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海瑞骂嘉靖皇帝的天下第一疏《治安疏》翻译速来治安疏明●海瑞臣闻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其任至重,欲称其任,亦惟以责寄臣工,使尽言而已,臣请披沥肝胆为陛下陈之:昔汉文帝,贤主
题目详情
海瑞骂嘉靖皇帝的天下第一疏《治安疏》翻译速来
治安疏
明●海瑞
臣闻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其任至重,欲称其任,亦惟以责寄臣工,使尽言而已,臣请披沥肝胆为陛下陈之:
昔汉文帝,贤主也.贾谊犹痛苦流涕,而言非苛责也,以文帝性仁而近柔,虽有及人之美,将不免于怠废,此谊所大虑也.陛下天资英断过汉文远甚,然文帝能充其仁恕之性,节用爱人,使天下贯朽栗陈,几致刑措.陛下则锐精未久,妄念牵之而去,反刚明之质,而误用之至.谓遐举可得,一意修真,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数年推广事例,名器滥矣,二王不相见,人以为薄于父子,以猜疑诽谤戮辱臣下.人以为薄于君臣,乐西苑而不返,人以为薄于夫妇,吏贪官横民不聊生,水旱无时盗贼滋炽.
陛下试思,今日天下为何如乎迩者?严嵩罢相世蕃极刑,一时差快人意.然嵩罢之后,犹嵩未罢之前而已.世非甚清明,也不及汉文帝远甚.盖天下之人,不见陛下久矣.古者人君有过,犹赖臣工辰弼;今乃修斋建醮、相率进香,仙桃天药、同辞表贺,连宫药室则将作竭力经营,购香市宾则庆支差求四出.陛下误举之,而诸臣误顺之,无一人肯为陛下正言者,谀之甚也,然媿心馁气,退有后言,欺君之罪何如天下者,陛下之家人未有不顾其家者.内外臣工皆所以奠陛下之家而,磐石之者也.一意修真是陛下之心,惑过于苛断是陛下之情,偏而谓陛下不顾其家人情乎?诸臣徇私废公,得一官多以欺败,多以不事事败,实有不足当陛下意者多.不然者,君心臣心偶不相随也,而遂谓陛下厌薄臣工,是以拒谏,执一二之不当,疑千百之皆然,陷陛下于过举而恬不知怪,诸臣之罪大矣.
记曰:上人疑则百姓惑,下难知君长劳,此之谓也.且陛下之误多矣,其大端在于斋醮,斋醮所以求长生也.自古圣贤,垂训修身立命,日顺受其正矣.未闻有所谓长生之说,尧舜禹汤文武圣之盛也未能.
人世下之,亦未见方外士,自汉唐宋至今存者.陛下受术于陶仲文,以师称之,仲文则既死矣.彼不长生,而陛下何独求之.至于仙桃天药,怪妄尤甚.昔宋真宗得书于乾枯山,孙奭曰:天何言哉,岂有书也?桃必采而后得,药必制而后成,今无故梦次二物,是有足而行耶?曰天赐者,有手执而付之耶?此左右奸人造为妄诞以欺陛下,而陛下误信之以为实然,过矣!陛下又将谓:悬刑赏以督责臣下,则分理有人,天下无不可治.而修真为无害己乎?太甲曰: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用人而必欲其唯言莫违,其陛下之计左也.
即观严嵩,有不下顺陛下者乎?昔为同心,今为戮首矣.梁材守道守官,陛下以为逆者也,历任有声官户部者,至今首称之然.诸臣宁为嵩之顺,不为材之逆.得非有以窃陛下之微,而潜为趋避乎,即陛下亦何利于是?陛下诚知斋醮无益,一旦翻然悔悟,日御正朝,兴宰相侍从言官,讲求天下利害,洗数十年之积误,置身于尧舜禹汤文武之间,使诸臣亦得自洗数十年陷君之耻,置其身于皋夔伊傅之列,天下何忧不治,万事何忧不理?此在陛下一振作间而已,释此不为,而切切于轻举度世,敝精劳神,以求之于系风捕影,茫然不可知之域,臣见劳苦终身,而终于无所成也!今大臣持禄而好谀,小臣畏罪而结舌,臣不胜愤恨,是以冒死,愿尽区区惟陛下垂听焉!
