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上太行①于谦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注①此诗作于作者晚年巡抚山西、视察太行山时,“轻骑遍历部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上 太 行①
于 谦
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
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晚年巡抚山西、视察太行山时,“轻骑遍历部所,延访父老”。而且年年出巡。
(1)前两句诗描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2)请结合诗的后两句简要分析“千里客”的形象。
上 太 行①
于 谦
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
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晚年巡抚山西、视察太行山时,“轻骑遍历部所,延访父老”。而且年年出巡。
(1)前两句诗描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2)请结合诗的后两句简要分析“千里客”的形象。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小题两问,第一问找出诗中前两句的意象,第二问分析分析意象的作用,应该结合意境分析诗人的情感.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太行山中暮色苍茫的秋景图.最先曝露读者眼帘的是“西风”两字,既点明上太行的季节,又突出身凌高山得到的第一感受.劲扫落叶的秋风拂面 吹来,最易使人想起天地的肃杀而惆怅思归.诗人登临眺望,只见夕阳西坠,或枯黄或残绿的杂草在落晖中阴暗参差,显得色彩错杂斑驳.平视惟有满山遍野的衰 草,夹着残光惨淡的落日,一片萧索;仰望呢,暮云逐渐密布了高远的秋空,笼罩了连绵的群山,朦朦胧胧、寂寂寥寥,只有一只回山归巢的鸟儿在孤飞,够凄清 的.萧索凄清构成了诗人即景抒情的环境氛围.在这里,归鸟的描写颇有画龙点晴的妙用,它不仅仅以其飞动点活了静态的画面,也不仅仅以其渺小衬托出秋空的寥 廓,而更在于以其独还故巢寄寓了作者浓厚的思乡之情,与前面令人思归的气氛正相呼应.这两句寓情于景,为后两句的抒情作了铺垫.动静结合,鸟的飞动点活了天高云淡的静态画面,使整幅画面有了生气;(分)衬托,用鸟的渺小衬托秋空的辽阔,使诗歌意境更为开阔.
(2)可结合后两句诗和注释来赏析诗人形象.“两鬓霜华千里客”,是诗人自谓.千里为客,这一句准确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自身形象.客居他乡岁月之久,距离之远;“马蹄又上太行山”,闻马蹄之声,如见骑马之人,他策马奔行、风尘仆仆地巡视太行,虽年事渐高,仍不倦地为国事到场奔忙.“又上”两字颇写出诗人的壮心, 老骥伏枥,自强不息,一洗断肠的哀怨,为全诗增添了一种爽朗豪健的情调,塑造了一位虽年事渐高,仍不倦为国事四处奔忙,矢志报国的志士形象,一位忧国忘家的政治家形象.
答案:
(1)夕阳、西风、衰草、秋空、薄云、飞鸟.(2分)以肃穆空阔的自然风光衬托诗人不畏肃杀、勇于进取的豪情.(2分)用孤鸟还巢衬托诗人应有的思乡之情.(2分)
(2)诗人在任上年年出巡,现在两鬓斑白又一次登上了太行山,给我们塑造了一位虽年事渐高,仍勤政不倦、为国奔忙的政治家形象.
参考译文:
晚秋季节,西风萧瑟,落日斜照着茫茫的山野.放眼处,寒草斑斑,气清云淡,高空中,飞鸟独还.一位两鬓白如霜雪的老人在山道间策马前行.
