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蝶恋花·答李淑一诗中哪些句子写出了仙人对英烈的敬意赶!
题目详情
蝶恋花·答李淑一诗中哪些句子写出了仙人对英烈的敬意
赶!
赶!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忠魂:为革命而献身的烈士。(个人观点)
毛泽东词《蝶恋花·答李淑一》
原词: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解析:
这是一首感情真挚的词,用的是游仙体①,故名《蝶恋花·游仙》,正式发表时,词题改为“赠李淑一”,后又改为“答李淑一”。是毛泽东就李淑一②索要早年毛写给杨开慧的词③及李淑一《菩萨蛮》④一词而作的答复。
以格律论,这首词并不完美,下阙出现了转韵,单调变为双调⑤。但就阅读(或朗诵)而言,这一缺陷似不明显。作者也曾在1958年12月的“作者自注”中说:“上下两韵,不可改,只得仍之。”“不可改”,一方面说明毛泽东不因韵害意,势在“破格”,一方面也看出毛的豪气与霸气,以他当时的地位,不做出些“破格”的事似不符合他的身份和所要表达的某种态度。当然情绪所至,正当其需是第一位的,现在的表达确实很到位,所以我们也就“只得仍之”了。这是毛词中唯一的上下阙不同韵的词。毛泽东宁愿转韵也要用蝶恋花这个词牌,可见其情之所向。毛泽东曾把杨开慧比作“杨花”,他用《蝶恋花》这个词牌是很有深意的,他把自己比作了一只蝴蝶。
这首词的写作,杨柳二字的巧遇可能是毛泽东的灵感之源(我自己认为毛泽东写此诗的灵感就是源于杨柳二字。诗人的灵感除了环境的触动,很多时候就是这不期而遇的巧合触发的)。词里面出现了四个人物,两男两女。两个是具体的,两个是虚幻的。如果我们把这四个人物一一对应,那么吴刚有指毛本人的意象(尽管作者称自己不在内⑥,我认为那只是怕自己的形象与神仙打架引起一些人的不安罢了),而嫦娥则有李淑一的意象。这样,在我们的面前就会呈现出这样的画面:杨柳二人的魂魄扶摇直上,抵达月宫。那里两位活着的“仙人”摆酒起舞,迎接他们的到来。“吴刚”的情意绵绵,“嫦娥”的寂寥思念,都在这相逢之时变成无尽的眼泪,洒落人间。更有仙人将人间的巨变告诉逝去之冤魂,这种悲情更是无法言喻。
在宣泄情绪之时,不难看出作者心境。“泪飞顿作倾盆雨”写出的不仅仅是杨柳二人的喜悦与悲情,也是活着的人对杨开慧和其他英烈的追思,更有毛对自己其他亲人们接二连三地牺牲的懊悔、歉疚、思念和对敌手的仇恨。大好河山已在手中,而自己的至亲却大都长眠地下,唯一的希望---自己的长子毛岸英也在不久前葬身异国他乡。作为一个正常的人,能不痛心疾首吗?所有这一切都化作倾盆之泪雨滂然而下,应该是作者写作此诗时最真实心境。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虽然毛泽东把牺牲看作一种豪情,但内心中,亲人的逝去是他一生中挥之不去的伤痛(这在我的《十月怀想》里也提到过)。这种情结左右了他的晚年性情,也左右了他一些不可思议的举动。
毛泽东为什么不给李淑一要的那首《虞美人》而重新写此诗作答呢?只要仔细读一下那首《虞美人·枕上》就明了了。毛曾把此手稿交给自己的警卫张仙朋,并对他说:“我喜欢有英雄豪气的,你也应当有雄心大志,要英雄气壮,不要儿女情长。”后来也与言李淑一:“开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写了罢。” 是毛泽东真的没有儿女情长吗?不!只是碍于他自己的身份和当时举国的氛围,不便表露罢了,而李淑一的信给了他一个契机。从那首婉约的《虞美人》里我们看到了毛泽东真情的流露,我们也从这首《蝶恋花》中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他的儿女情长,只是转借了“仙人”来表达,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奈。《蝶恋花·答李淑一》是一篇游仙体的豪放而又婉约的词作,符合其本人“偏于豪放,不废婉约”的自认风格。