要他的翻译
治安疏
明●海瑞
臣闻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其任至重,欲称其任,亦惟以责寄臣工,使尽言而已,臣请披沥肝胆为陛下陈之:
昔汉文帝,贤主也.贾谊犹痛苦流涕,而言非苛责也,以文帝性仁而近柔,虽有及人之美,将不免于怠废,此谊所大虑也.陛下天资英断过汉文远甚,然文帝能充其仁恕之性,节用爱人,使天下贯朽栗陈,几致刑措.陛下则锐精未久,妄念牵之而去,反刚明之质,而误用之至.谓遐举可得,一意修真,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数年推广事例,名器滥矣,二王不相见,人以为薄于父子,以猜疑诽谤戮辱臣下.人以为薄于君臣,乐西苑而不返,人以为薄于夫妇,吏贪官横民不聊生,水旱无时盗贼滋炽.
陛下试思,今日天下为何如乎迩者?严嵩罢相世蕃极刑,一时差快人意.然嵩罢之后,犹嵩未罢之前而已.世非甚清明,也不及汉文帝远甚.盖天下之人,不见陛下久矣.古者人君有过,犹赖臣工辰弼;今乃修斋建醮、相率进香,仙桃天药、同辞表贺,连宫药室则将作竭力经营,购香市宾则庆支差求四出.陛下误举之,而诸臣误顺之,无一人肯为陛下正言者,谀之甚也,然媿心馁气,退有后言,欺君之罪何如天下者,陛下之家人未有不顾其家者.内外臣工皆所以奠陛下之家而,磐石之者也.一意修真是陛下之心,惑过于苛断是陛下之情,偏而谓陛下不顾其家人情乎?诸臣徇私废公,得一官多以欺败,多以不事事败,实有不足当陛下意者多.不然者,君心臣心偶不相随也,而遂谓陛下厌薄臣工,是以拒谏,执一二之不当,疑千百之皆然,陷陛下于过举而恬不知怪,诸臣之罪大矣.
记曰:上人疑则百姓惑,下难知君长劳,此之谓也.且陛下之误多矣,其大端在于斋醮,斋醮所以求长生也.自古圣贤,垂训修身立命,日顺受其正矣.未闻有所谓长生之说,尧舜禹汤文武圣之盛也未能.
人世下之,亦未见方外士,自汉唐宋至今存者.陛下受术于陶仲文,以师称之,仲文则既死矣.彼不长生,而陛下何独求之.至于仙桃天药,怪妄尤甚.昔宋真宗得书于乾枯山,孙奭曰:天何言哉,岂有书也?桃必采而后得,药必制而后成,今无故梦次二物,是有足而行耶?曰天赐者,有手执而付之耶?此左右奸人造为妄诞以欺陛下,而陛下误信之以为实然,过矣!陛下又将谓:悬刑赏以督责臣下,则分理有人,天下无不可治.而修真为无害己乎?太甲曰: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用人而必欲其唯言莫违,其陛下之计左也.
即观严嵩,有不下顺陛下者乎?昔为同心,今为戮首矣.梁材守道守官,陛下以为逆者也,历任有声官户部者,至今首称之然.诸臣宁为嵩之顺,不为材之逆.得非有以窃陛下之微,而潜为趋避乎,即陛下亦何利于是?陛下诚知斋醮无益,一旦翻然悔悟,日御正朝,兴宰相侍从言官,讲求天下利害,洗数十年之积误,置身于尧舜禹汤文武之间,使诸臣亦得自洗数十年陷君之耻,置其身于皋夔伊傅之列,天下何忧不治,万事何忧不理?此在陛下一振作间而已,释此不为,而切切于轻举度世,敝精劳神,以求之于系风捕影,茫然不可知之域,臣见劳苦终身,而终于无所成也!今大臣持禄而好谀,小臣畏罪而结舌,臣不胜愤恨,是以冒死,愿尽区区惟陛下垂听焉!
要他的翻译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财政部云南清吏司主事海瑞在这里上奏:为了匡正君道,明确臣下的职责,求得万世治安,我要直陈天下第一事.
国君是天下臣民万物的主人,正是因为是天下臣民万物之主,所以责任重大.如果民生措置失当,就是君主没有负起责任.所以臣子就应当尽量为君主服务,忠于职守,畅所欲言.臣子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君主的责任也才算尽到了.以前那种专图讨好,曲意逢迎,不让君主听到实际情况的人,现在用不着说他们了.危言耸听的人或许会说:君子总是想法多,即使遇到贤明的君主,政治清明的时代,也常常居安思危,忧虑重重,只怕反而让人思维混乱,搞不清方向.这种说法不符合现在的情况!臣蒙受国恩,宁可直言得罪也不想说假话,好的就是好的,坏的就是坏的,一丝一毫都不敢隐瞒.我不为讨上面的欢心,也不计较得失,今天披沥肝胆,掏出真心,对陛下您说几句实话.
