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是苏轼的词,谁知道它的名字?

题目详情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这是苏轼的词,谁知道它的名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卜算子
北宋•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注释】
[定惠院]在湖北黄冈县东南.[漏]古代盛水滴漏计时之器.漏断,漏壶水滴尽了,指时已深夜.[幽人]幽居之从,苏轼自谓.[飘渺]即缥渺,陷约、记远的样子.[省]明白.
【译文】
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了,人群开始安静.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唯有那缥渺高飞的孤雁的身影.
它突然惦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
【简要评析】
本词写于州定惠院寓居时,是作者刚从乌台诗案解脱出来,只身到黄州时所写.开头两句写夜深,用“缺”、“疏”“断”几个字写出幽独凄清的心境.接着“谁见”两句,说只有比人独自往来,“幽人”指作者自己,是主;“孤鸿”是对“幽人”的衬托,是宾.下片把两者合在一起,“孤鸿”也就是写作者自己.有一说是苏轼被贬惠州,惠州有温氏女,年十六,颇有色,见了苏轼,一往情深,时常在苏轼的窗外徘徊,听苏轼吟咏.不久苏轼再贬儋耳(今海南儋县),渡海南行,及三年后苏轼遇郝回互惠州,女已卒,葬于沙州.苏轼十分伤感,因作此词,后来即被衍成一则爱情故事.但近人多认为是好事者附会之辞,不足为信.抒写从政失意而寂寞孤独的情愫.上片以幽人引出孤鸿,下片以孤鸿暗比幽人.惊魂甫定,顾影自怜,不肯栖寨支上的孤鸿形象,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人而似鸿,鸿而似人,非鸿非人,亦鸿亦人.这是本词艺术形象的特点.而托鸿以见人,自标清高,寄意深远,风格清奇冷隽,似非吃烟火食人间语.最后两句写宁守寂寞清冷也不肯攀高结贵的品格.此词咏物而不滞于物,主体与客体浑然一体,寄托遥深,品格高远.
看了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