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左懋第,字萝石,莱阳人。崇祯四年进士。授韩城知县,有异政。遭父丧,三年不入内寝,事母尽孝。十二年擢户科给事中。疏陈四弊谓

题目详情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左懋第,字萝石,莱阳人。崇祯四年进士。授韩城知县,有异政。遭父丧,三年不入内寝,事母尽孝。 十二年擢户科给事中。疏陈四弊谓民困兵弱臣工委顿国计虚耗也又陈贵栗之策令天下赎罪者尽输粟盐策复开中之旧令输粟边塞充军食又请严禁将士剽掠,有司朘削。明年正月,剿饷罢征,亦请马上速行,恐远方吏不知,先已征,民不沾实惠。帝并采纳。
      十四年督催漕运,道中驰疏言:“臣自静海抵临清,见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米石银二十四两,人死取以食,惟圣明垂念。”已又陈安民息盗之策,请核荒田,察通户,予以有生之乐,鼓其耕种之心。帝即命议行。十六年秋,出察江防。
      明年五月,福王立,进兵科都给事中。时大清兵连破李自成,朝议遣使通好,而难其人。懋第母陈殁于燕,懋第欲因是返柩葬,请行。乃拜懋第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与左都督胨弘范、太仆少卿马招愉偕,而令懋第经理河北,联络关东诸军。
      懋第濒行言:“臣此行,生死未卜。请以辞阙之身,效一言。愿陛下以先帝仇耻为心,瞻高皇之弓剑,则思成祖列圣之陵寝何存;抚江上之残黎,则念河北、山东之赤子谁恤。更望时时蓥顿士马,必能渡河而战,始能扼河而守;必能扼河而守,始能画江而安。”
      懋第衰蛭入都门,至则馆之鸿胪寺。请祭告诸陵及改葬先帝,不可,则陈太牢于旅所,哭而奠之。即以是月二十有八日遣还出都。弘范乃请身赴江南招诸将刘泽清等降附,而留懋第等勿遣。于是自沧州追还懋第,改馆太医院。顺治二年六月,闻南京失守,恸哭。其从弟懋泰先为吏部员外郎,降贼,后归本朝授官矣,来谒懋第。懋第曰:“此非吾弟也。”叱出之。至闰月十二日,与从行兵部司务陈用极,游击王一斌,都司张良佐、刘统、王廷佐俱以不降诛。                                      
(节选自《明史•左懋第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
A.疏陈四弊/谓民困兵弱/臣工委顿/国计虚耗也/又陈贵粟之策令/天下赎罪者尽输粟/盐策复开中之旧/令输粟边塞充军食/
B.疏陈四弊/谓民困/兵弱/臣工委顿/国计虚耗也/又陈贵粟之策令/天下赎罪者尽输粟/盐策复开中之旧/令输粟边塞充军食/
C.疏陈四弊/谓民困兵弱/臣工委顿/国计虚耗也/又陈贵粟之策/令天下赎罪者尽输粟/盐策复开中之旧,令输粟边塞充军食/
D.疏陈四弊/谓民困/兵弱/臣工委顿/国计虚耗也/又陈贵粟之策/令天下赎罪者尽输粟/盐策复开中之旧/令输粟边塞充军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漕运,水道运输,唐宋以来,指东南各地经水路运粮食往京师或指定的公仓。
B.鸿胪寺,古代官署名,主官为鸿胪寺卿,掌管朝会、宾客、仪礼等事。                                      
C.闰月,农历中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称为“闰某月”。
D.先帝,指当朝皇帝之前已经去世的历代皇帝,有时也指前朝皇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左懋第心忧社稷,竭忠尽智。他在请命出使清廷之际,仍不忘向皇帝提出整兵备战的建议,认为应先安定江南,才能扼守黄河,进而渡河作战。
B.左懋第关心民生,多有建言。他有感于民不聊生,向皇帝建议禁止军队劫掠、官员剥削百姓,请求朝廷体恤民情,这些意见多被采纳。
C.左懋第大义为重,爱憎分明。堂弟左懋泰降清之后,曾经前来探望,左懋第大声呵斥他,说他不是自己的弟弟,并将其赶出门去。
D.左懋第忠贞不二,宁死不屈。清廷不同意改葬崇祯帝,他便在住处祭拜,听闻南京沦陷,他放声大哭,最后因为不肯降清,在顺治二年被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明年正月,剿饷罢征,亦请马上速行,恐远方吏不知,先已征,民不沾实惠。
②懋第母陈殁于燕,懋第欲因是返柩葬,请行。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概内容,辨别表达方式,这个语段主要是叙事,故应抓住人名;然后找断句的标志,先易后难.先抓名词、动词,再抓特殊句式.“令天下赎罪者尽输粟”是说“命令天下赎罪的人全部缴纳粮食”,前一句“又陈贵粟之策”,是说“又陈献增加粮食的策略”,“策”后再跟“令”字,则句意重复,因此应当分隔开来.译文为:他上书讲述了国家的四种弊病,分别是百姓贫困、兵力虚弱、群臣萎靡不振、国家财政空乏.又讲述了提高米价的办法,让天下赎罪的人家都出米赎罪,用盐制度恢复开中的老办法,让边塞的用户出粮充军粮.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基本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一要立足课本,适度扩展,平时在课本中涉及到的古代文化知识,要以“重要”为标准,注意知识的迁移和延伸;二要点面结合,增强感知:复习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重点和薄弱为中心,将相关知识内容予以迁移、扩展,比如识记重要作家、作品,可以其主要作品为中心,将其生平、主要创作风格等一并识记.D、先帝,就是古代人所说的前一任已经去世的皇帝.不是指“当朝皇帝之前已经去世的历代皇帝”,更不能指前朝皇帝.故选D.
(3)此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A、向皇帝提出整兵备战的建议,不是在请命出使清廷之际,原文表述为“”更望时时蓥顿士马,必能渡河而战,始能扼河而守;必能扼河而守,始能画江而安.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基本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文言文的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
第①小题的关键词语有“明年”、“罢”、“沾”.“明年”是“第二年”的意思;“罢”是指“剿饷”从此取消,不再征收,因此“罢除”最贴近文义;“沾”可以结合成语“雨露均沾”,推导出“得到”、“获得”的意思.译文为:第二年正月,剿饷罢除征收,(左懋第)又请求马上迅速推行,担心远方的官吏不知道,已经先征收了,百姓不能得到实惠.
第②小题的关键词语为“殁”、“因”、“行”三个,“殁”为“去世”;“因”即可以理解为“趁着”(这个机会),也可以理解为“借着”(这个机会);“行”可结合上下文意思,推导出“出使”的意思.译文为:左懋第的母亲陈氏在燕地去世,左懋第想趁着这个机会将灵柩送回故乡安葬,便请求出使.

