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两段文字,回答问题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
题目详情
阅读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回:“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 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③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④.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注】①景公:齐国国君。②霁(jì):天放晴。③被:同“披”。④陛:皇宫的台阶。
(1)给加点字注音。
①酒酣
②出裘发粟
③狐白之裘
④逸而知人之劳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___
②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译文:___
(4)甲文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5)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两人,略作评析。
【甲】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回:“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 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③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④.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注】①景公:齐国国君。②霁(jì):天放晴。③被:同“披”。④陛:皇宫的台阶。
(1)给加点字注音。
①酒酣
②出裘发粟
③狐白之裘
④逸而知人之劳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吏二缚一人诣王 | ___ |
②晏子避席对曰 | ___ |
③晏子入见立有间。 | ___ |
④婴闻古之贤君 | ___ |
①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___
②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译文:___
(4)甲文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5)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两人,略作评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字音,解答这道题依靠平时的积累.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两个官吏绑着一个人从楚王面前走过.缚:捆绑
②句意:晏子离开座位回答说.席:座位
③句意:晏子进来见景公,在他旁边侍立了一会儿.见:一会儿
④句意:我听说古代的贤君.闻:听说
(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有:熙:通“嬉”开玩笑
句意: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可以跟他戏弄(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耻辱(自讨没趣)了.
②重点词有:与:赐给
句意:(景公)于是命令(下属)拿出衣服和粮食赐给挨饿受冻的百姓
(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结合晏子说在齐国不盗,在楚国成了盗贼.
(5)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
答案:(1)hān sù qiú yì
(2)①捆绑 ②座位 ③一会儿 ④听说
(3)①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可以跟他戏弄(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耻辱(自讨没趣)了.(2分)
②(景公)于是命令(下属)拿出衣服和粮食赐给挨饿受冻的百姓.(2分)
(4)环境影响成长(水土异也).
(5)示例:①晏子机智善辩,具有民本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②楚王具有自知之明. ③景公有着民本思想,从谏如流,且知错即改.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两个官吏绑着一个人从楚王面前走过.缚:捆绑
②句意:晏子离开座位回答说.席:座位
③句意:晏子进来见景公,在他旁边侍立了一会儿.见:一会儿
④句意:我听说古代的贤君.闻:听说
(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有:熙:通“嬉”开玩笑
句意: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可以跟他戏弄(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耻辱(自讨没趣)了.
②重点词有:与:赐给
句意:(景公)于是命令(下属)拿出衣服和粮食赐给挨饿受冻的百姓
(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结合晏子说在齐国不盗,在楚国成了盗贼.
(5)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
答案:(1)hān sù qiú yì
(2)①捆绑 ②座位 ③一会儿 ④听说
(3)①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可以跟他戏弄(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耻辱(自讨没趣)了.(2分)
②(景公)于是命令(下属)拿出衣服和粮食赐给挨饿受冻的百姓.(2分)
(4)环境影响成长(水土异也).
(5)示例:①晏子机智善辩,具有民本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②楚王具有自知之明. ③景公有着民本思想,从谏如流,且知错即改.
看了 阅读两段文字,回答问题甲晏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①,曰:“凡师之所言 2020-06-20 …
《说苑善说》的翻译客谓梁王曰:“惠子之言事也善譬,王使无譬,则不能言矣。”王曰:“诺。”明日见,谓 2020-07-28 …
文言文阅读。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 2020-12-30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 2020-12-30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 2020-12-30 …
文言文阅读。(8分)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 2020-12-30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 2020-12-30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 2020-12-30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 2020-12-30 …
阅读下面一则短文,完成以下4题。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 2020-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