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南乡子周邦彦晨色动妆楼。短烛荧荧悄未收。自在开帘风不定,飕飕。池面冰澌趁水流。早起怯梳头。欲绾云鬟又却休。不会沉吟思底事

题目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南乡子
周邦彦
晨色动妆楼。短烛荧荧悄未收。自在开帘风不定,飕飕。池面冰澌趁水流。
早起怯梳头。欲绾云鬟又却休。不会沉吟思底事,凝眸。两点春山满镜愁。
(1)词上半阕景物描写的时空安排很有特点,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词下半阅前两句表现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上阕提到时间的有“短烛荧荧悄未收”,“夜”已尽,“晨色”表示拂晓已至,“池面冰澌趁水流”冬尽春来,一暗一明,一冷一暖.空间上“晨色动妆楼”写室外,“短烛荧荧悄未收”写室内,“自在开帘风不定”近景,“池面冰澌趁水流”,远景.内外远近的结合,是空间上的特点.
(2)“早起怯梳头.欲绾云鬟又却休”, 清早起来原本不想梳头,迟疑之后,刚刚打算绾起秀美的长发,却难以抑制内心的忧伤,精神有些恍惚,不觉又停了下来.通过“怯”心理描写,“绾…休”动作描写,再结合最后一句“两点春山满镜愁”,来刻画人物内心的孤独苦闷.
 
 
答案:
(1)(5分)①从时间上看,前两句写夜尽晓至,后两句写冬去春来,具有明暗冷暖交替的特点.②从空间上看,前两句由室外的晨光写到室内的残烛,后两句从眼前的风帘写到远处的融冰;内外、上下、远近,布置巧妙.
(答出时间特点的,给(2分);答出空间特点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6分)
①前两句表现词中人物孤独苦闷的愁绪.②是通过人物自身心理和动作的细节来表现的.清早起来原本不想梳头,迟疑之后,刚刚打算绾起秀美的长发,却难以抑制内心的忧伤,精神有些恍惚,不觉又停了下来.
(答出情绪的,给(2分);答出表现手法的,给(2分);进行阐释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译文:
夜尽晓至,拂晓悄悄来到闺楼上,屋内前一晚点燃的蜡烛只剩下短短的一小截了.冬去春来,飕飕的寒风吹打着珠帘,远处河面上的冰已然融化,河水轻轻流淌.具有明暗冷暖交替的特点.清早起来原本不想梳头,迟疑之后,刚刚打算绾起秀美的长发,却难以抑制内心的忧伤,精神有些恍惚,不觉又停了下来.低头沉思,镜子里满是愁容.
看了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一首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括号里写出划线词的反义词,再读读句子。1.女娲请来雨神把燃烧的烈火()了。2.天裂了一个窟窿,使  2020-05-15 …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莫让“下班沉默症”伤害亲情上班时侃侃而谈妙语连珠,下班  2020-05-16 …

解释下面“沉”的意思他睡的很沉()这东西多沉()沉痛的教训()石沉大海()  2020-06-16 …

用氨水处理含有Ni2+及Al3+离子的溶液,起先形成一种有色沉淀,继续加氨水,沉淀部分溶解形成深蓝  2020-06-23 …

生命的化妆阅读答案1、作者对化妆师的认识是不断加深的过程,这个过程具体是:;了解了化妆的最高境界,  2020-06-29 …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萧红:一个漂泊的灵魂1936年11月19日,萧红在给萧军的信里写:  2020-07-20 …

阅读材料,写下你的读后感。2005年9月迎来中国废止科举制百年祭,我们应如何对待科举这份沉重而珍贵的  2020-11-01 …

生命的化妆阅读答案1.把加点字词的意思写在括号里。以()阔()竟()刮目()悟()2.加▲的三个词语  2020-11-0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萧红:一个漂泊的灵魂1936年11月19日,萧红在给萧军的信里写:‚窗  2020-12-17 …

仿写句子例:我是常常去读山的,远远的读其苍茫,近近的读其清幽,;粗读其豪放,细读其深沉.读青,读绿,  2020-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