汉代名臣贾谊曾和文帝这样说:“下面进言的人总是说:天下已经大治,臣独以为还没有.那些说天下已安已治的人,不是愚昧无知就是阿谀逢迎.”文帝算是汉代的贤君了,贾谊也不是对文帝要求过高.汉文帝的品质作风是好的,他有爱民的美德,为人也慈和俭朴,从容谦逊,但缺点在于游于玄老,不专事于政务,有许多政事都被耽误了,没有办好.假使臣下看不到这些弊病,一味认为天下已安已治,这就是愚昧无知.假使臣下看不到文帝的才能毕竟有限,一味用已安已治的话来歌颂他,这就是阿谀奉承.陛下自视和汉文帝比较起来怎么样呢?陛下天资英断,睿识绝人,具有成为尧、舜、禹、汤、文、武这样的君王的潜力,陛下象汉宣帝一样做事努力认真,象光武帝一样为人大度,象唐太宗一样英武无敌,象唐宪宗一样能够消平各地藩镇叛乱,陛下还有宋仁宗的仁恕之德,总之象这些可取的优点,无论哪一项,您都是具有的.您即位初年,铲除积弊,明白宣示,同全国老百姓一道革新政事.举其大概吧:您作过一篇《敬一箴》,提倡规戒;改定了一些冠服制度,下令废除孔子庙里的塑像,只用木主;削弱了宦官的内外之权;将元世祖从历代帝王庙所祭牌位中剔除;在孔子庙兼祭孔子的父母.那时候天下人都很期待,认为您一定大有作为.有见识的人都认为:只要有好的臣子帮助,不需多久,天下就可太平,您一定比汉文帝要强得多.然而文帝能发扬仁恕之性,节约恭俭,体恤爱民,宋朝的吕祖谦说他善于用人,能尽人之才力.一时天下虽说不上已经大治,但国库充盈,连串钱的绳子都朽烂了,百姓安乐,财物丰足.大家公认他是夏、商、周三代以后的一位贤君.
陛下您立志要有作为,可是没过多久,就被杂乱的念头导引到别的地方去了.您把自己的刚强英明用到错误的地方,以为人真的能够长生不老,而一味的玄修.陛下富有四海,却不念及那都是民之脂膏,常常大兴土木,大修宫殿庙宇.陛下二十余年不上朝处理政务,导致纲纪松懈败坏.朝廷卖官买官,援用这种章程越来越滥,美其名曰推广事例,导致豪强四起,名爵泛滥.您专门和方士在一起炼丹,不与自己的儿子们相见,人们都以为您缺少父子之情.您常以猜疑诽谤戮辱臣下,人们都以为缺少君臣之礼.您整天待在西苑不回宫,人们都以为缺少夫妇之情.天下官吏贪污成风,军队弱小,水灾旱灾无时不有,民不聊生,导致流民暴乱象火烧一样,越来越盛.自陛下登基以来,前几年就这样,但还不严重,但是如今赋税徭役越来越重,各级官吏都效法朝廷,盘剥百姓无度.陛下花很多钱崇奉道教,十余年来已经做到极致了.因此,陛下改元号之时,天下人都猜想:这意思就是说“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近来,严嵩罢相,严世蕃被处以极刑,勉强可以令人满意,一时人称天下清明.然而严嵩罢相以后的政事,不过和他作宰相以前差不多,也并不见得清明多少.陛下比汉文帝差远了.天下之人对您不满已经很久了,这内外臣工都知道.〈诗经〉上说:“衰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意思是说宣王不能完全尽职,仲山甫能从旁补救.今日以辅助、匡正来补救、纠正错误并使一切走入正轨,正是诸位臣下的职责所在.圣人也不能不犯错误,否则古代设官,只要他做官办事就够了,不必要求他们进言劝谏,也不必设谏官,更不必说木绳金砺这类的话了.陛下修宫殿,设坛祈祷,就让群臣竞相进献香物和仙桃仙药,叫臣子进表管贺.陛下要兴建宫室,工部就极力经营;陛下要取香觅宝,户部就派人到处索取.陛下举动有误,诸臣顺从得也没道理,竟没有一个人为陛下正言.那种公开讨论对错、贡献良言,防止邪恶的做法,长久没有听到了,献媚的风气太甚.然而人们不敢直言,内心却不能不惭愧,气也不壮了,当面不敢说,却在背后议论是非,人们表面上顺从陛下,却把真心藏起来,这样为陛下歌功颂德,是多么大的欺君之罪?
