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山中闻杜鹃[宋]洪炎山中二月闻杜鹃,百草争芳已消歇。绿阴初不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山中闻杜鹃[宋]洪炎山中二月闻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山中闻杜鹃[宋]洪炎山中二月闻杜鹃,百草争芳已消歇。绿阴初不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山中闻杜鹃
[宋]洪炎
山中二月闻杜鹃,百草争芳已消歇。
绿阴初不待熏风,啼鸟区区自流血。
北窗移灯欲三更,南山高林时一声。
言归汝亦无归处,何用多言伤我情。
[注]洪炎为北宋末年诗人,此诗作于金兵侵宋,洪炎逃难之时。
小题1: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就其中一种技巧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3分)
小题2:作者说“伤我情”,联系全诗,简述“情”的内涵。(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3分)托物言志、衬托、用典、拟人。(1分)(答出其中两点给1分)托物言志:作者通过在诗中塑造的悲啼不已、无家可归的杜鹃形象,抒发了自己沉痛的心情。(2分)(或,衬托:作者通过对杜鹃悲啼不已、无家可归刻画,衬托出自己无比凄凉的心境。或,用典:作者借用“杜鹃啼血”的典故,表达了无家可归的悲痛的心情。或,拟人:作者用“言归汝亦无归处”,“何用多言”等词语把杜鹃人格化,杜鹃说归却无处归,从而表达作者与之相同的了无家可归的悲痛的心情。
小题2:4分)①对自己四处流徙、无所依归的无尽感慨;②时局动荡、国破家亡的沉痛心情。(每点2分)


小题1:
试题分析:一些常用的诗歌表现手法,如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手法、借景抒情、衬托等等。在答题时,要反复品读词,整体感悟词的意境,找到一些关键词来理解表现手法的运用技巧。可先答出运用的几种表现手法,然后结合着关键词,具体分析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果。如“闻杜鹃”由此可联想到“杜鹃啼血”的典故,运用了典故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诗人以悲啼不已、无家可归的杜鹃形象,抒发了自己沉痛的心情。 以此类推即可。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着注释1来了解金兵侵宋,洪炎逃难的写作背景,然后根据关键词加以联想和想象,组织答案。如借用“杜鹃啼血”的典故和“言归汝亦无归处”表现出了诗人四处流亡,无所归依的感伤。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古代诗歌阅读(11分)读李白《送友人入蜀》完成后面各题。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  2020-04-12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17分)读山海经(其一)陶渊明盂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乌欣有  2020-06-09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题。(8分)《山中寡妇》杜荀鹤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阅  2020-06-09 …

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3分)去重庆吧,去读一座钟灵毓秀之城的  2020-07-03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8题(6分)《读山海经》①陶渊明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②,猛  2020-07-08 …

(10分)读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图,回答:(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产业结构特点是,不仅效益低下,  2020-07-29 …

综合性学习(11分)(1)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3分)去重庆吧  2020-11-12 …

(14分)读“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显示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由以为主,  2020-11-28 …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7分)读山海经(其十)陶渊明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  2020-12-09 …

阅读《从山麓分手在山顶汇合》,完成下面问题。(共8分)从山麓分手在山顶汇合①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  2020-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