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0分)题匾“子冈楼”徐城北①我母亲姓彭,名雪珍,后来从事新闻工作,笔名用的是“子冈”。她是苏州人,曾在著名的“振华女中”就读,1934年高中毕业。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0分)
题匾“子冈楼”
徐城北
①我母亲姓彭,名雪珍,后来从事新闻工作,笔名用的是“子冈”。她是苏州人,曾在著名的“振华女中”就读,1934年高中毕业。“振华女中”一直是苏州名校,今名“苏州十中”,是整个江苏省的中学示范校,这在今天是比“重点中学”还要高的荣誉。
②我上世纪80年代曾在苏州报刊写稿,后来该校领导给我写信,我便与学校取得了联系。学校的校舍特别美丽,有大片的草坪,有诸多庭园与楼阁。校舍所在地曾是曹雪芹的祖居,清乾隆六下江南曾居于此,江南三大太湖石之一的“瑞云峰”也伫立在校园内。我曾多次趁出差机会访问十中,渐渐感情越来越浓,因为 我把对母亲的爱与她的母校凝结成了一体
③那一年我又到苏州,新校长送我出校门时,指着隔壁很大的一所古典建筑说:“这是市政府新近修出来的,这个地点是你们家的祖业。你外祖父是清朝的秀才,而再往前——你妈妈家,考中了两位状元,他们是祖孙……”校长还告诉我,学校准备选取几座教学楼,以当年校友的名字命名,“你妈妈也是其中的一位,你回北京后,用毛笔写出来,一竖一横,然后寄给我……”我听后笑笑,深谢他的美意,但又不置可否。因为我知道,校友中的著名者极多,如费孝通、杨绛、何泽慧……其后才能轮到我母亲。在学校董事中,更有蔡元培等前辈。与这些人相比,我母亲“真不能算什么”,所以这话我听过也就忘了,没有当真。
④不料当年夏天放暑假时,校长从苏州打来长途电话,催问我这匾额究竟写了没有,并说学校趁暑假已经动工,要我赶快写出来,以特快专递寄给他……我这才当真,于是找出纸笔,又找出《中国书法大词典》,把不好写的几个字分别查看一下,看究竟如何搭配才算协调。匆匆写毕,寄出。随后又去忙自己的事了。
⑤也真是巧,就在这时,我又与母亲初中时的母校上海松江二中接上了关系。松江二中是上海市的重点中学,同样鼎鼎大名。随后,我趁去上海参加第四届中国京剧节活动的机会,到松江转了一圈。等到了那里才知道,我外祖父上世纪30年代初期还担任过那里的校长。学校刚刚举行过百年校庆,历届毕业生中的名人特多……
⑥参观后,松江二中的办公室主任亲自开车送我去苏州。到苏州时已近午。苏州十中校领导早就等急了,一下车就让我来个“急转弯”,让我回身去看刚才走过的那个通道——一边是“(蔡)元培楼”,另一边则是“子冈楼”。两楼之间是学校的大门。我仰望那“元培楼”上的字迹,校长解释说:“蔡先生的后代,直系子侄许多都不在世了,再往下人数更多,我们一不知道找谁,二不知道谁的毛笔字好,所以没办法,只能从字帖中集字……”而我写的那个竖的“子冈楼”,被“做”到三层楼的侧面,上首有“品戏斋”迎首章,下边是我的署名与名章。我写的另一幅横的,干脆就“做”到传达室的门边,与人等高。校长叫来学校管照相的人,让我在“子冈楼”下照相。
⑦半年后,苏州十中校长为了筹备百年校庆,带了几个人来北京,事先委托我找了几位我妈妈班上的老同学,都是1934年毕业的。学校带了苏州的土特产,松子糖之类,包装很鲜艳,大红的,与老太太们的白发对比很强烈。
⑧我插空还带领他们拜访了我的母校北京三中,从前叫北京男三中。它如今已有270年的建校历史,高擎着两面大旗:一是曹雪芹,曹雪芹曾在北京三中的前身右翼宗学当过“职员”,《红楼梦》前八十回就是在三中校舍里写的,这已经得到许多红学家的认可;二是 老舍 ,他是1912年的毕业生,三中历来在人文方面出的人才多。
⑨中午,北京三中校长请客人在酒楼吃饭,吃的是北京小吃,包括炒麻豆腐、豆汁、焦圈。看得出来,苏州客人吃得直咬牙。席间,我代苏州校长发出邀请,请三中校长到苏州参加十中的百年校庆。完事之后,还可以顺便到上海松江一游……三中校长笑呵呵答应了,还说“你也一块儿去”。两位校长笑着闹着,就把这事“说定了”。
⑩您也许会问,人家学校不会自己联络吗?要你从中瞎搅合干什么?我看着两位校长的脸,能猜出他们的心理,干脆借着酒热,就把话说透了:“我就是无事忙——看见你们双方办学都很好,又不缺钱,找个理由每年都组织教学骨干到对方学校走走看看,了解一下对方的文化背景。在这上头花些钱,等于是长期投资,肯定是值得的。”