天下者,陛下之家也,哪有不顾自己家的人呢?内外臣工都有行政职务和进言的责任,这些都是能够奠定您的家业,使它象磐石一样的稳固的基础.一意玄修,是陛下的心被妄念迷惑.过分苛刻武断,也不是您生性如此.不能就这样便断定陛下不顾其家,不合乎人情.臣子们往往为了顾及自己的身家性命,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欺诈、贪赃、旷废职务而导致犯罪,这些人不合您的心意,是很自然的.假如不是为了上述的原因也不合您的心意,那就是您的心与臣子的心偶然不相投合啊,但也有人疑心是您看轻臣子,侮辱臣子.另外有一种人,自己的心思不正,或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或是说得不够详明正确,就象胡寅扰乱政事的奏疏那样:这些人不合您的意旨,也是很自然的.如果都不是以上的情况,君意臣意还不相符合,那就要让人疑心是不是因为陛下自以为是,不愿接受劝谏的缘故.抓住一二件这样的事,就推测您向来如此,害得您一直被人误解.《礼记》上说:“君主多疑于上,百姓就无所适从;臣子不忠于下,君主就劳苦不堪了.”说的就是今天这种情况.
臣子保身家的私心和怕触怒君主的心相结合,因而模糊了自己的职责,我已经举出一二件事例替他们作过分析了.君主求长生的妄念和迷惑不明相结合,就使臣子们心怀不满;陛下有失为君之道,请允许我再加以分析.
陛下的失误很多,大部分是因为修醮.修醮是为了求长生不老.古来的圣贤只不过讲求涵养道德,保养生命,顺应自然法则.天地赋予人生命,不过如此罢了.尧、舜、禹、汤、文、武都是圣人,也没有谁能长生不死.他们之后,也没有见到所谓僧道术士之人从汉、唐、宋活到今天.传给您长生法术的陶仲文,您称他为师傅,可是他自己就已经死了.仲文尚不能长生不死,陛下为什么还要求长生?至于那所谓的仙桃药丸,怪妄尤甚.伏羲氏做了天下的王,有龙马出河,于是便依据龙马的花纹画了八卦.夏禹治水时,出现神龟,就把神龟背上罗列的各种纹路排列起来,成为有关天道人事的九种法则.这些 “神物”透露了万古不传的秘密.天将天道显之于圣人,借圣人来明示天下,就像日月星辰的排列,并不虚妄.但宋真宗赵恒为了粉饰太平,听从王钦若等人的话,伪造天书,声称从天而降,他的大臣孙奭就谏言道:“上天哪里会说什么?怎么还能写书?”仙桃是从树上采摘下来的,仙药由人工捣制而成.你说它们能有什么天意?能起什么作用?天赐之物,难道能让人手里拿着给您?陛下玄修多年,一无所得.到今日,左右奸人迎合陛下玄修妄念,以为区区桃药就能让人长生不老,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玄修之无益可知矣.
陛下您莫非认为只要抓住刑和赏的权柄,就不怕无人办事,天下就可以治好,修道便没有什么害处了吗?那些阿谀逢迎的臣子,年轻时候就没有学到“致君泽民” (把君主辅佐好,使百姓得到好处)的特别本领和修养,壮年做官也没有“致君泽民”的特殊抱负和愿望.〈尚书·太甲〉曰:“有言逆于汝志,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意思是说:遇有不合自己意旨的话,要看看是否合于道理;遇有顺从自己意旨的话,要看看是否不合道理.顺从旨意的未必就是有道理的.从近些年来看:严嵩哪有一处不是顺着陛下您的意思?然而严党过去是贪权窃利的祸害,今天是忤逆乱政的根源.象梁材这样的人谨守职责,历来做官有声誉有操守,以正直不阿著称,却被陛下认为大逆不道.虽然从严嵩抄家以后,百官有所畏惧,知道不能再以贿赂谋求升迁,稍改以前的恶习.然而严嵩罢相之后的局面也和严嵩做丞相之前没什么两样.百官仍然只情愿学严嵩的顺从,不肯学梁材的正直不阿.现在坏人还是贪求无厌,一般人也只是得过且过,混混日子.即使是好人,也不过是在做官和退隐之间犹豫不决,含糊敷衍,奉行做事罢了.而那种洁身自爱、探研真理,对天下负有责任,能够肩负国运,维护长治久安的人,却一个也没有发现.不就是因为好人受到牵制,不能尽忠做事,才弄到今天这个地步吗?您既要人顺从圣意,又要人尽忠;既要人充当助手和耳目,又要人顺从您做那些修道和兴修宫殿庙宇的错误事情:这就象不用四肢耳目去保卫心腹,而由心腹自己去执行看、听、拿东西和走路的任务一样.照此下去,您即便有了象张仪和公孙衍那样能干的臣子,要想成就与百姓同享太平的事业,那也是办不到的.
