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山亭夏日》和《夏意》这两首古诗的意思
题目详情
山亭夏日》和《夏意》这两首古诗的意思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山亭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这“浓”除有树阴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密而且深.《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夏日长”的感觉.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日长睡起无情思”,就是写的这种情趣.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阴浓”含蓄地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
第二句“楼台倒影入池塘”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第三句“水精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诗人用“水精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多美啊!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精帘动微风起”.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精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精神为之一振.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合.
诗写夏日风光,纯乎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我们在欣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夏意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苏舜钦这首《夏意》诗,能于盛夏炎热之时写出一种清幽之境,悠旷之情.
“别院深深夏席清”:“夏”字点明节令,而“别院”、“深深”、“清”三词却层层深入,一开始即构成清幽的气氛.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深深,言此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韩愈《郑群赠簟》诗曾以“卷送八尺含风漪”、“肃肃疑有清飚吹”形容竹席.“夏席清”,正同此意,谓虽当盛夏,而小院深处,竹席清凉.深深是叠词,深深与清,韵母又相近,音质均清亮平远.这样不仅从文字形象上,更从音乐形象上给人以凉爽幽深之感.
“石榴开遍透帘明”:“帘”字承上,点明夏席铺展在轩屋之中.诗人欹卧于其上,闲望户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韩愈曾有句云“五月榴花照眼明”(《榴花》),第二句化用其意,却又加上了一重帷帘.隔帘而望榴花,虽花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
陶渊明有句云:“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此诗第三句正由陶诗化出,谓虽当中夏亭午,而小院中仍清阴遍地,一片凉意.此句与上句设色相映,从“树阴满地”可想见绿树成林,不写树,而写阴,更显得小院之清凉宁谧.
在这清幽的环境中诗人又在干什么呢?“梦觉流莺时一声”,原来他已为小院清景所抚慰,虽然烈日当午,却已酣然入睡,待到“梦觉”,只听得园林深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流莺鸣啼的清韵.写莺声而不写黄莺本身,既见得树荫之茂密深邃,又以阒静之中时歇时现的呖呖之声,反衬出这小院的幽深宁谧.南朝王籍诗云:“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王维《辛夷坞》:“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末句意境正与二诗相类.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这“浓”除有树阴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密而且深.《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夏日长”的感觉.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日长睡起无情思”,就是写的这种情趣.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阴浓”含蓄地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
第二句“楼台倒影入池塘”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第三句“水精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诗人用“水精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多美啊!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精帘动微风起”.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精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精神为之一振.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合.
诗写夏日风光,纯乎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我们在欣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夏意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苏舜钦这首《夏意》诗,能于盛夏炎热之时写出一种清幽之境,悠旷之情.
“别院深深夏席清”:“夏”字点明节令,而“别院”、“深深”、“清”三词却层层深入,一开始即构成清幽的气氛.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深深,言此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韩愈《郑群赠簟》诗曾以“卷送八尺含风漪”、“肃肃疑有清飚吹”形容竹席.“夏席清”,正同此意,谓虽当盛夏,而小院深处,竹席清凉.深深是叠词,深深与清,韵母又相近,音质均清亮平远.这样不仅从文字形象上,更从音乐形象上给人以凉爽幽深之感.
“石榴开遍透帘明”:“帘”字承上,点明夏席铺展在轩屋之中.诗人欹卧于其上,闲望户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韩愈曾有句云“五月榴花照眼明”(《榴花》),第二句化用其意,却又加上了一重帷帘.隔帘而望榴花,虽花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
陶渊明有句云:“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此诗第三句正由陶诗化出,谓虽当中夏亭午,而小院中仍清阴遍地,一片凉意.此句与上句设色相映,从“树阴满地”可想见绿树成林,不写树,而写阴,更显得小院之清凉宁谧.
在这清幽的环境中诗人又在干什么呢?“梦觉流莺时一声”,原来他已为小院清景所抚慰,虽然烈日当午,却已酣然入睡,待到“梦觉”,只听得园林深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流莺鸣啼的清韵.写莺声而不写黄莺本身,既见得树荫之茂密深邃,又以阒静之中时歇时现的呖呖之声,反衬出这小院的幽深宁谧.南朝王籍诗云:“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王维《辛夷坞》:“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末句意境正与二诗相类.
看了 山亭夏日》和《夏意》这两首古...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这首小令,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志远《天净沙 2020-05-14 …
你的看法是什么?说说理由.(课文《汗血马》)有人说这首诗是一个动物故事,也有人说这首诗介绍了“汗血 2020-06-12 …
我们学习了(诗人)的《》.这首诗,描写了农家夏时热烈劳动场我们学习了(诗人)的《》.这首诗,描写了 2020-06-17 …
动动小脑筋,把下面这首诗补充完整。夏天到了夏天到了北风早已逃得无影无踪我们迎来了炎热的夏天在这炎热的 2020-11-27 …
动动小脑筋,把下面这首诗补充完整。夏天到了夏天到了北风早已逃得无影无踪我们迎来了炎热的夏天在这炎热的 2020-11-27 …
这首诗谁帮我看下,绿油油的小草,蓝湛湛的池塘,大地已经苏醒,春天就在眼前,这首诗意味了什么急求般.. 2020-12-02 …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下列语句中蕴含的哲理与顾恺之的这首诗相符的是A. 2020-12-17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齐安郡后池绝句杜牧菱透浮萍绿满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 2021-01-01 …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下列语句中蕴含的哲理与顾恺之的这首诗相符的是() 2021-01-18 …
想问一下这首诗是什么名字,并把内容,诗人的名字写出来.(特点如下)这首诗,描写了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 2021-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