⑾啊,我母亲虽然去世了,但母爱还在,我有我自己的母校,还有母亲的母校,母亲有她初中的母校,更有高中的母校。这弯弯曲曲的母爱,真像连环套一样包围着我……退休的人了,没事儿自己找个乐儿吧。愿母爱能够笼罩更多的人心!
(选自2012.2.17《中国教育报》第4版 有删节)
小题1:第⑧段中横线处提到的老舍,其代表作有                            (2分)
小题2:请分析第①段在构思上的作用:                                  (2分)
小题3:第②段中,作者为何说“我把对母亲的爱与她的母校凝结成了一体”?     
                                                               (2分)
小题4:第⑥段中提到蔡元培先生,我们高二学过的《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一文中,冯友兰先生认为蔡先生的教育有两端:一个是                    ,一个是                    。并简单地解释这“两端”的意思。(4分)
小题5:选出下列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两项。(6分)
A.第②段中提到的“瑞云峰”,这块北宋年间太湖的灵石,它因与宋徽宗采集江南花石纲有关,被写入了《水浒传》。
B.作者的外祖父是清朝的秀才,30年代初期还担任过上海松江二中的校长;作者的妈妈和他本人都考取了状元。
C.苏州十中培养了一大批名人:社会活动家费孝通、高能物理学家何泽慧、作家杨绛、记者彭子冈等。
D.第⑦段划线句,在“红包装”和“白发”的强烈对比中,突出了
语文
作业帮用户2016-11-29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广告
我是二维码 扫描下载二维码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等。(2分)
小题1:①介绍母亲的姓名,带出笔名“子冈”,起到点题的作用;②介绍母亲的母校,引出下文述说的重点对象“苏州十中”。(或:内容上:提纲挈领地介绍了母亲和苏州十中;结构上:点题和引出下文。)(2分)
小题1:作者在多次与母亲母校的接触中,逐渐地体会到了母亲的功成名就得益于其母校的培养。因此,作者把对母亲的挚爱,也延伸集聚到了她的母校。(2分)
小题1:春风化雨:用慈祥诚恳感化每一个被教育者,使他们得到灵魂的沐浴,思想的升华。 兼容并包:不论资排辈,不论年龄大小,凡是一切对学术有贡献的,他都推崇。(4分)
小题1:AC
小题1:①概括力强,在洗练简约中,就把全文的内容、思想以及情感都抒发出来了;
②用真实朴素又流畅典雅的语言,表达了对母亲怀念的真情、对母校怀有的挚爱;
③整段文字整齐工整,富有节奏感(如“我有我自己的母校,还有母亲的母校,母亲有她初中的母校,更有高中的母校”。);语言自然优美,生动华丽,富有感染力(如“弯弯曲曲的母爱,真像连环套一样包围着我”、“愿母爱能够笼罩更多的人心!”)。(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给4分)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老舍相关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牢记。
小题2: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具体分析即可。
小题3: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总结提炼即可。
小题4:此题考查学生对相关文章的把握,要求学生牢记蔡元培先生的两端,具体分析即可。
小题5: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根据文意,只有AC两项符合。
小题6:此题考查学生对语言特点的分析。要求学生抓住语言逐句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