如果您承认修道有害无益,那么臣子的转变,百姓的祸福,天下的安危都将由此而不同,所以您应当立即悔悟,每日上朝理政,与宰辅、九卿、侍从、言官一起言说天下利害,洗刷数十年君道之误,那样就能置身于尧、舜、禹、汤、文、武这样的明君之中,也使得臣下能够洗刷数十年谄媚君主之耻,让他们置身于皋陶、伊、傅这样的贤臣之列,君臣便可互相勉励、互相敬重.内廷中的宦官宫女,外廷中光禄寺厨房的仆役,锦衣卫中那些受惠于祖先恩荫的人,以及各个衙门里那些额外的冗员,无事可干而为官的人太多了.皇家的仓库里,户部、工部以及光禄寺等衙门里,缎、绢、粮料、珠宝、器物、木材等东西很多,堆积在那里也无用,用了也用的不是地方,白白浪费了很可惜.臣子们进谏,您采纳实行,对您说来只不过动一动节省的念头罢了.京师里的一块金子,到了田野百姓那里抵得上一百块金子用.您稍稍节省一点,国库便有余用,老百姓则有了储蓄,好处真不知有多少啊,而陛下为何不这样做呢?
今天官吏设置不全,办事因循苟且,敷衍塞责,不守法纪,却还自以为不错.应该督促遵守基本的道德来端正官员们的行为,停止用钱买官那一套来理清仕途;让文武官员安于其位,责成他们做出成绩来;平常就练选军士以免打仗了临时召募百姓;让那些吃白食的和尚道士回家,回到士、农、工、商的行业里;府州县地方官要生计和教化并重,树立好的礼俗规范;屯田、运盐应该恢复征收实物,来充实边防军队的储备;按地亩交粮,按人口应役,以便恢复老百姓的元气;检举天下官员的贪污勒索行为,让那些贪赃枉法的人心生怯懦,按照刑律处罚他们,毫不宽容.如此以来,便是仁政,几十年之后才能收效,与天地并存的伟大功业便可成就了.这样的事由诸臣提议,陛下执行,也就在陛下一振作间而已.一振作而诸废具举,百弊铲绝,象唐、虞三代那样光明灿烂的大治便可复兴矣,而陛下为什么不实行呢?
陛下只要稍事节省和振作就行了,又不是要您多么劳心劳神.九卿掌握大政方针,百官承担具体的职责,巡抚、巡按、六科给事中等纠举肃清,维护风气,陛下考核政纲的实施情况,督促他们做出成绩来.努力去找贤才,任用他们办事,自己就省力了.就像天运于上,四时六气各得其序,君主只要自己有德,感化臣民,不必亲自动手管理一切.天地万物为一体,自有它的道理.百姓安居乐业,形成一片祥和气氛,而陛下自然能够感到真正的快乐和价值.天地是化生万物的,人也有帮助天地化生的能力,可以与天地并列而为“三才”.道与天通,命运可以由我们自己掌握,而陛下自然能够享受真寿.这是真正的道理,转身就能做到,立刻就能见效.要是依旧去服食什么长生不死之药,巴望着能成仙升天,不是道理所在.那么做只能匆忙的散爵禄,让精神徒然的紧张,玄修求长生,是捕风捉影的空想,陛下一辈子求之,究竟得到没得到呢?
君道不正,臣职不明,是天下第一大事.于此不言,更复何言?大臣为保乌纱帽而阿谀奉承,小臣害怕获罪表面顺从,陛下有错误却不知道,不能改正不能执行,臣每想到这里便痛心疾首.所以今天便冒死竭忠,诚恳的向陛下进言.望陛下能够改变心思,转换方向,而天下之治与不治,民物之安与不安都取决于您,若陛下真能采纳,是我宗庙、社稷、国家的幸运,是天下黎民百姓的幸运!
国君是天下臣民万物的主人,正是因为是天下臣民万物之主,所以责任重大.如果民生措置失当,就是君主没有负起责任.所以臣子就应当尽量为君主服务,忠于职守,畅所欲言.臣子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君主的责任也才算尽到了.以前那种专图讨好,曲意逢迎,不让君主听到实际情况的人,现在用不着说他们了.危言耸听的人或许会说:君子总是想法多,即使遇到贤明的君主,政治清明的时代,也常常居安思危,忧虑重重,只怕反而让人思维混乱,搞不清方向.这种说法不符合现在的情况!臣蒙受国恩,宁可直言得罪也不想说假话,好的就是好的,坏的就是坏的,一丝一毫都不敢隐瞒.我不为讨上面的欢心,也不计较得失,今天披沥肝胆,掏出真心,对陛下您说几句实话.
