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在中国,名字不仅是一个指代符号,还承载了父辈的愿望,甚至社会意义、政治意义。“避讳”是与名字有关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给人们阅读和理解文献、辨别真相带来许多麻烦,但借助
题目详情
在中国,名字不仅是一个指代符号,还承载了父辈的愿望,甚至社会意义、政治意义。“避讳”是与名字有关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给人们阅读和理解文献、辨别真相带来许多麻烦,但借助避讳知识可以考证文献真伪和历史事实。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家史》中出现的部分人名:焦守节(卷261)、李克让(卷270)、陈从信(卷277)、赵安仁(卷287)、钱端礼(卷385)、张忠恕(卷409)。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以后,很多人起名解放、建设、卫国、立功、援朝、跃进、卫东、向阳、继红、文革、卫星等。20世纪80、90年代,中国人起名讲究更动听、悦耳的声音和表达,勇、伟、娜、丽等极富男性或女性色彩的字眼被广泛采用。21世纪,……父母……希望给孩子一个并不大众的名字,彰显个性。有的孩子随母姓,四、五个字的名字也出现了。
材料三 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作者在文章中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这种现象就是避讳,表示作者不敢、不能或不愿直呼其名。避讳制度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民国成立后废除。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古代中国人的起名深受哪一学派思想的影响?
(2)据材料二,请举出一例影响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人起名的重大政治事件。20世纪80、9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人的起名反映了1978年党作出的哪一项伟大决策对社会思想的影响?
(3)据材料三,请从古代政治制度或传统美德的角度,分析“避讳”这一社会文化现象形成的原因。
(4)苏州某中学历史探究小组在阅读某文献时发现一则史料:宋时有州官田登,自讳其名,州境之内皆呼灯为火。上元放灯,吏人书榜揭于市曰:“本州岛依例放火三日。”时人讥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为什么田登将“点灯”改为“放火”?这种做法或历史现象对历史研究造成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 《家史》中出现的部分人名:焦守节(卷261)、李克让(卷270)、陈从信(卷277)、赵安仁(卷287)、钱端礼(卷385)、张忠恕(卷409)。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以后,很多人起名解放、建设、卫国、立功、援朝、跃进、卫东、向阳、继红、文革、卫星等。20世纪80、90年代,中国人起名讲究更动听、悦耳的声音和表达,勇、伟、娜、丽等极富男性或女性色彩的字眼被广泛采用。21世纪,……父母……希望给孩子一个并不大众的名字,彰显个性。有的孩子随母姓,四、五个字的名字也出现了。
材料三 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作者在文章中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这种现象就是避讳,表示作者不敢、不能或不愿直呼其名。避讳制度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民国成立后废除。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古代中国人的起名深受哪一学派思想的影响?
(2)据材料二,请举出一例影响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人起名的重大政治事件。20世纪80、9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人的起名反映了1978年党作出的哪一项伟大决策对社会思想的影响?
(3)据材料三,请从古代政治制度或传统美德的角度,分析“避讳”这一社会文化现象形成的原因。
(4)苏州某中学历史探究小组在阅读某文献时发现一则史料:宋时有州官田登,自讳其名,州境之内皆呼灯为火。上元放灯,吏人书榜揭于市曰:“本州岛依例放火三日。”时人讥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为什么田登将“点灯”改为“放火”?这种做法或历史现象对历史研究造成了什么影响?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据材料一”《家史》中出现的部分人名:焦守节(卷261)、李克让(卷270)、陈从信(卷277)、赵安仁(卷287)、钱端礼(卷385)、张忠恕(卷409).“这些名字中的关键字都源自儒家思想,可知古代中国人的起名深受儒家学派思想的影响.
(2)材料二中”解放、建设、卫国、立功、援朝、跃进、卫东、向阳、继红、文革、卫星等.“表明影响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人起名的重大政治事件有新中国成立(全国解放);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等;”勇、伟、娜、丽“表明20世纪80、9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人的起名反映了1978年党作出的改革开放伟大决策对社会思想的影响.
