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岁暮归南山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
A. 这首诗首联直抒胸臆,抒发作者停止追求仕进,归隐南山的情感。
B. 颔联具体回述失意的缘由,含有才不被人识、良骥未遇伯乐的感慨。
C. 尾联“虚”字,既写出了院落静夜的空虚,也暗含了仕途心绪的空虚。
D. 本诗看似语言显豁,实则含蕴丰富,层层辗转,语涉数意,悠远深厚。
(2)“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白发、青阳(春日),本是无情物,缀以“催”“逼”二字,则恰切地表现出诗人的感情。下列诗句运用了相同手法的是___
A.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王维《送沈子福之江东》)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C.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D.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登岳阳楼》)
(3)本诗与下面王维的《终南别业》均为归隐之作,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二者表达感情的不同之处。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A、“这首诗首联直抒胸臆”错误,虽说的写的是直接流露内心的不满,但实际上还是通过“归隐山林”这一无奈的做法表达内心的不满情绪.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D、“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这是借雁儿的口吻表达自己的情怀.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人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王维的《终南别业》,把作者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突出地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岁暮归南山》系诗人归隐之作,诗中发泄了一种怨悱之情.叙述停止追求仕进,归隐南山,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颈联两句写景,自叹虚度年华,壮志难酬,两首诗歌都是通过诗人内心的具体感受表达一种自然心境,突出一种人文情怀和思想实质.

答案:
(1)A
(2)D
(3)①孟浩然抒发的是因“不才”、“多病”而无奈归隐的怨悱之情,而王维抒发的是却是因晚年“好道”而归隐的悠闲自在、自得其乐之情.②同是“独”,“孟浩然是因“多病故人疏”,而王维却是“兴来每独往”;“白发”“水穷处”同为迟暮之境,带给孟浩然的感觉是“催人老”的感慨,带给王维的却是“坐看云起时”的洒脱.截然不同的感受,体现出二人内心迥然相异的情感.

译文: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赏析:
全诗的着眼点在于抒发对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的向往.开篇二句,由“中岁好道”“晚家南山”点明诗人隐居奉佛的人生归宿和思想皈依.“道”,指佛教.“中岁颇好道”,作者强调自己中年以后就厌恶世俗而信奉佛教.一个“颇”字,点明其崇佛的虔诚心态.“晚”字,意蕴丰富,既可以指“晚近”,也可以指“晚年”.如果是前者,“晚家南山陲”是对现实隐居生活的描绘;如果是后者,则是对自己晚景的构想.
山林的生活自在无比,兴致来临之际,每每独往山中信步闲走,那快意自在的感受只有诗人自己能心领神会.“每”,表明“兴来独往”非常频繁,不是偶然为之.“独”,并非没有同调之人,事实上,诗人隐居之际不乏同调之人与其往来唱和,如张諲、裴迪等,此处当指诗人兴致一来就等不及邀人同往了,一个洒脱的隐者形象便展现到了读者面前.从字面意义上看,隐隐约约带有些落寞,但谁又能说这种情致不是件快乐的事呢?“胜事空自知”,亦然,一个“空”字,也许带有几分无奈与孤独,但诗人是陶醉于这种山林情趣间的.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即言“胜事”.在山间信步闲走,不知不觉中,已到了溪水尽头,似乎再无路可走,但诗人却感到眼前一片开阔,于是,索性坐下,看天上的风起云涌.一切是那样地自然,山间流水、白云,无不引发作者无尽的兴致,足见其悠闲自在.清人沈德潜赞曰:“行所无事,一片化机.”(《唐诗别裁集》)“行到水穷处”,让读者体味到了“应尽便须尽”的坦荡;“坐看云起时”,在体味最悠闲、最自在境界的同时,又能领略到妙境无穷的活泼!云,有形无迹,飘忽不定,变化无穷,绵绵不绝,因而给人以无心、自在和闲散的印象,陶潜有诗云“云无心以出岫”(《归去来兮辞》),而在佛家眼里,云又象征着“无常心”“无住心”.因此,“坐看云起时”,还蕴藏着一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禅机.简而言之,就是“空”,如果人能够去掉执着,像云般无心,就可以摆脱烦恼,得到解脱,得到自在,诗人在一坐、一看之际已经顿悟.再看这流水、白云,已是无所分别,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从结构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二句,对偶工稳,一贯而下,从艺术手法上看,此二句俨然是一幅山水画,是“诗中有画”也.
结句写作者在山间偶然碰到了“林叟”,于是无拘无束地跟其尽情谈笑,以致忘了时间,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跃然纸上,与前面独赏山水时的洒脱自在浑然一体,使得全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偶然”二字,贯穿前后,却行迹全无,其实,“兴来独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等,何尝不是“无心的偶然”呢?然诗人至此方借“值林叟”点出“偶然”二字,可见艺术手段之高超.因为处处“偶然”,更显现出心中的悠闲自在.“谈笑无还期”结句自然,却暗藏哲理,诗人因为体悟到物我两忘、物我一体之境,从而忘记了那流迁无常的世俗世界,这是真正的“空”境.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看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十八岁的记忆许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在一列南下的火车上,一位满脸稚气的男青年倚窗而坐  2020-06-22 …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小小的善许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在一列南下的火车上,一位满脸稚气的男青年倚窗而()  2020-06-26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十八岁的记忆许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在一列南下的火车上,一位满脸稚气的男青年倚窗而坐  2020-06-26 …

许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在一列南下的火车上……题目是许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在一列南下的火车上,一位满脸稚  2020-06-2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开元元年,卢怀慎进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三年,改黄门监。薛王舅王仙童  2020-06-27 …

卢怀慎传开元元年,卢怀慎进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三年,改黄门监。薛王舅王仙童暴百姓,宪司按得其罪,业为  2020-07-02 …

十年寒窗无人问原文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还是“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怎么查  2020-11-27 …

为什么是“十年寒窗”,而不是“十年酷暑”?人们常说十年寒窗,为什么不是酷暑?  2020-12-12 …

《囚绿记》中最后一段重逢的是什么?综合全文理解此句.原文: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  2020-12-17 …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今年入夏以来,天气持续高湿,弄得人们一天到晚全身汗涔涔的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