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中间4句,“春晴”,向来为人称道,这四句话写了哪些景致?各具什么特点?;诗题是“春晴怀故园海棠”,诗人是怎么样来表达怀想之情的?额~!具体点...分点回答谢谢·!

题目详情
中间4句,“春晴”,向来为人称道,这四句话写了哪些景致?各具什么特点?;
诗题是“春晴怀故园海棠”,诗人是怎么样来表达怀想之情的?
额~! 具体点...分点回答谢谢·!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春晴怀故园海棠
  杨万里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
  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作者用这个题目写了两首诗,这里选的是第一首。诗的后面,作者自己,加了一条注:“予去年正月离家之(到)官,盖两年不见海棠矣!”就是说,他在去年正月离开家乡到外地做官,已经两年没见到家乡的海棠了。离家才一年出头,为什么说两年没见花了呢?海棠花,是一种淡红色的花儿,很好看,一般都在春季开花。正月他离家时花可能还没开,去年的花他没见着,今年在外地,又没见着,所以说两年没见花,实际上只是两次花没见着。他是多么想见到家乡的海棠啊!
  诗一开头就点了题,写春晴怀念故园(家乡)的海棠。意思说,今天天气晴朗,春风和暖,正是家乡海棠开花的时候;我在梦中回到江西吉州吉水老家,看到了海棠一朵一朵都开了,这繁花就象美丽的锦绣堆起来似的。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想海棠,真的梦见家乡繁花似锦的海棠。当然,也不一定真的做了这种好梦,诗人有时喜欢假托梦境来表现极端想念。也就是借“有所梦”,来表现“有所思”。如果以为诗中写梦,都是真的做梦,那就被诗人瞒过了。写梦只是一种手段,目的在于表达思念之情。
  第三句说,大地回春,万物欣欣向荣,而人却老了。春天,古时叫“青春”,后来,人在青年时期也叫“青春”。春天的景色和青春的少年,是很和谐的,都富有生气。可是这里却把春景和老人摆在一起,这不仅不协调,而且形成一种对比,是生气勃勃和衰飒老气的对比。作者从春日海棠开花,想到万物回春,又联想到自己将要老了。这里有意拿春景来反衬自己虚度年华,寄托了无限感慨,也激起了对春天的热爱。
  古人一年要祭两次社神(土地神),春祭叫“春社”,秋祭叫“秋社”,都是为了向社神求得平安和丰收。第四句说,每年过了社日,燕子才飞回来。这里说的是春社。燕子是候鸟,过了春社日(春分前后),才从南方海岛上飞回。这一句和上句相呼应,以燕子飞回,补充说明“万物皆春”,使人感到花也春,鸟也春。
  第三联说,春天象青又象白、不浓又不淡的天色,美极了;就在这春空里,正飘着柳絮。这柳絮象是要掉下来,却又飞上去,上上下下,来来往往,飘个不停。这一联也是形容“万物皆春”,使人感到天空也是春,柳絮也是春。
  最后一联说,无奈(无那)这美好的春日风光吃不得,那么就让诗歌(遣诗)把它招引到翡翠琼瑶(美玉)做的酒杯中来吧。晋朝陆机《日出东南隅行》说“秀色若可餐”,作者在这里一反其意,说春光“餐不得”;然而却又天真地设想:吟诗,让诗把它引到酒杯里,就可以连同酒一起喝下去了。正是用这种浪漫天真的构思,表现了作者热爱故园春光的真挚感情。
看了 中间4句,“春晴”,向来为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