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肇有人伦,是称家国。父父子子,君君臣臣,亲疏既辨,等差有别。盖“子为父隐,直在其中”,《论语》之顺也;略外别内,掩恶扬善,《春秋》之义

题目详情
  肇有人伦,是称家国。 父父子子,君君臣臣,亲疏既辨,等差有别 。盖“子为父隐,直在其中”,《论语》之顺也;略外别内,掩恶扬善,《春秋》之义也。自兹已降,率由旧章。史氏有事涉君亲,必言多隐讳,虽直道不足,而名教存焉。其有舞词弄札,饰非文过,用舍由乎臆说,威福行乎笔端,斯乃作者之丑行,人伦所同疾也。亦有事每凭虚,词多乌有:或假人之美,藉为私惠;或诬人之恶,持报己仇。若王沈《魏录》滥述贬甄之诏 ,陆机《晋史》虚张拒葛之锋 ,班固受金而始书,陈寿借米而方传。此又记言之奸贼,载笔之凶人,虽肆诸市朝,投畀豺虎可也。
   古者诸侯并争胜负无恒而他善必称己恶不讳 。逮乎近古,无闻至公,国自称为我长,家相谓为彼短。而魏收以元氏出于边裔 ,见侮诸华,遂高自标举,比桑干 于姬、汉之国;曲加排抑,同建邺于蛮貊之邦。夫以敌国相仇,交兵结怨,载诸移檄,用可致诬,列诸缃素,难为妄说。苟未达此义,安可言于史邪?夫史之曲笔诬书,不过一二,语其罪负,为失已多。……
  盖霜雪交下,始见贞松之操;国家丧乱,方验忠臣之节。若汉末之董承、耿纪,晋初之诸葛、毋丘,齐兴而有刘秉、袁粲,周灭而有王谦、尉迥,斯皆破家殉国,视死犹生。而历代诸史,皆书之曰逆,将何以激扬名教,以劝事君者乎!古之书事也,令贼臣逆子惧;今之书事也,使忠臣义士羞。……
  盖史之为用也,记功司过,彰善瘅恶,得失一朝,荣辱千载。苟违斯法,岂曰能官。 但古来唯闻以直笔见诛,不闻以曲词获罪 。故令史臣得爱憎由己,高下在心,进不惮于公宪,退无愧于私室,欲求实录,不亦难乎?呜呼!此亦有国家者所宜惩革也。(节选自刘知几《史通·曲笔》)
  注:① 王沈《魏录》滥述贬甄之诏:王沈不忠于魏,著书贬甄后,借以张扬曹魏的丑事。 ② 陆机《晋史》虚张拒葛之锋:陆机著《晋三祖纪》,其中有夸张司马懿抗诸葛亮取胜立功之词。 ③ 元氏出于边裔:北魏孝文帝于493年改姓元,故又称元魏,其先出于鲜卑族拓跋部。 ④ 桑干:北魏置桑干郡,故以桑干为北魏开国之称。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有人伦,是称家国——肇:开始。
B.人伦所同 也——疾:嫉妒。
C.投 豺虎可也——畀:给。
D.以 事君者乎——劝:勉励。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产生“曲笔”原因的一组是
[     ]
① 略外别内,掩恶扬善 ② 用舍由乎臆说,威福行乎笔端 ③ 或诬人之恶,持报己仇
④ 语其罪负,为失已多 ⑤ 今之书事也,使忠臣义士羞 ⑥ 进不惮于公宪,退无愧于私室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③⑥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从《论语》遵循的道理和《春秋》的大义起笔,指出曲笔现象各代都有,还列举了历代一些史书中的曲笔。
B.文章强调史书的作用在于记功察过,显善憎恶,反映真实,一时的好坏优劣,关系着千年的荣辱。
C.文章用“王沈《魏录》滥述贬甄之诏”和“陈寿借米而方传”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有些人记事常常没有根据,言辞多是虚设。
D.作者提倡直书,痛斥曲笔的最终目的,仍不过是“激扬名教,以劝事君者”,有其一定的思想局限和不足之处。
4.用斜线(/)断句:
  古 者 诸 侯 并 争 胜 负 无 恒 而 他 善 必 称 己 恶 不 讳。
5.翻译:
 ① 父父子子,君君臣臣,亲疏既辨,等差有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但古来唯闻以直笔见诛,不闻以曲词获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2.D3.C  4.古者/诸侯并争/胜负无恒/而他善必称/己恶不讳5.① 父亲像父亲,儿子像儿子,君像君,臣像臣,亲疏关系分辨(清楚)后,等级次序就有了区别。    ② 但是自古以来只听说因为秉笔直书被杀,没有听说因为曲笔获罪。
看了 肇有人伦,是称家国。父父子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择其善者而从之”中的“其”、“之”代指什么?“友人惭,下车引之.”中的“之”代指什么?“其诗以养  2020-05-17 …

小杨7岁时被其父亲杨某过继给了其伯父伯母,此后一直与伯父一家在一起生活。2010年11月,小杨养父  2020-05-17 …

这些句子的出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事师之犹事父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  2020-06-0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率性篇第八(节选)王充论人之性,定有善有恶。其善者,固自善矣;其恶  2020-06-22 …

在文言文中,“之”“其”多指代某人、某事、某物,下面的句子,他们分别指代什么?1.择其善者而从之“  2020-06-28 …

“郭何故亡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所以亡”  2020-06-29 …

有朋自远方来的方是什么意思?参考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相同的一项是?A  2020-07-16 …

写作“比较”指根据一定标准,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某种联系的事物间,辨别高下、异同。“择其善者而从之,择  2020-11-08 …

关于文言文其的用法、、求帮助!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2.择其善者而从之3.其恕乎4.不可计其层次  2020-11-21 …

解释句子中字的意思相委而去“而”邑人奇之“之”择其善者而从之“而”不能称前时之闻“之”送杜少府之任蜀  2020-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