汉代名臣贾谊曾和文帝这样说:“下面进言的人总是说:天下已经大治,臣独以为还没有.那些说天下已安已治的人,不是愚昧无知就是阿谀逢迎.”文帝算是汉代的贤君了,贾谊也不是对文帝要求过高.汉文帝的品质作风是好的,他有爱民的美德,为人也慈和俭朴,从容谦逊,但缺点在于游于玄老,不专事于政务,有许多政事都被耽误了,没有办好.假使臣下看不到这些弊病,一味认为天下已安已治,这就是愚昧无知.假使臣下看不到文帝的才能毕竟有限,一味用已安已治的话来歌颂他,这就是阿谀奉承.陛下自视和汉文帝比较起来怎么样呢?陛下天资英断,睿识绝人,具有成为尧、舜、禹、汤、文、武这样的君王的潜力,陛下象汉宣帝一样做事努力认真,象光武帝一样为人大度,象唐太宗一样英武无敌,象唐宪宗一样能够消平各地藩镇叛乱,陛下还有宋仁宗的仁恕之德,总之象这些可取的优点,无论哪一项,您都是具有的.您即位初年,铲除积弊,明白宣示,同全国老百姓一道革新政事.举其大概吧:您作过一篇《敬一箴》,提倡规戒;改定了一些冠服制度,下令废除孔子庙里的塑像,只用木主;削弱了宦官的内外之权;将元世祖从历代帝王庙所祭牌位中剔除;在孔子庙兼祭孔子的父母.那时候天下人都很期待,认为您一定大有作为.有见识的人都认为:只要有好的臣子帮助,不需多久,天下就可太平,您一定比汉文帝要强得多.然而文帝能发扬仁恕之性,节约恭俭,体恤爱民,宋朝的吕祖谦说他善于用人,能尽人之才力.一时天下虽说不上已经大治,但国库充盈,连串钱的绳子都朽烂了,百姓安乐,财物丰足.大家公认他是夏、商、周三代以后的一位贤君.
陛下您立志要有作为,可是没过多久,就被杂乱的念头导引到别的地方去了.您把自己的刚强英明用到错误的地方,以为人真的能够长生不老,而一味的玄修.陛下富有四海,却不念及那都是民之脂膏,常常大兴土木,大修宫殿庙宇.陛下二十余年不上朝处理政务,导致纲纪松懈败坏.朝廷卖官买官,援用这种章程越来越滥,美其名曰推广事例,导致豪强四起,名爵泛滥.您专门和方士在一起炼丹,不与自己的儿子们相见,人们都以为您缺少父子之情.您常以猜疑诽谤戮辱臣下,人们都以为缺少君臣之礼.您整天待在西苑不回宫,人们都以为缺少夫妇之情.天下官吏贪污成风,军队弱小,水灾旱灾无时不有,民不聊生,导致流民暴乱象火烧一样,越来越盛.自陛下登基以来,前几年就这样,但还不严重,但是如今赋税徭役越来越重,各级官吏都效法朝廷,盘剥百姓无度.陛下花很多钱崇奉道教,十余年来已经做到极致了.因此,陛下改元号之时,天下人都猜想:这意思就是说“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近来,严嵩罢相,严世蕃被处以极刑,勉强可以令人满意,一时人称天下清明.然而严嵩罢相以后的政事,不过和他作宰相以前差不多,也并不见得清明多少.陛下比汉文帝差远了.天下之人对您不满已经很久了,这内外臣工都知道.〈诗经〉上说:“衰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意思是说宣王不能完全尽职,仲山甫能从旁补救.今日以辅助、匡正来补救、纠正错误并使一切走入正轨,正是诸位臣下的职责所在.圣人也不能不犯错误,否则古代设官,只要他做官办事就够了,不必要求他们进言劝谏,也不必设谏官,更不必说木绳金砺这类的话了.陛下修宫殿,设坛祈祷,就让群臣竞相进献香物和仙桃仙药,叫臣子进表管贺.陛下要兴建宫室,工部就极力经营;陛下要取香觅宝,户部就派人到处索取.陛下举动有误,诸臣顺从得也没道理,竟没有一个人为陛下正言.那种公开讨论对错、贡献良言,防止邪恶的做法,长久没有听到了,献媚的风气太甚.然而人们不敢直言,内心却不能不惭愧,气也不壮了,当面不敢说,却在背后议论是非,人们表面上顺从陛下,却把真心藏起来,这样为陛下歌功颂德,是多么大的欺君之罪?
