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共12分)治学当有忧乐情怀彭时代①品格与情怀是治学的思想根基.一些学者之所以受到世人敬仰,不唯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更因其具有高尚的精神品格.学
题目详情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共12分)
治学当有忧乐情怀
彭时代
①品格与情怀是治学的思想根基.一些学者之所以受到世人敬仰,不唯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更因其具有高尚的精神品格.学者高尚的精神品格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忧乐情怀是一个核心元素.
②忧乐情怀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精神,自古为学人所推崇.孔子高度赞扬其学生颜回的忧乐情怀.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在一般人看来,颜回的“忧”是“不堪之忧”.但对颜回来说,这种物质匮乏的“忧”是砥砺品格、完善自我、成就学业、成为圣贤的强大动力.颜回的即忧即乐、化忧为乐的情怀,体现了儒家学者安贫乐道、达观自信的精神境界.
③历代思想家、学问家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拓展和深化了儒家忧乐情怀的内涵.一方面,“忧”从“忧道”、“忧政”升华到“忧民”、“忧国”、“忧天下”.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左宗棠的“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等诸多名言,莫不道出历代学者对家国、对黎民的责任与关爱.另一方面,“乐”也从最初的“父母俱在、兄弟无故”的天伦之乐发展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为人之乐,再到“君子乐得其道”的“得道”之乐,直至“乐以天下”的至乐.
④宋朝范仲淹是古代忧乐情怀的集大成者,其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忧乐合一高尚境界的经典表述.其实,范仲淹还对天下与个人、“忧”与“乐”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辨析:在天下与个人的关系上,他强调君子“不以己欲为欲,而以众心为心”,即要有大局意识和利他精神,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心系天下苍生,始终把国家兴亡、百姓疾苦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要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民本意识;在忧与乐的关系上,他强调君子“进则尽忧国忧民之诚,退则处乐天乐道之分”,即在位时应为民族兴旺发达、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而殚精竭虑,不在位时则应以天人合一、追求真理为快乐.
⑤通过梳理古代忧乐情怀的内涵及其演进过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忧乐情怀中的“忧”,并不是悲天悯人的感情宣泄,而是超越一己利益得失的担当精神、进取志向、整体观念、忧患意识;忧乐情怀中的“乐”,也不是满足个人物质欲望的快乐,而是一种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一种先苦后甜、先人后己的成就感、责任感.几千年来,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维系、传承、发扬,与存在这样一大批胸怀天下、心系苍生、安贫乐道、先忧后乐的士人学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⑥古代士人学者的忧乐情怀可以给今天的学者带来许多启示.一方面,治学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特别要注重对重大现实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大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努力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发展、人民幸福作贡献;另一方面,应以发现真理、传播真理为己任,以传播文明、资政育人为至乐,不为功名利禄所惑,不断提升精神境界,始终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忠诚于真理.(《人民日报》2012.11.1)
13、作者在文章第②段引用孔子的话用意是什么?(2分)
14、文章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分)
15.本文的论证思路是什么?(3分)
16.请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说说你读后有什么启示?(4分)
治学当有忧乐情怀
彭时代
①品格与情怀是治学的思想根基.一些学者之所以受到世人敬仰,不唯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更因其具有高尚的精神品格.学者高尚的精神品格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忧乐情怀是一个核心元素.
②忧乐情怀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精神,自古为学人所推崇.孔子高度赞扬其学生颜回的忧乐情怀.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在一般人看来,颜回的“忧”是“不堪之忧”.但对颜回来说,这种物质匮乏的“忧”是砥砺品格、完善自我、成就学业、成为圣贤的强大动力.颜回的即忧即乐、化忧为乐的情怀,体现了儒家学者安贫乐道、达观自信的精神境界.
③历代思想家、学问家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拓展和深化了儒家忧乐情怀的内涵.一方面,“忧”从“忧道”、“忧政”升华到“忧民”、“忧国”、“忧天下”.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左宗棠的“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等诸多名言,莫不道出历代学者对家国、对黎民的责任与关爱.另一方面,“乐”也从最初的“父母俱在、兄弟无故”的天伦之乐发展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为人之乐,再到“君子乐得其道”的“得道”之乐,直至“乐以天下”的至乐.
④宋朝范仲淹是古代忧乐情怀的集大成者,其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忧乐合一高尚境界的经典表述.其实,范仲淹还对天下与个人、“忧”与“乐”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辨析:在天下与个人的关系上,他强调君子“不以己欲为欲,而以众心为心”,即要有大局意识和利他精神,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心系天下苍生,始终把国家兴亡、百姓疾苦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要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民本意识;在忧与乐的关系上,他强调君子“进则尽忧国忧民之诚,退则处乐天乐道之分”,即在位时应为民族兴旺发达、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而殚精竭虑,不在位时则应以天人合一、追求真理为快乐.
⑤通过梳理古代忧乐情怀的内涵及其演进过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忧乐情怀中的“忧”,并不是悲天悯人的感情宣泄,而是超越一己利益得失的担当精神、进取志向、整体观念、忧患意识;忧乐情怀中的“乐”,也不是满足个人物质欲望的快乐,而是一种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一种先苦后甜、先人后己的成就感、责任感.几千年来,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维系、传承、发扬,与存在这样一大批胸怀天下、心系苍生、安贫乐道、先忧后乐的士人学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⑥古代士人学者的忧乐情怀可以给今天的学者带来许多启示.一方面,治学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特别要注重对重大现实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大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努力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发展、人民幸福作贡献;另一方面,应以发现真理、传播真理为己任,以传播文明、资政育人为至乐,不为功名利禄所惑,不断提升精神境界,始终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忠诚于真理.(《人民日报》2012.11.1)
13、作者在文章第②段引用孔子的话用意是什么?(2分)
14、文章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分)
15.本文的论证思路是什么?(3分)
16.请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说说你读后有什么启示?(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3、引经据典可以增强说服力度,引用孔子的话更可以体现颜回的即忧即乐、化忧为乐的情怀.14、事实论证.拓展和深化了儒家忧乐情怀的内涵.15、 16、安逸可以亡天下,而忧可以使人知道哪里还有不足,就不会只去享乐.
看了 (二)阅读下文,完成13--...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蚂蚁唱歌这篇文章1住着主要讲述关于毛豆的那两件事?请用简洁语言概括2毛豆这孩子具哪些特点3为什么毛 2020-06-06 …
苯硫脲(PTC)具有苦涩味道.在舌根部滴入PTC稀释液时,有些人能尝到苦涩味道,称为尝味者,有些人 2020-06-13 …
《往事依依》的阅读答案七上语文课时特训作者回忆的几件往事,为什么都与书(画)有关?通读全文,作者在 2020-06-14 …
忆儿时(节选)阅读答案1.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这句中的“非常”是什么意思?2. 2020-07-10 …
西湖七月半1.作者从哪些角度对看月之人进行刻画的?2.试分析一下作者在本文中表达的情感.3.文西湖 2020-08-03 …
求解钟根元第四版第四章P23第11题11.某消费者具有良性偏好,且当前消费束的边际替代率MRS的绝对 2020-11-02 …
夏歌1.文章第一段说“夏自独具魅力”,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到了夏的魅力?2.请分别用两个词语概括夏云、夏 2020-11-30 …
跑过冬天1开头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2作者从哪些方面给了女儿哪些具体的忠告?这 2020-12-19 …
跑过冬天1.文章的开头两段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作者从哪些方面给了女 2020-12-19 …
下列句子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这些任务很艰巨,它要求承担者具有很高的政治理论水平 2020-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