(3)材料三”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作者在文章中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这种现象就是避讳,表示作者不敢、不能或不愿直呼其名.避讳制度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民国成立后废除“表明“避讳”这一社会文化现象形成的原因是专制制度、皇帝制度、等级制度、宗法制度和尊贤敬老的美德.
(4)苏州某中学历史探究小组在阅读某文献时发现一则史料:宋时有州官田登,自讳其名,州境之内皆呼灯为火.上元放灯,吏人书榜揭于市曰:“本州岛依例放火三日.”时人讥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田登将“点灯”改为“放火”的原因是避田登之讳(自讳其名).这种做法或历史现象对历史研究造成的影响是避讳给人们阅读和理解文献、辨别真相带来许多麻烦;但借助避讳知识可以考证文献真伪和历史事实.
故答案为:
(1)学派:儒家.
(2)事件:新中国成立(全国解放);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等.决策:改革开放.
(3)专制制度(皇帝制度、等级制度、宗法制度);尊贤敬老的美德.
(4)原因:避田登之讳(自讳其名).影响:避讳给人们阅读和理解文献、辨别真相带来许多麻烦;但借助避讳知识可以考证文献真伪和历史事实.
(2)材料二中”解放、建设、卫国、立功、援朝、跃进、卫东、向阳、继红、文革、卫星等.“表明影响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人起名的重大政治事件有新中国成立(全国解放);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等;”勇、伟、娜、丽“表明20世纪80、9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人的起名反映了1978年党作出的改革开放伟大决策对社会思想的影响.
(3)材料三”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作者在文章中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这种现象就是避讳,表示作者不敢、不能或不愿直呼其名.避讳制度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民国成立后废除“表明“避讳”这一社会文化现象形成的原因是专制制度、皇帝制度、等级制度、宗法制度和尊贤敬老的美德.
(4)苏州某中学历史探究小组在阅读某文献时发现一则史料:宋时有州官田登,自讳其名,州境之内皆呼灯为火.上元放灯,吏人书榜揭于市曰:“本州岛依例放火三日.”时人讥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田登将“点灯”改为“放火”的原因是避田登之讳(自讳其名).这种做法或历史现象对历史研究造成的影响是避讳给人们阅读和理解文献、辨别真相带来许多麻烦;但借助避讳知识可以考证文献真伪和历史事实.
故答案为:
(1)学派:儒家.
(2)事件:新中国成立(全国解放);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等.决策:改革开放.
(3)专制制度(皇帝制度、等级制度、宗法制度);尊贤敬老的美德.
(4)原因:避田登之讳(自讳其名).影响:避讳给人们阅读和理解文献、辨别真相带来许多麻烦;但借助避讳知识可以考证文献真伪和历史事实.
看了 在中国,名字不仅是一个指代符...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根据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组成一组排比句。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有了它,我们就会摆脱平 2020-05-17 …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词语,组成一段内容和谐的排比句。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有了它,我们就会摆脱平 2020-05-17 …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一句内容和谐的排比句。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有了它,我们就会摆脱平 2020-05-17 …
根据提供的语境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组成一组排比句。(4分)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有了它,我们就 2020-05-17 …
根据提供的语境,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有了它,我们就会摆脱平府和空虚,甚至 2020-05-17 …
英语翻译糯米粉加糖水揉搓成团,分成合适的等份,分别压成扁圆,包入豆沙,搓成圆球形,裹上芝麻..将油 2020-06-06 …
请仿照下面划线的语句,再写三句话,使上下文构成一组排比句。(5分)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有了它,我们 2020-06-26 …
填入适当的句子,组成内容和谐的排比句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有了他,我们就会摆脱平庸和空虚,甚至麻木 2020-07-01 …
某公司允许员工在周一至周日任选两天休息,这个公司要有多少员工才能保证至少8位员工选了相同的两天A1 2020-07-18 …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四(人教版)所有文言文包括自读课、每篇找10句重点句、要求有文言知识的句子最好句子 2020-07-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