天下者,陛下之家也,哪有不顾自己家的人呢?内外臣工都有行政职务和进言的责任,这些都是能够奠定您的家业,使它象磐石一样的稳固的基础.一意玄修,是陛下的心被妄念迷惑.过分苛刻武断,也不是您生性如此.不能就这样便断定陛下不顾其家,不合乎人情.臣子们往往为了顾及自己的身家性命,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欺诈、贪赃、旷废职务而导致犯罪,这些人不合您的心意,是很自然的.假如不是为了上述的原因也不合您的心意,那就是您的心与臣子的心偶然不相投合啊,但也有人疑心是您看轻臣子,侮辱臣子.另外有一种人,自己的心思不正,或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或是说得不够详明正确,就象胡寅扰乱政事的奏疏那样:这些人不合您的意旨,也是很自然的.如果都不是以上的情况,君意臣意还不相符合,那就要让人疑心是不是因为陛下自以为是,不愿接受劝谏的缘故.抓住一二件这样的事,就推测您向来如此,害得您一直被人误解.《礼记》上说:“君主多疑于上,百姓就无所适从;臣子不忠于下,君主就劳苦不堪了.”说的就是今天这种情况.
臣子保身家的私心和怕触怒君主的心相结合,因而模糊了自己的职责,我已经举出一二件事例替他们作过分析了.君主求长生的妄念和迷惑不明相结合,就使臣子们心怀不满;陛下有失为君之道,请允许我再加以分析.
陛下的失误很多,大部分是因为修醮.修醮是为了求长生不老.古来的圣贤只不过讲求涵养道德,保养生命,顺应自然法则.天地赋予人生命,不过如此罢了.尧、舜、禹、汤、文、武都是圣人,也没有谁能长生不死.他们之后,也没有见到所谓僧道术士之人从汉、唐、宋活到今天.传给您长生法术的陶仲文,您称他为师傅,可是他自己就已经死了.仲文尚不能长生不死,陛下为什么还要求长生?至于那所谓的仙桃药丸,怪妄尤甚.伏羲氏做了天下的王,有龙马出河,于是便依据龙马的花纹画了八卦.夏禹治水时,出现神龟,就把神龟背上罗列的各种纹路排列起来,成为有关天道人事的九种法则.这些 “神物”透露了万古不传的秘密.天将天道显之于圣人,借圣人来明示天下,就像日月星辰的排列,并不虚妄.但宋真宗赵恒为了粉饰太平,听从王钦若等人的话,伪造天书,声称从天而降,他的大臣孙奭就谏言道:“上天哪里会说什么?怎么还能写书?”仙桃是从树上采摘下来的,仙药由人工捣制而成.你说它们能有什么天意?能起什么作用?天赐之物,难道能让人手里拿着给您?陛下玄修多年,一无所得.到今日,左右奸人迎合陛下玄修妄念,以为区区桃药就能让人长生不老,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玄修之无益可知矣.
陛下您莫非认为只要抓住刑和赏的权柄,就不怕无人办事,天下就可以治好,修道便没有什么害处了吗?那些阿谀逢迎的臣子,年轻时候就没有学到“致君泽民” (把君主辅佐好,使百姓得到好处)的特别本领和修养,壮年做官也没有“致君泽民”的特殊抱负和愿望.〈尚书·太甲〉曰:“有言逆于汝志,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意思是说:遇有不合自己意旨的话,要看看是否合于道理;遇有顺从自己意旨的话,要看看是否不合道理.顺从旨意的未必就是有道理的.从近些年来看:严嵩哪有一处不是顺着陛下您的意思?然而严党过去是贪权窃利的祸害,今天是忤逆乱政的根源.象梁材这样的人谨守职责,历来做官有声誉有操守,以正直不阿著称,却被陛下认为大逆不道.虽然从严嵩抄家以后,百官有所畏惧,知道不能再以贿赂谋求升迁,稍改以前的恶习.然而严嵩罢相之后的局面也和严嵩做丞相之前没什么两样.百官仍然只情愿学严嵩的顺从,不肯学梁材的正直不阿.现在坏人还是贪求无厌,一般人也只是得过且过,混混日子.即使是好人,也不过是在做官和退隐之间犹豫不决,含糊敷衍,奉行做事罢了.而那种洁身自爱、探研真理,对天下负有责任,能够肩负国运,维护长治久安的人,却一个也没有发现.不就是因为好人受到牵制,不能尽忠做事,才弄到今天这个地步吗?您既要人顺从圣意,又要人尽忠;既要人充当助手和耳目,又要人顺从您做那些修道和兴修宫殿庙宇的错误事情:这就象不用四肢耳目去保卫心腹,而由心腹自己去执行看、听、拿东西和走路的任务一样.照此下去,您即便有了象张仪和公孙衍那样能干的臣子,要想成就与百姓同享太平的事业,那也是办不到的.
