时任美国驻华外交官约翰·S·谢伟思来到延安,他写道:“延安是一座满城旗帜飘扬的城市。每 2020-04-06 …
升旗/降旗英语翻译1他们升起了/降下了,那面旗帜2他每周负责升旗和降旗.3这些商品的价格已经上涨了 2020-07-06 …
铭铭今天上午7:00出家门去学校,走后5min妈妈发现她没带数学课本,铭铭今天上午7:00出家门去 2020-07-12 …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7日16点35分,翟志刚迈出了中国人在外太空的第一步。尽管出舱活动时间不长 2020-08-01 …
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我们能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这是因为()A.红旗能发出红色的光B.红旗能发出白色的 2020-11-07 …
帮我解决下1在一条长270米的小路一侧插彩旗(两端都插),每隔10米插一面红旗,在每两面红旗之间又插 2020-11-10 …
铭铭今天上午7:00出家门去学校,走后5min妈妈发现她没带数学课本,立即骑车给铭铭送去,追上铭铭后 2020-11-13 …
急求锦旗用语着急用我要送锦旗给一家企业的老板,他是外地人在我地做企业做的很好,我主要要说他给当地一些 2020-11-21 …
一条把米的环形绳索上每隔50厘米都系有一面彩旗.彩旗的排列规律是1面红旗,1面黄旗,2面蓝旗.在这条 2020-11-27 …
“一百五十六年前,是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 2020-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