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①苏轼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②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①

苏轼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②咽。 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 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五十六岁时为怀念恩师欧阳修而作。②颍:河水名。

1.“空听潺潺清颍咽”句中的哪个字最传神?请简析。(4分)

2.请赏析词下阕最后一句的妙处。(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咽”字(1分)。“咽”字写出了水浅声低的情景,作者移情于景,将颍河人格化(2分),说水声潺潺是颍河幽咽悲切,表现作者对恩师的深深怀念之情(1分)。(若学生答出“空”字,并对它的双关意做出合理的阐释即可)

2.最后一句写波底之月,以景结情(2分)。借月光的清冷孤寂表达内心的悲凉伤感,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悲叹。


1.


分 析:
本题考查诗歌中的炼字技巧。答题步骤:先点明字,一般是动词、活用为动词的形容词、富有表现力的副词等等,然后解释词语,并代入句中描述,最后品味词语的表现力(表达的效果和表情的效果)。“空听潺潺清颍咽”,这句话中有两个词用得好,一是副词“空”,一是动词“咽”,作者到颍州时正值深秋,秋高天旱、草木枯萎,颍河也失去了春夏时期波澜壮阔的气势,温婉细流涓涓而下。水声潺潺,在作者听来,如怨如慕,恰恰吻合他此时思念恩师的心情。将河水拟人化的写法,更显得情真意切。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分 析:
这一题考查炼句的技巧。炼句的角度很多:手法的角度(与艺术手法相合)、词语的角度(与炼字相合)。本题考查的是诗歌的最后一句,其实是间接考查诗歌的收尾方式。诗歌的收尾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景结情,一是卒章显志(直抒胸臆)。“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作者全词结尾处将主旨进一步明朗化。四十三年过去了,现在能记得醉翁的人还剩下几个。恐怕只有作者与这倒影在西湖水底的明月。作者以拟人化的手法写西湖月能“识翁”,含蓄写出欧阳修在颍州时常常夜游西湖,用西湖见证醉翁在颍州的所有功绩。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