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政治-->
如何从实践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
题目详情
如何从实践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马克思怎样从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剖析社会历史的基本结构
马克思从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剖析社会历史的基本结构,他认为从社会结构角度来看,历史和现实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历史结构和现实结构的关系.历史结构是现实结构的基础,而后者又是对前者的继承和改造,二者相互决定、相互制约、相互转化,是一种二重性的关系.可以从原理、规律和方法三个层次来正确地把握历史结构和现实结构的二重性.
马克思认为: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
社会的基本结构:社会经济结构——生产力、科学技术、生产关系、阶级;社会政治结构——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国家、国体和政体;社会文化结构——意识形态、文化、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及其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社会虽然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但它又同自然界有本质区别.
马克思从实践活动特别是劳动出发,揭示了社会的本质特征,认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发源地,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实践决定了社会历史规律不同于自然界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规律的主要特点在于,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
首先,社会历史规律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的,是在社会历史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没有人们的实践活动,就不可能形成社会历史规律.
其次,社会历史规律的实现也离不开人的活动.人们不仅能够认识社会历史规律,而且能够在正确认识的指导下改造世界.社会历史规律实现的过程,也就是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展开的过程.例如,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在人们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也是在人们的经济活动中实现的.
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的活动有多种多样的形式,而最基本的活动是物质生产实践,它是人类社会的深刻基础.包括政治、军事、艺术、文化、宗教、哲学在内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生产活动的基础之上的.生产活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物质根源.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观念结构.
人类社会是在自然界长期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离不开自然界,必须以自然界为其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社会历史发展与自然历史发展的一致性表现在:首先,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一样具有客观实在性.它是以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特殊的复杂的物质体系.其次,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受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所支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从实践的高度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
实践是社会关系的本质和基础.将社会关系的本质解析为社会实践是马克思社会关系思想的鲜明特征,也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要求.马克思认为,人既是从事社会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主体,也是社会联系的主体,“人是进行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和基础.”而在现实中,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实践;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实践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的本质和基础.
社会关系形成于人的现实实践活动之中.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研究“原初的历史关系”和历史的前提时论述了人与人在自然关系之外的客观的社会关系的形成和性质:“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马克思在此强调:社会关系不是自生的,而是源于生产活动;社会关系就其实质内容而言,乃是一种现实活动.
实践“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从而也是整个社会关系生成、演进的基础和根据.实践内在地包含着的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实践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不是作为给定的、现成的结构强加于人的生存之中,“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也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非常明白地说明了生产关系和一切社会关系都内生于从而依赖于物质生产活动.
以物质关系为基础的全部社会关系是实践活动的表现形式.马克思说:“物质关系不过是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罢了.”
因此,不能把社会关系与人的社会实践分离开来.一方面,人类社会实践本身蕴涵着社会性和社会关系,我们能设想被剥离了各种具体的社会性和社会关系的赤裸裸的社会实践吗?如此的实践只能是抽象的实践.另一方面,社会关系又根源于感性实践活动之中,社会关系不过是人类实践活动借以实现的方式.
社会关系与人类实践之间存在着直接同一的关系.我们不仅要看到社会关系对社会生活和人的生存与实践活动的制约,也应看到社会关系本身也是受其制约的.
人类实践必须具有某种形式,所以说,社会关系不过是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同时不可缺少的形式和构成.这种社会关系的形式既内生于实践活动,又成其为内在构成,并是其内在属性.只是我们在研究人类实践活动时,才从内容与形式的不同角度去研究它,但不等于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形式似乎是外在于、先在于实践的,而毋宁说,社会关系诸形式的本质只能存在于实践活动之中,其实质是指人类实践活动本身.二者内在的统一关系还表现在:一方面,社会关系表示人们之间基于实践的“共同活动”及其活动方式,社会关系是人类实践的活动方式;另一方面,实践本身也是一种社会关系,一种根本性的社会关系.
试以“塞翁失马”的寓言为例分析说明,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思维方式的区别?
“塞翁失马”的故事告诉我们: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而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
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形而上学思维方法 形而上学思维方法把事物看成彼此孤立、绝对静止、凝固不变的,它只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记了它们互相间的联系;看到某一事物的存在,忘记了它的产生和消灭;看到了事物的静止,忘记了它们的运动.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像故事里的邻居一样,只是看到了事情不好的一面,而没有从发展的角度去看这“失马”这一件事.
辩证法是一种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主要特征是: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处在不断运动、变化、转化过程中;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和发展的实质在于事物和现象自身的内在矛盾性,对立面既对立又统一,是一切运动、变化、发展的真正源泉.就像故事里的塞翁一样,他既看到了事情不好的一面,也看到的可能出现的好的一面;以发展的目光看待“失马”这一件事.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首先,要从矛盾、联系、发展三者之间联系上理解这一分歧.矛盾的观点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即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矛盾双方之间的联系,联系的本质内容即矛盾;矛盾的观点又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和原因,即矛盾着的双方即对立又统一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说二者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其次,要从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不同地位上理解这一根本分歧.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原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我们必须科学、客观地认识内、外因在事物变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承认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才是全面的观点;如果只承认矛盾,而否认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源泉,也就是否认了内因的根本性.如果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只归结为外因,实际上也就是否认了矛盾,这是片面的观点.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也能说明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思维方式二者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西方近代认识论是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它的目的在于把呈现在古代的直观和经验世界中的“意见”提升到“知识”的水平,由于受到数学思维模式的影响,这种认识论不但把自然,而且还把社会都看成是由数学语言写成的一本书,因而把认识论奠基在普全数理模式之上,再加上笛卡尔前两个沉思的革命性意义,这种认识论就被解读成从一个绝对本原出发的逻辑演绎过程.