如果您承认修道有害无益,那么臣子的转变,百姓的祸福,天下的安危都将由此而不同,所以您应当立即悔悟,每日上朝理政,与宰辅、九卿、侍从、言官一起言说天下利害,洗刷数十年君道之误,那样就能置身于尧、舜、禹、汤、文、武这样的明君之中,也使得臣下能够洗刷数十年谄媚君主之耻,让他们置身于皋陶、伊、傅这样的贤臣之列,君臣便可互相勉励、互相敬重.内廷中的宦官宫女,外廷中光禄寺厨房的仆役,锦衣卫中那些受惠于祖先恩荫的人,以及各个衙门里那些额外的冗员,无事可干而为官的人太多了.皇家的仓库里,户部、工部以及光禄寺等衙门里,缎、绢、粮料、珠宝、器物、木材等东西很多,堆积在那里也无用,用了也用的不是地方,白白浪费了很可惜.臣子们进谏,您采纳实行,对您说来只不过动一动节省的念头罢了.京师里的一块金子,到了田野百姓那里抵得上一百块金子用.您稍稍节省一点,国库便有余用,老百姓则有了储蓄,好处真不知有多少啊,而陛下为何不这样做呢?
今天官吏设置不全,办事因循苟且,敷衍塞责,不守法纪,却还自以为不错.应该督促遵守基本的道德来端正官员们的行为,停止用钱买官那一套来理清仕途;让文武官员安于其位,责成他们做出成绩来;平常就练选军士以免打仗了临时召募百姓;让那些吃白食的和尚道士回家,回到士、农、工、商的行业里;府州县地方官要生计和教化并重,树立好的礼俗规范;屯田、运盐应该恢复征收实物,来充实边防军队的储备;按地亩交粮,按人口应役,以便恢复老百姓的元气;检举天下官员的贪污勒索行为,让那些贪赃枉法的人心生怯懦,按照刑律处罚他们,毫不宽容.如此以来,便是仁政,几十年之后才能收效,与天地并存的伟大功业便可成就了.这样的事由诸臣提议,陛下执行,也就在陛下一振作间而已.一振作而诸废具举,百弊铲绝,象唐、虞三代那样光明灿烂的大治便可复兴矣,而陛下为什么不实行呢?
陛下只要稍事节省和振作就行了,又不是要您多么劳心劳神.九卿掌握大政方针,百官承担具体的职责,巡抚、巡按、六科给事中等纠举肃清,维护风气,陛下考核政纲的实施情况,督促他们做出成绩来.努力去找贤才,任用他们办事,自己就省力了.就像天运于上,四时六气各得其序,君主只要自己有德,感化臣民,不必亲自动手管理一切.天地万物为一体,自有它的道理.百姓安居乐业,形成一片祥和气氛,而陛下自然能够感到真正的快乐和价值.天地是化生万物的,人也有帮助天地化生的能力,可以与天地并列而为“三才”.道与天通,命运可以由我们自己掌握,而陛下自然能够享受真寿.这是真正的道理,转身就能做到,立刻就能见效.要是依旧去服食什么长生不死之药,巴望着能成仙升天,不是道理所在.那么做只能匆忙的散爵禄,让精神徒然的紧张,玄修求长生,是捕风捉影的空想,陛下一辈子求之,究竟得到没得到呢?
君道不正,臣职不明,是天下第一大事.于此不言,更复何言?大臣为保乌纱帽而阿谀奉承,小臣害怕获罪表面顺从,陛下有错误却不知道,不能改正不能执行,臣每想到这里便痛心疾首.所以今天便冒死竭忠,诚恳的向陛下进言.望陛下能够改变心思,转换方向,而天下之治与不治,民物之安与不安都取决于您,若陛下真能采纳,是我宗庙、社稷、国家的幸运,是天下黎民百姓的幸运!
看了 海瑞骂嘉靖皇帝的天下第一疏《...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9分)赵普独相凡十年……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 2020-05-14 …
赵普独相凡十年……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 2020-05-14 …
英语翻译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唐王冰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赢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 2020-06-16 …
英语翻译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度意告之因问明帝 2020-06-17 …
世说新语译文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泪下.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 2020-06-28 …
一篇文言文长安何如日远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 2020-06-28 …
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访问洛阳,并送给汉朝皇帝象牙犀角等礼物,你作为汉朝国家的外交官,负责 2020-07-06 …
世说新语译文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泪下.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 2020-07-25 …
有神论者说神造了宇宙,物理学家又说宇宙甚至宇宙膜都是自然存在的.我想问有神论者,上帝何处安身?上帝会 2020-11-03 …
不见长安晋明帝①数岁,坐元帝②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③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 2020-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