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郡斋①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节选)韦应物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海上②风雨至,逍遥池阁凉。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自惭

题目详情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节选)
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注】①郡斋:指苏州刺史韦应物官署中的斋舍。②理会:通达事理。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___
A.首二句描写郡斋兵卫森严,宴厅凝香,突出刺史的尊贵和威严,但这并非骄矜自夸,而是下文“自惭”的缘由。
B.“海上”以下四句续写宴会环境以及宴前心绪,虽然风驰雨骤令人厌烦,但是满堂的嘉宾却令诗人备觉神清气爽。
C.七八两句写出诗人将未睹“斯民”之康与自惭“居处”之崇两相对比,表达了真切的反省之意。
D.最后两句诗人表示要学会通达事理、乐天知命,这样才能从是非纷纭中超脱,达到忘我的境界。
E.选章叙事、抒情、议论相间,既体现诗人悲天悯人的襟怀,也通过聚会场景的详细描述写出闲适的情趣。
(2)前人曾称赞“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两句“最为警策”,白居易诗《观刈麦》也有类似的警句“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请指出二者情感内蕴的异同之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B、“虽然风驰雨骤令人厌烦”错误,当时“风雨”给人一种清爽惬意的感觉;E、“详细描述写出闲适的情趣”不准确,对于“闲适的情趣”只是一种简单的刻画.故选BE.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要素,尤其是结合两首诗歌的不同特点进行具体分析.《观刈麦》同本诗都流露出百姓疾苦,突出自己的一种愧疚之情,是一种关怀天下的胸怀,彰显出美的情怀.韦应物这首诗写出了生活场景的一种情趣之美,用这种情趣反衬自己内心的郁闷愧疚,白居易的《观刈麦》则更多的是突出百姓的疾苦,侧重于对当局者的罪恶的揭露.

答案:
(1)(5分)BE
(2)(6分)相同之处:都体现了对百姓疾苦的关注,都表达了自省愧疚之情.不同之处:韦诗正面描写与嘉宾的宴饮之乐,反衬未见百姓安居的愧疚心理,偏重于对自身责任的警醒;白诗直接刻画百姓困苦的生活,抒发对底层民众的哀悯,含蓄表达对统治阶层的指责,情感内蕴更为深刻.

译文:
卫士的画戟排列如森林,内室满是燃香的芬芳.海上忽然间起了风雨,池阁变得适意而清凉.烦热和疾病都已消散,更有嘉宾坐满在高堂.惭愧啊,我的居室竟这样华丽,却不曾见百姓有多么安康.通晓自然之理能分辨是非,天性通达就物我两忘.荤腥不宜于盛夏的时光,请大家把蔬菜和水果品尝.我俯首饮下一杯酒,抬头敬听各位金玉般声韵优美的文章.心情欢畅身子也变得轻捷,我真想要凌风飞翔.苏州有众多才士,俊秀的人物济济一堂.我明白都市所以宏大,并非多物产而是盛于文章.

赏析:
这是韦应物晚年,任苏州刺史时所作.燕集诗,是一种“应用诗”,应酬意味甚重,然而这首诗却不同凡响.它既十分得体,又典型地表现了诗人当时领袖东南诗坛的气度,及其淡远中见闲雅雍容之致的创作个性.此诗可分成四个层次.
第一层为开头六句,写宴集的环境,突出“郡斋雨中”四字.兵卫禁严,宴厅凝香,显示刺史地位的高贵、威严.然而这并非骄矜自夸,而是下文“自惭”的原由.宴集恰逢下雨,不仅池阁清凉,雨景如画,而且公务骤减,一身轻松.再加上久病初愈,精神健旺,面对嘉宾满堂,诗人不禁喜形于色.寥寥数句,洒脱简劲,颇有气概.
第二层为“自惭”以下四句,写宴前的感慨.“自惭居处崇”,不单指因住处的高大宽敞而感到惭愧,还包括显示刺史地位的“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等因素在内,因为这些更使韦应物感到了自身责任的重大.当然,“未睹斯民康”--人民生活的艰难困苦是触发他“自惭”的最为直接的原因.诗人从儒家仁政爱民的思想出发,自觉地将“斯民”之康跟自己的华贵、威严及“居处崇”对比,这是很自然的.他以前早就说过“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和“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观田家》)等语,把自己所得俸禄与农民的辛勤劳动联系起来,把自己的地位和自己的责任联系起来,为自己的无功受禄而深感惭愧,深感不安,这种深刻的认识,来自他历年担任地方官所得到的感性印象.
但是又将宴饮享乐了,解决这种心理上的矛盾,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老庄思想了,于是,“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会老庄之理而遣送是非,达乐天知命之性而忘乎形迹,用这种思想去麻痹自己,可以暂时忘怀一切,心安理得地宴集享受,不必再受良心的谴责.韦应物亦不能免给.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病.
第三层为“鲜肥”以下六句,写诗人对这次宴集的欢畅体会.这次宴会,正值禁屠之日,并无鱼肉等鲜肥食品上桌,而是以蔬果为主.这说明与宴者的欢乐并不在吃喝上,而是在以酒会友、吟诗作赋上.诗人得意洋洋地说:“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他一边品尝美酒,一边倾听别人吟诵佳句杰作,满心欢快,浑身轻松,几乎飘飘欲仙了.
第四层为最后四句,诗人悟得,自己拜领君命守土大藩,治理东南财赋之地,其实还不足幸,最幸运的是东南人杰地灵,文史兴盛.这一结尾既承上申足情趣,又隐含作为州守,当以文教兴邦的深意,而在结构上,更上应全诗的枢纽--“烦疴”至“未睹”四句,在切合燕集诗体制的同时,有无尽余味.
这首诗不仅艺术水平较高,更表现了作者居安思困的襟怀.“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推己及人,居安思困,一饭不忘来处,这是他关心民情、搞好政务的动力.而这,正是《诗经》以来“缘情体物”的优良传统的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