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采桑女唐彦谦①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去岁初眠②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愁听门外催

题目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采桑女
唐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注】①唐彦谦,唐末诗人。②初眠,据《蚕书》记载,蚕卵孵化成虫后九日,开始蜕皮,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称“眠”,七日一眠,经过四眠,蚕虫才吐丝结茧。
(1)这首诗语言朴素生动,“桑芽才努青鸦嘴”一句写景状物精细传神,试赏析。
(2)诗人通过采桑女的遭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试结合全诗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赏析句子可以从语言特点出发,把握句法;也可以从艺术技巧出发;也可以从句子的位置出发,明确诗歌中的句子在结构和情感方面的作用.作答本题可以从炼字的角度,抓住“努”分析;也可以从修辞的角度,本句运用比喻,把“桑芽”比喻成“青鸦嘴”.
(2)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作者写采桑女的遭遇,一是为了揭露社会现实:苛政猛于虎;二是表达自己的同情之心.

答案:
(1)炼字的角度:“努”,用力伸出、用力冒出的意思.(1分)一“努”字,把桑芽写活了,精细地刻画出“桑芽”在春风中正在缓慢生长的动态,(1分)给画面增加了艺术情趣.(1分)
修辞的角度:这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诗人把“桑芽”比喻成“青鸦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桑枝上那斑斑点点的嫩芽的颜色和形状.(1分)(谈及拟人也可得分)
(2)①诗人通过采桑女子的悲惨遭遇,深刻揭露了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实(1分),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1分)
②由于春寒,导致桑叶二月才吐芽儿,蚕事比往年推迟,而里胥却催她交新丝,揭露了苛政带给人民的痛苦.(2分)清晨采桑、挽长条而哭的描写,则可看出诗人对采桑女的同情.(2分)

参考译文:
初春的微风还夹杂着寒意,吹拂着那些细小如蚂蚁的蚕儿,桑树上刚刚露出的嫩芽,宛如青鸦的小嘴.
不知是谁家的姑娘,在清晨就起来采摘桑叶.只见她娇细的手顺着柔长的桑条,眼泪就像那雨滴一样不间断的留下.
回忆起起去年的这个时刻,蚕儿已进入初眠时期,今年的倒春寒确实使得桑树萌芽延迟,桑叶长出放缓了脚步.   
可门外,如狼似虎的里胥一声声的催促声格外使人发愁,而如今才到农历二月,官家就逼上门来,催征今年的新丝了,难啊难啊.

鉴赏:
        据《唐会要》记载,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六月的一项制命说:“诸县夏税折纳绫、绢、絁、绸、丝、绵等”,搜刮的名目可谓繁多,但也明文规定了征税的时间是在夏季.因为只有夏收后,老百姓才有丝织品可交.可是到了唐末,朝廷财政入不敷出,统治者就加紧掠夺,把征收夏税的时间提前了:官家在二月征收新丝.这是多么蛮横无理!阴历二月,春风料峭,寒气袭人.采桑女凌晨即起采桑,可见多么勤劳.可她却无法使“桑芽”变成桑叶,更无法使蚂蚁般大小的蚕子马上长大吐丝结茧.而如狼似虎的里胥(里中小吏),早就逼上门来,催她二月交新丝.想到此,她手攀着柔长的桑枝,眼泪如雨一般滚下.人不着一字议论,而以一位勤劳善良的采桑女子在苛捐杂税的压榨下所遭到的痛苦,深刻揭露了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实.
        先“画龙”后“点睛”,是这诗在艺术上的一个特点.诗人先写蚕子细小,继写无桑叶可采,接着通过采桑女的泪眼愁思,写出今年蚕事不如去年.这些描写,含意丰富,暗示性很强,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蚕细”可能会因“春寒”而冻死;无桑叶,蚕子可能会饿死;即使蚕子成活下来,但距离吐丝、结茧的日子还很远.据《蚕书》记载,蚕卵孵化成虫后九日,开始蜕皮,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称“眠”,七日一眠,经过四眠,蚕虫才吐丝结茧.这期间,不知采桑女还要花费多少艰难辛苦的劳动.可是,就在这蚕细如蚁,初眠尚未进行,丝茧收成难卜的时候,里胥就上门催逼.这一点睛之笔,力重千钧,点出了采桑女下泪的原因,突出了主题.全诗至此戛然而止,但余意无穷,耐人回味和想象.
        诗的另一特点是人物的动作描写和心理刻画相结合.“手挽长条泪如雨”,写出了采桑女辛勤劳动而又悲切愁苦的形态.“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点出采桑女心中的忧虑事,再加上她愁听门外里胥催逼的声音,诗人把形态和心理描写融为一体,使采桑女形象感人至深.
        此诗语言质朴生动.“桑芽才努青鸦嘴”,诗人用工笔细致地描绘出桑枝上那斑斑点点的嫩芽形状,酷肖而生动.“青鸦嘴”比喻“桑芽”.“努”,用力冒出的意思.用“才努”把“桑芽”与“青鸦嘴”连接起来,既说明二者之间的比喻关系,又精细地刻画出“桑芽”在春风中正在“努”的动态.一“努”字,用拟人手法当即就把桑芽写活了,给画面增添了情趣.
看了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古诗文翻译出自:宋·周邦彦《迎春乐》词:“桃蹊柳曲闲踪迹,俱曾是大堤客,解春衣贳酒城南陌.”求译文  2020-05-16 …

(75~77题共用备选答案)A.7~9岁B.10~13岁C.14~16岁D.17~20岁E.2l~2  2020-06-04 …

阅读宋代周邦彦的《春雨》。(6分)耕人扶耒①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2020-06-29 …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中包含的成语.  2020-07-05 …

对春联?1.爆竹声声辞旧岁--------?2.春回大地百花争艳------?3.辞旧岁窗花映白雪  2020-07-24 …

阳光少年:今天,我参加了学校开展的14岁青春仪式,真高兴,我已进入青春期啦,这是人生的转折时期,是黄  2020-11-07 …

岁堤春晓是什么意思今天听到罗志祥的——岁堤春晓。好好听!但是岁堤春晓是什么意思啊?他的歌词描写了什么  2020-11-11 …

阳光少年:今天,我参加了学校开展的14岁青春仪式,真高兴,我已进入青春期啦,这是人生的转折时期,是黄  2020-12-05 …

语文实践活动十四岁,是青春的第一步,是从少年迈向青年的转折点。班级准备开展“十四岁青春仪式”综合实践  2020-12-05 …

求老师解答:“爆竹声中一岁除,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这首诗描写的是宋代的什么节日?[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