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乐山大佛在四川乐山的三江合口处,坐着一尊不受香火的清廉大佛。他叫弥勒,弥勒佛。但不是那位袒露大肚皮的弥勒佛,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乐山大佛

在四川乐山的三江合口处,坐着一尊不受香火的清廉大佛。

他叫弥勒,弥勒佛。但不是那位袒露大肚皮的弥勒佛,那位成天笑眯眯的 “老好人”——“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世上可笑之人”的弥勒佛。

他是一位严肃的沉思者 ,面色温和,神情严肃。他不是什么都笑 ——世人并没有那么多可笑的事,也不是什么都容——天下一切丑恶都容。

他的严肃的思考,首先来自缔造他的海空和尚。一千一百多年前,凌云寺和尚海空为了减缓三江合口后的凶猛水势,避免沉舟淹死众生,倡导在峭崖临江边建造一座佛。海空晴天头顶烈日,下雪身披袈裟,四处化缘,钱化得不少了,但当地官吏要冻结, “如果你真心造佛,就把眼珠剜出来见我”。资金解冻了,大佛兴建了,海空的眼珠也没有了。海空的眼是因大佛而失去的。世上除了生命,还有比眼珠更珍贵的东西吗?

由于意识到自己的职责,因此乐山山乐水乐佛不乐,他坚守岗位,从不擅离职守,从不懈怠松弛,从不向惊涛恶浪屈服。他成了实现海空和尚的遗愿、拯救芸芸众生的三江中流砥柱。他也常想起塑造他的工匠们。是的,他是伟大的:头与山齐,脚踩江水,身高 71米,比阿富汗世界第一大佛还高18米,可称为世界第一伟佛了。如果不是设计、雕塑他的工匠们历经九十年的千刀万凿,他仍然是半片石头山,为了他的降生,有多少人摔下了峭壁,跌进了江心,付出了生命!他是真正的人民之子。

他永远不忘这最根本一点,因此他从不居功,从不索取,从不接受人民的香火和祭祀。在这里,看不到一炷香火,一支红烛,一人跪拜,看到的只是他的伟岸身躯,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为了根绝香火,他一开始就釜底抽薪铲除了滋生这些东西的土壤:立在临河的悬崖上,没有地方设立祭祀他的殿堂。周围全是香火插不进的岩体,连他的脚趾甲也是向下倾斜的,人站上去会倾倒,所以连下跪朝拜也没有地方。

人们只能簇拥在轮船上才能看清他那顶天立水的尊容并默默遥致祈祷 ,但众所周知,轮船上不便点香,也不能跪拜。

有人感叹,有人惊奇,有人礼赞: “呀,连小小的土地庙都还有几炷香火哩,而他,世界第一伟佛,连一炷香火也没有。”

1)乐山大佛与我们通常所见到的“笑弥勒”相同吗?如果不同。请说出它有什么特点。

 

2)第三段画线的句子“他是一位严肃的沉思者”,作者认为他的严肃思考来自何处?

 

3)作者认为乐山大佛能够保持清廉的客观原因是什么?(答案不超过25个字)

 

4)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文借“乐山大佛”的话题纵论古今,旨在弘扬民族文化,针砭社会现实,从而收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B.文中第九段画线的句子“人们只能簇拥在轮船上才能看清他那顶天立水的尊容并默默遥致祈祷”,意在说明只有保持清廉才能赢得人们的敬仰与尊重。

C.本文反复写“乐山大佛”的严肃思考,旨在说明爱民倡廉以及为政清廉的关键在于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D.文章的结尾虽不乏赞叹之情,但面对如此雄伟的大佛居然没有一炷香火,作者还是感到一丝莫名的惆怅与遗憾。

E.这篇散文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主题,运用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语言洗练流畅,立意深远。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见详解

解析:

1)他面色温和,神情严肃,是一位意识到自己职责的沉思者;他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不接受香火和祭祀。

2)来自缔造他的海空和尚,来自他意识到自己的职责,来自塑造他的工匠们。

3)他立在临河的悬崖上,使人们不能上香、祭祀、跪拜。

4)CE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