纵览全篇,作者运用赋、比、兴,勾画了仙境中的情与景,感天地,泣鬼神。不愧为一力作,在毛泽东诗词中是少有的以情动人的篇章,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读它时,最好剥离开政治的因素,还作者以凡人的本来面目。
全文解读,我们一句一句来。
第一句,直陈所要说的事情,也为下句埋下伏笔,用韵第十二部仄声【二十五有】。这里用“骄杨”而非“娇杨”意在强调刚强坚贞,而非娇柔。毛泽东评析说“女子革命而丧其元,焉得不骄?”(“丧元”即丢脑袋)。
第二句,承上,将杨、柳两个姓氏双关,比作杨柳,因两个人都已逝去,诗人希望他们能随着杨柳的飘舞,飞上九霄,进入仙境。重霄九,即九重霄,天的最高处。我国古代神话认为天有九重。这里为了合律,倒置了。毛泽东还在此句回答了烈士的去处问题,因为李淑一词中有“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句。
第三、四句,问那吴刚你用什么迎接两个英魂?吴刚别无所有,只有醇香的桂花美酒可以用以招待了。中秋喝桂花酒的习俗来自于吴刚伐桂的传说。传说吴刚总是辛勤伐树,但是那棵神奇的桂树却生机如故。桂树每临中秋馨香四溢,只有中秋这一天,吴刚才能稍事休息,此二句就是出自这一典故。有评论说“桂花”是贺子珍的小名,作者在这里是在隐晦表达与贺子珍的美好感情,我对此不敢苟同。杨与毛的情感应该是纯洁的,毛曾经说过“开慧之死,百身莫赎”这样的沉痛语,可见感情之深。因此在这里把第三方扯进来是不合适的,也不是作者的初衷。吴刚身边就是桂树,它开桂花,桂花就是可以出酒,如此而已。
第五句,嫦娥在月宫里舒展宽广的衣袖,载歌载舞的样子,描摹出仙境的空旷飘渺。为下句做铺垫,就如一个领舞者。也从另一个角度暗点李淑一在丧夫之后的心情。
第六句,嫦娥的舞步带动了万里长空,与之一起为逝去的忠魂献舞,仿佛周围的空气都在与舞者共同呼吸。场景很大,符合毛诗一向风格。从此句转韵至第四部仄声【七麌】,一直到第八句。用字“舞、虎、雨”。
第七、八句,听到仙人告诉他们,人间已天翻地覆、人民得到解放,烈士忠魂顿然泪流如雨。不光是忠魂落泪,活着的人亦为之落泪,且尤过之而无不及(原因见上文)。 “忽”字来得突然,也让后来的“雨”来得突然,诗人是要在这急速的情境变化中让人的情绪从紧张到放松,一泻千里,从而打动人心。“飞”字着意刻画出哭得淋漓酣畅、居高临下。在地面上说“泪飞”有点矫情,而在天上“泪飞”则再合适不过了。“顿”字与“忽”字呼应,极言其快而突然,让压抑已久的情绪突然间爆发,以获得最大的共鸣效果。
毛泽东词《蝶恋花·答李淑一》
原词: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解析:
这是一首感情真挚的词,用的是游仙体①,故名《蝶恋花·游仙》,正式发表时,词题改为“赠李淑一”,后又改为“答李淑一”。是毛泽东就李淑一②索要早年毛写给杨开慧的词③及李淑一《菩萨蛮》④一词而作的答复。