答案:
(1)D  
(2)D   
(3)A
(4)①(5分)第二年正月,剿饷罢除征收,(左懋第)又请求马上迅速推行,担心远方的官吏不知道,已经先征收了,百姓不能得到实惠.
②(5分)左懋第的母亲陈氏在燕地去世,左懋第想趁着这个机会将灵柩送回故乡安葬,便请求出使.

参考答案:
左懋第,字萝石,莱阳人.崇祯四年(1631)进士.初任韩城知县,成绩突出.在为父亲守丧期间,他三年内不曾入过内室,服侍母亲极尽孝心.
十二年(1639)懋第升任户科给事中.他上书讲述了国家的四种弊病,分别是百姓贫困、兵力虚弱、群臣萎靡不振、国家财政空乏.又讲述了提高米价的办法,让天下赎罪的人家都出米赎罪,用盐制度恢复开中的老办法,让边塞的用户出粮充军粮.有一天彗星出现,朝廷下令停用刑罚,懋第请马上向四方传布诏书,又请求严禁将士剽掠,官府剥削百姓.他还请求散发铜钱、开仓赈济都城的饥民,收养婴儿.第二年正月,剿饷停征,懋第也请求赶快传达这个指示,唯恐远方的官吏不知道,在头前已经征收,百姓得不到实惠.庄烈帝都采纳了他的意见.
第二年五月,福王即位,任用他为兵科都给事中,不久提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徽州等府.当时大清兵接连打败李自成,朝廷决定派遣使节跟大清和好,难于选择这样的人选.懋第的母亲陈氏死于河北,懋第想借此机会安葬母亲,便主动要求前往.朝廷于是任用懋第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与左都督陈弘范、太仆少卿马绍愉一起去,同时让懋第经营黄河以北,联络关东各部队.
懋第上书说“:我这次出使要祭奠先帝、先后的灵柩,查访东宫二王的踪迹.我既然当了使臣,势必不能兼领封疆事宜.并且绍愉是被我弹劾罢掉的官,不该再让他和我共事.一定要用我经营黄河以北的话,就请让弘范和绍愉出使,给我一支队伍,我和山东抚臣一道收拾山东等候命令,不敢再说北行的事了.如果用我和弘范北行,就拿掉我经理的官衔,只让我奉命前去就是了,请停下对绍愉的派遣吧!”
懋第身穿孝服进入都城,来后我朝让他住在鸿胪寺.他请求祭告各皇陵并改葬先帝,没得到批准,就把祭品摆在住所里,哭并且祭奠了他们.然后就在这个月二十八日那天被遣送出都城.可是弘范向我朝请求让他亲自到江南招刘泽清等大将降附,留下懋第等不要放回.于是我朝从沧州追回了懋第,让他改住在太医院里.顺治二年(1645)六月,他听说南京失守,悲恸地哭了.他的弟弟懋泰以前做过吏部员外郎,投降过贼寇,后来投降本朝做了官,来探望懋第.懋第说“:这种人不是我弟弟.”把他给喝斥出去了.到闰月十二日,懋第和随行的兵部司务陈用极,游击王一斌,都司张良佐、刘统、王廷佐都因为不投降被处死了,而绍愉得以免死.
看了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