客观地说,这种认识论的确是有较大的缺陷的,它把自然界,尤其是社会生活领域中的人与物解读为一种数学符号式的东西,这种把客观对象演变为认识对象的过程,由于没有解释社会生活中的对象被符号化的社会历史原因,从而没能把认识论建立在历史观的基础之上,因而必然呈现出与人的生活世界和直观世界相脱离的特征.
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级阶段和科学形式,是关于认识的本质、来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理论.其基本原理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即实践论.
它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认为认识从实践中产生,随实践而发展,认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践,认识的真理性也只有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证明;认为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辩证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物质与精神、实践与认识之间的多次反覆;社会实践的无穷无尽决定了认识发展的永无止境.而其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立足于社会实践的观点,全面正确的分析和说明了人对世界反映的社会性、主体性和能动性.人与世界的关系首先应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人是在自觉的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反映世界的.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人们既改造着客观世界,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人对世界的反映能力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历史的变化发展着的.这样,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就从根本上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直观化、自然化和生物化的理解.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指出人对世界的能动性反映是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就人们对具体事物的认识而言,反映要经过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想,再到实践的反复运动.就人类对整个世界的观念把握而言,反映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递进过程.也就是说,自然界在人的思想中的反映不是没有运动,不是没有矛盾,而是处于矛盾运动的发生和解决的过程中,从而科学的揭示出了对世界的能动的反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递进的发展的过程.毛泽东说,对于信息的选取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这种辩证关系.
马克思从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剖析社会历史的基本结构,他认为从社会结构角度来看,历史和现实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历史结构和现实结构的关系.历史结构是现实结构的基础,而后者又是对前者的继承和改造,二者相互决定、相互制约、相互转化,是一种二重性的关系.可以从原理、规律和方法三个层次来正确地把握历史结构和现实结构的二重性.
马克思认为: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
社会的基本结构:社会经济结构——生产力、科学技术、生产关系、阶级;社会政治结构——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国家、国体和政体;社会文化结构——意识形态、文化、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及其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社会虽然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但它又同自然界有本质区别.
马克思从实践活动特别是劳动出发,揭示了社会的本质特征,认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发源地,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实践决定了社会历史规律不同于自然界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规律的主要特点在于,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
首先,社会历史规律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的,是在社会历史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没有人们的实践活动,就不可能形成社会历史规律.
其次,社会历史规律的实现也离不开人的活动.人们不仅能够认识社会历史规律,而且能够在正确认识的指导下改造世界.社会历史规律实现的过程,也就是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展开的过程.例如,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在人们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也是在人们的经济活动中实现的.
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的活动有多种多样的形式,而最基本的活动是物质生产实践,它是人类社会的深刻基础.包括政治、军事、艺术、文化、宗教、哲学在内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生产活动的基础之上的.生产活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物质根源.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观念结构.
人类社会是在自然界长期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离不开自然界,必须以自然界为其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社会历史发展与自然历史发展的一致性表现在:首先,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一样具有客观实在性.它是以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特殊的复杂的物质体系.其次,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受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所支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从实践的高度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
实践是社会关系的本质和基础.将社会关系的本质解析为社会实践是马克思社会关系思想的鲜明特征,也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要求.马克思认为,人既是从事社会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主体,也是社会联系的主体,“人是进行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和基础.”而在现实中,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实践;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实践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的本质和基础.
社会关系形成于人的现实实践活动之中.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研究“原初的历史关系”和历史的前提时论述了人与人在自然关系之外的客观的社会关系的形成和性质:“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马克思在此强调:社会关系不是自生的,而是源于生产活动;社会关系就其实质内容而言,乃是一种现实活动.
实践“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从而也是整个社会关系生成、演进的基础和根据.实践内在地包含着的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实践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不是作为给定的、现成的结构强加于人的生存之中,“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也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非常明白地说明了生产关系和一切社会关系都内生于从而依赖于物质生产活动.
以物质关系为基础的全部社会关系是实践活动的表现形式.马克思说:“物质关系不过是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罢了.”
因此,不能把社会关系与人的社会实践分离开来.一方面,人类社会实践本身蕴涵着社会性和社会关系,我们能设想被剥离了各种具体的社会性和社会关系的赤裸裸的社会实践吗?如此的实践只能是抽象的实践.另一方面,社会关系又根源于感性实践活动之中,社会关系不过是人类实践活动借以实现的方式.
社会关系与人类实践之间存在着直接同一的关系.我们不仅要看到社会关系对社会生活和人的生存与实践活动的制约,也应看到社会关系本身也是受其制约的.