以格律论,这首词并不完美,下阙出现了转韵,单调变为双调⑤。但就阅读(或朗诵)而言,这一缺陷似不明显。作者也曾在1958年12月的“作者自注”中说:“上下两韵,不可改,只得仍之。”“不可改”,一方面说明毛泽东不因韵害意,势在“破格”,一方面也看出毛的豪气与霸气,以他当时的地位,不做出些“破格”的事似不符合他的身份和所要表达的某种态度。当然情绪所至,正当其需是第一位的,现在的表达确实很到位,所以我们也就“只得仍之”了。这是毛词中唯一的上下阙不同韵的词。毛泽东宁愿转韵也要用蝶恋花这个词牌,可见其情之所向。毛泽东曾把杨开慧比作“杨花”,他用《蝶恋花》这个词牌是很有深意的,他把自己比作了一只蝴蝶。
这首词的写作,杨柳二字的巧遇可能是毛泽东的灵感之源(我自己认为毛泽东写此诗的灵感就是源于杨柳二字。诗人的灵感除了环境的触动,很多时候就是这不期而遇的巧合触发的)。词里面出现了四个人物,两男两女。两个是具体的,两个是虚幻的。如果我们把这四个人物一一对应,那么吴刚有指毛本人的意象(尽管作者称自己不在内⑥,我认为那只是怕自己的形象与神仙打架引起一些人的不安罢了),而嫦娥则有李淑一的意象。这样,在我们的面前就会呈现出这样的画面:杨柳二人的魂魄扶摇直上,抵达月宫。那里两位活着的“仙人”摆酒起舞,迎接他们的到来。“吴刚”的情意绵绵,“嫦娥”的寂寥思念,都在这相逢之时变成无尽的眼泪,洒落人间。更有仙人将人间的巨变告诉逝去之冤魂,这种悲情更是无法言喻。
在宣泄情绪之时,不难看出作者心境。“泪飞顿作倾盆雨”写出的不仅仅是杨柳二人的喜悦与悲情,也是活着的人对杨开慧和其他英烈的追思,更有毛对自己其他亲人们接二连三地牺牲的懊悔、歉疚、思念和对敌手的仇恨。大好河山已在手中,而自己的至亲却大都长眠地下,唯一的希望---自己的长子毛岸英也在不久前葬身异国他乡。作为一个正常的人,能不痛心疾首吗?所有这一切都化作倾盆之泪雨滂然而下,应该是作者写作此诗时最真实心境。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虽然毛泽东把牺牲看作一种豪情,但内心中,亲人的逝去是他一生中挥之不去的伤痛(这在我的《十月怀想》里也提到过)。这种情结左右了他的晚年性情,也左右了他一些不可思议的举动。
毛泽东为什么不给李淑一要的那首《虞美人》而重新写此诗作答呢?只要仔细读一下那首《虞美人·枕上》就明了了。毛曾把此手稿交给自己的警卫张仙朋,并对他说:“我喜欢有英雄豪气的,你也应当有雄心大志,要英雄气壮,不要儿女情长。”后来也与言李淑一:“开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写了罢。” 是毛泽东真的没有儿女情长吗?不!只是碍于他自己的身份和当时举国的氛围,不便表露罢了,而李淑一的信给了他一个契机。从那首婉约的《虞美人》里我们看到了毛泽东真情的流露,我们也从这首《蝶恋花》中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他的儿女情长,只是转借了“仙人”来表达,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奈。《蝶恋花·答李淑一》是一篇游仙体的豪放而又婉约的词作,符合其本人“偏于豪放,不废婉约”的自认风格。
纵览全篇,作者运用赋、比、兴,勾画了仙境中的情与景,感天地,泣鬼神。不愧为一力作,在毛泽东诗词中是少有的以情动人的篇章,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读它时,最好剥离开政治的因素,还作者以凡人的本来面目。
全文解读,我们一句一句来。
第一句,直陈所要说的事情,也为下句埋下伏笔,用韵第十二部仄声【二十五有】。这里用“骄杨”而非“娇杨”意在强调刚强坚贞,而非娇柔。毛泽东评析说“女子革命而丧其元,焉得不骄?”(“丧元”即丢脑袋)。
