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题西溪无相院张先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⑴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

   ⑵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补充注释】

   ①西溪:浙江湖州有苕水,分东西二源:西苕出天目山之阴,东北流经孝丰,又北经安吉县,又东经长兴县,至湖州而与天目山之阳流出的东苕合流。西溪就是西苕。无相院:即无相寺,在湖州西南黄於山,始建于吴越。

   ②鉴:镜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⑴ 

 ①过桥人似鉴中行,暗写人影(或桥影)。

   ②莫放修芦碍月生,暗写月影(或芦影)。

   ⑵

   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

   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1)要看准题目要求,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进行“说明”。所谓“暗写”就是没有直接写影子,但仔细分析诗句,却能仿佛看到影子。“浮萍破处见山影”是明写影子,不符合要求。过桥人似鉴中行,过桥的人好像在镜子中行走,因为水面上倒映着人影、桥影,是暗写人影(或桥影);莫放修芦碍月生,不要让修长的芦苇阻碍月亮升起,表明作者的看月亮的视线被芦苇挡住,处在芦苇的影子中,暗写月影(或芦影)。(2)文中问怎样写景,应该从写景(也就是描写)的角度和文章的结构方面回答,联系描写角度的相关知识——远近大小、动静明暗、视听触嗅、声光色态,进行回答即可。注意一定要结合诗歌解释分析。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道:“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得豪迈壮阔,气势不凡。此诗首句即从孟诗来,但意在写静谧之景,且能与全篇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可见其善于借鉴。首句既点明水光天色都是一片清虚,下面则就水来写,紧扣“西溪”二字。一切都是那样的安静,没有人声,甚至没有一丝微风,所以溪面上波纹不起。颔联写得非常细致。水面长满浮萍,本无所见,而水底小虫或游鱼微动,使得浮萍绽开,随意一瞥,竟映出山影;岸边的草丛本和溪水一样宁静,但不经意间,仍能听到虫儿活动时的□□窣窣的声响。这两句,一写目睹,一写耳闻,极形大自然之静,却又显示出生命力量的无所不在。颈联照应题面“无相院”,以入郭之尘反衬禅院之清,以人行鉴中表现物我两忘,是诗歌境界的进一步深化。末联回应“积水涵清”,以担心芦苇长高,影响观赏溪中之月作结,使我们想起了“千江有水千江月”的禅典。写禅意而无禅语,此诗的高明之处就在此。

   张先在当时就有一个绰号,叫做“张三影”,意谓他在词中写过三句带“影”的名句。其实并不止三句。如《天仙子》:“沙上并禽水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青门引》:“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归朝欢》:“娇柔懒起,帘押卷花影。”《剪牡丹》:“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木兰花》:“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应该说,此诗“浮萍破处见山影”也一样精彩。看起来,这位作者在词和诗上的追求是一致的。

   【赏析二】

   此诗又名《华州西溪》。皇祜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征聘张先为通判赴陕。三年后张先又重游长安,其间似到过华州。时先已年过六十,然精力旺盛,诗兴不衰。王安石曾说他“留连山水住多时,年比冯唐未觉衰;篝火尚能书细字,邮筒还肯寄新诗。”本诗表现诗人对雨后秋溪的独特兴会,抒写一种高妙情致。

   起句从远处、大处落笔,展示西溪的独特风貌。“积水”,暗写雨。一场秋雨,溪水涨满。远远望去,天光水色浑融一片,大有孟浩然诗句“八月湖水平,涵虚浑太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气势。经过一番新雨刷洗,临溪屋宇显得明丽清宁,仿佛平卧在水面上,别有一副悠闲的静态。 颔联笔触一转,从小处、近处着墨,使诗情飞动。“浮萍破”,这是一个极细小而不易察觉的物象,是水上微风初起所致,被诗人捕捉住了。一个“破”字,寓动于静,体物入微。草声是极微弱的声响,为诗人听到,足见其静,些乃以动衬静的笔法,给人以生趣。此联一见一听,一静一动,错落有致,妙趣横生。

   颈联更进一步,把一种静趣深化到禅悟的境地。

   “入郭僧寻尘里去”,反衬出眼前这无相院是个离俗之境,远却尘嚣。“过桥人似鉴中行”,非但写静,且静到净化的程度;非但溪水照彻人影,且照彻’了人的内心,几乎达到“心与境寂”的禅悟境地。

   尾联用逆挽虚收法。“已凭暂雨添秋色”一句,在篇末点出,确是巧设安排。一是突出了西溪之妙境,先绘景后叙其所由出;二是可以放开一步,宕出远神。“莫放修芦碍月生”,意谓秋雨之后,芦苇勃生,莫让它恣意长高,使人领不到深潭月影。这一结余味悠然,又与首句“积水涵虚”相应。

   张先善写“影”,人称“张三影”。他写影的本领,在此诗中也可见到。“浮萍破处见山影”,是明写;“过桥人似鉴中行”,是暗写;“莫放修芦碍月生”,是虚写;为全诗增添了生机和情趣。 (许理绚)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夜归鹿门歌》,完成1、2题。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  2020-06-20 …

关于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的问题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  2020-06-20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夜归鹿门①歌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②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  2020-06-29 …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1~2题。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  2020-06-29 …

下列标语与张贴的场合相协调的是()A.医院门口:宾至如归B.卷烟厂车间:严禁吸烟C.考场门口:失败  2020-07-05 …

夜归鹿门歌①[唐]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  2020-07-08 …

阅读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夜归鹿门歌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  2020-07-16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成下列各题。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  2020-07-2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  2020-11-26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  2020-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