人类实践必须具有某种形式,所以说,社会关系不过是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同时不可缺少的形式和构成.这种社会关系的形式既内生于实践活动,又成其为内在构成,并是其内在属性.只是我们在研究人类实践活动时,才从内容与形式的不同角度去研究它,但不等于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形式似乎是外在于、先在于实践的,而毋宁说,社会关系诸形式的本质只能存在于实践活动之中,其实质是指人类实践活动本身.二者内在的统一关系还表现在:一方面,社会关系表示人们之间基于实践的“共同活动”及其活动方式,社会关系是人类实践的活动方式;另一方面,实践本身也是一种社会关系,一种根本性的社会关系.
试以“塞翁失马”的寓言为例分析说明,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思维方式的区别?
“塞翁失马”的故事告诉我们: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而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
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形而上学思维方法 形而上学思维方法把事物看成彼此孤立、绝对静止、凝固不变的,它只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记了它们互相间的联系;看到某一事物的存在,忘记了它的产生和消灭;看到了事物的静止,忘记了它们的运动.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像故事里的邻居一样,只是看到了事情不好的一面,而没有从发展的角度去看这“失马”这一件事.
辩证法是一种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主要特征是: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处在不断运动、变化、转化过程中;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和发展的实质在于事物和现象自身的内在矛盾性,对立面既对立又统一,是一切运动、变化、发展的真正源泉.就像故事里的塞翁一样,他既看到了事情不好的一面,也看到的可能出现的好的一面;以发展的目光看待“失马”这一件事.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首先,要从矛盾、联系、发展三者之间联系上理解这一分歧.矛盾的观点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即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矛盾双方之间的联系,联系的本质内容即矛盾;矛盾的观点又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和原因,即矛盾着的双方即对立又统一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说二者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其次,要从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不同地位上理解这一根本分歧.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原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我们必须科学、客观地认识内、外因在事物变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承认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才是全面的观点;如果只承认矛盾,而否认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源泉,也就是否认了内因的根本性.如果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只归结为外因,实际上也就是否认了矛盾,这是片面的观点.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也能说明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思维方式二者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西方近代认识论是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它的目的在于把呈现在古代的直观和经验世界中的“意见”提升到“知识”的水平,由于受到数学思维模式的影响,这种认识论不但把自然,而且还把社会都看成是由数学语言写成的一本书,因而把认识论奠基在普全数理模式之上,再加上笛卡尔前两个沉思的革命性意义,这种认识论就被解读成从一个绝对本原出发的逻辑演绎过程.
客观地说,这种认识论的确是有较大的缺陷的,它把自然界,尤其是社会生活领域中的人与物解读为一种数学符号式的东西,这种把客观对象演变为认识对象的过程,由于没有解释社会生活中的对象被符号化的社会历史原因,从而没能把认识论建立在历史观的基础之上,因而必然呈现出与人的生活世界和直观世界相脱离的特征.
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级阶段和科学形式,是关于认识的本质、来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理论.其基本原理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即实践论.
它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认为认识从实践中产生,随实践而发展,认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践,认识的真理性也只有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证明;认为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辩证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物质与精神、实践与认识之间的多次反覆;社会实践的无穷无尽决定了认识发展的永无止境.而其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立足于社会实践的观点,全面正确的分析和说明了人对世界反映的社会性、主体性和能动性.人与世界的关系首先应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人是在自觉的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反映世界的.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人们既改造着客观世界,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人对世界的反映能力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历史的变化发展着的.这样,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就从根本上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直观化、自然化和生物化的理解.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指出人对世界的能动性反映是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就人们对具体事物的认识而言,反映要经过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想,再到实践的反复运动.就人类对整个世界的观念把握而言,反映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递进过程.也就是说,自然界在人的思想中的反映不是没有运动,不是没有矛盾,而是处于矛盾运动的发生和解决的过程中,从而科学的揭示出了对世界的能动的反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递进的发展的过程.毛泽东说,对于信息的选取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这种辩证关系.
看了 如何从实践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怎样正确把握实践的含义?把握实践的外延:既不能缩小实践的外延,也不能扩大实践的外延究竟该如何体现? 2020-04-08 …
综合与实践问题情境在综合实践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以三角形的旋转”为主题进行数学活动,如图(1),在 2020-05-14 …
社会历史的主体客体马克思说社会生活从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什么?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 2020-05-15 …
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 2020-06-17 …
真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我发现高一我在找真理.高二我在找实践.高三我运用真理服务于实践.如果这样去做 2020-06-26 …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登记表怎么填写?实践的目的?实践的主要内容?实践的基本方式?实践的基本步骤? 2020-06-26 …
任何实践都是有理论作为指导.从中就可以体现出理论在前实践在后,这就不抹杀了实践的第一性吗?为什么? 2020-06-26 …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关于到医院做义工要求3000字结构要求包括实践目的:实践目的、内容、结果、总结或体 2020-06-26 …
下列关于实践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B.实践既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又是主观 2020-07-22 …
下列对于实践的认识正确的是[]A.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B.实践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C. 2020-07-22 …
相关搜索:如何从实践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