第二句,承上,将杨、柳两个姓氏双关,比作杨柳,因两个人都已逝去,诗人希望他们能随着杨柳的飘舞,飞上九霄,进入仙境。重霄九,即九重霄,天的最高处。我国古代神话认为天有九重。这里为了合律,倒置了。毛泽东还在此句回答了烈士的去处问题,因为李淑一词中有“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句。
第三、四句,问那吴刚你用什么迎接两个英魂?吴刚别无所有,只有醇香的桂花美酒可以用以招待了。中秋喝桂花酒的习俗来自于吴刚伐桂的传说。传说吴刚总是辛勤伐树,但是那棵神奇的桂树却生机如故。桂树每临中秋馨香四溢,只有中秋这一天,吴刚才能稍事休息,此二句就是出自这一典故。有评论说“桂花”是贺子珍的小名,作者在这里是在隐晦表达与贺子珍的美好感情,我对此不敢苟同。杨与毛的情感应该是纯洁的,毛曾经说过“开慧之死,百身莫赎”这样的沉痛语,可见感情之深。因此在这里把第三方扯进来是不合适的,也不是作者的初衷。吴刚身边就是桂树,它开桂花,桂花就是可以出酒,如此而已。
第五句,嫦娥在月宫里舒展宽广的衣袖,载歌载舞的样子,描摹出仙境的空旷飘渺。为下句做铺垫,就如一个领舞者。也从另一个角度暗点李淑一在丧夫之后的心情。
第六句,嫦娥的舞步带动了万里长空,与之一起为逝去的忠魂献舞,仿佛周围的空气都在与舞者共同呼吸。场景很大,符合毛诗一向风格。从此句转韵至第四部仄声【七麌】,一直到第八句。用字“舞、虎、雨”。
第七、八句,听到仙人告诉他们,人间已天翻地覆、人民得到解放,烈士忠魂顿然泪流如雨。不光是忠魂落泪,活着的人亦为之落泪,且尤过之而无不及(原因见上文)。 “忽”字来得突然,也让后来的“雨”来得突然,诗人是要在这急速的情境变化中让人的情绪从紧张到放松,一泻千里,从而打动人心。“飞”字着意刻画出哭得淋漓酣畅、居高临下。在地面上说“泪飞”有点矫情,而在天上“泪飞”则再合适不过了。“顿”字与“忽”字呼应,极言其快而突然,让压抑已久的情绪突然间爆发,以获得最大的共鸣效果。
看了 蝶恋花·答李淑一诗中哪些句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蝴蝶花纹像眼睛是拟态还是保护色枯叶蝶当然是拟态.但是有种蝴蝶,翅膀上的花纹就好像是鸟的眼睛,这样也 2020-05-16 …
有以下例子花和蝴蝶花是不会飞的蝴蝶,蝴蝶是会飞的花.蝴蝶是会飞的花,花是不会飞的蝴蝶.花是蝴蝶,蝴 2020-06-06 …
对对子:上句--蕊寒香冷蝶难来,对下句(用满城尽带黄金甲对)上句:蕊寒香冷蝶难来,对下句(最好用满 2020-06-12 …
仿写彩虹万里百花开,花间蝴蝶成双对,千年万代不分开,梁山伯与祝英台.用这种形式仿写一仿写彩虹万里百 2020-06-17 …
英语翻译蝶恋花萧瑟兰成看老去.为怕多情,不做怜花句.阁泪倚花愁不语,暗香飘尽知何处.重到旧时明月路 2020-06-22 …
请各位情侠做首诗吧,名为《蝶花恋》.大家知道花容易凋谢,蝴蝶寿命也短,又因花和蝶种类不同(这点重要 2020-06-27 …
诗句与意思连线。篱落疏疏一径深一个孩子奔跑着追逐翩翩起舞的黄蝴蝶。树头花落未成阴这蝴蝶飞人金黄色的 2020-06-28 …
小蝴蝶花课文中的一对近义词小蝴蝶花生长在草丛里,从紫色的花瓣里不时地飘散出一丝淡淡的清香,(逗引招 2020-07-03 …
1.词的上片哪些景物表现了暮春的特点?2.本篇是词人送别友人之作.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词人对友人的思念 2020-11-06 …
花丛中飞舞着一群蝴蝶,一共有35只.其中白蝴蝶占总数七分之一,黄蝴蝶占总数的七分之二,剩下的都是蝴蝶 2020-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