赏析:
这是一首行旅诗[2] ,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太行山中暮色苍茫的秋景图.最先曝露读者眼帘的是“西风”两字,既点明上太行的季节,又突出身凌高山得到的第一感受.劲扫落叶的秋风拂面吹来,最易使人想起天地的肃杀而惆怅思归.诗人登临眺望,只见夕阳西坠,或枯黄或残绿的杂草在落晖中阴暗参差,显得色彩错杂斑驳.平视惟有满山遍野的衰草,夹着残光惨淡的落日,一片萧索;仰望呢,暮云逐渐密布了高远的秋空,笼罩了连绵的群山,朦朦胧胧、寂寂寥寥,只有一只回山归巢的鸟儿在孤飞,够凄清的.萧索凄清构成了诗人即景抒情的环境氛围.在这里,归鸟的描写颇有画龙点晴的妙用,它不仅仅以其飞动点活了静态的画面,也不仅仅以其渺小衬托出秋空的寥廓,而更在于以其独还故巢寄寓了作者浓厚的思乡之情,与前面令人思归的气氛正相呼应.这两句寓情于景,为后两句的抒情作了铺垫.
“两鬓霜华千里客”,是诗人自谓.诗人自二十五岁入宦途起,先后出使湖广,招抚川贵,巡按江西,三十三岁时巡抚河南、山西至半百之年,如今自己已经鬓发花白;长年累月地远旅他乡、奔波道路,写此诗时在山西巡抚任上,与家乡钱塘遥隔千里,故自己是千里为客.这一句准确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自身形象.客居他乡岁月之久,距离之远,卒使人想起元人马致远的一首著名散曲《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从语言到意境,与这首曲子的后三句是何等的相似.然而,“忧国忘家.计安宗社”的政治家于谦毕竟不同于消极遁世的文人马致远,最后一句陡然振起“马蹄又上太行山”.闻马蹄之声,如见骑马之人,他策马奔行、风尘仆仆地巡视太行,虽年事渐高,仍不倦地为国事到场奔忙.“又上”两字颇写出诗人的壮心,老骥伏枥,自强不息,一洗断肠的哀怨,为全诗增添了一种爽朗豪健的情调.作者崇高的品格形象也随着结句而完整地跃然于纸上.
全诗意境如太行秋空辽远开阔,笔调如上山马蹄矫健有力.《四库全书总目》评于谦诗歌“风格遒上,兴象深远”,此诗很能体现出这一特点.它在写法上也颇具一格,看似景与情分写,其实一体连贯,承转自然,形成先抑后扬的感情波澜,读来别有一番顿挫之致.
(2)可结合后两句诗和注释来赏析诗人形象.“两鬓霜华千里客”,是诗人自谓.千里为客,这一句准确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自身形象.客居他乡岁月之久,距离之远;“马蹄又上太行山”,闻马蹄之声,如见骑马之人,他策马奔行、风尘仆仆地巡视太行,虽年事渐高,仍不倦地为国事到场奔忙.“又上”两字颇写出诗人的壮心, 老骥伏枥,自强不息,一洗断肠的哀怨,为全诗增添了一种爽朗豪健的情调,塑造了一位虽年事渐高,仍不倦为国事四处奔忙,矢志报国的志士形象,一位忧国忘家的政治家形象.
答案:
(1)夕阳、西风、衰草、秋空、薄云、飞鸟.(2分)以肃穆空阔的自然风光衬托诗人不畏肃杀、勇于进取的豪情.(2分)用孤鸟还巢衬托诗人应有的思乡之情.(2分)
(2)诗人在任上年年出巡,现在两鬓斑白又一次登上了太行山,给我们塑造了一位虽年事渐高,仍勤政不倦、为国奔忙的政治家形象.
参考译文:
晚秋季节,西风萧瑟,落日斜照着茫茫的山野.放眼处,寒草斑斑,气清云淡,高空中,飞鸟独还.一位两鬓白如霜雪的老人在山道间策马前行.
赏析:
这是一首行旅诗[2] ,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太行山中暮色苍茫的秋景图.最先曝露读者眼帘的是“西风”两字,既点明上太行的季节,又突出身凌高山得到的第一感受.劲扫落叶的秋风拂面吹来,最易使人想起天地的肃杀而惆怅思归.诗人登临眺望,只见夕阳西坠,或枯黄或残绿的杂草在落晖中阴暗参差,显得色彩错杂斑驳.平视惟有满山遍野的衰草,夹着残光惨淡的落日,一片萧索;仰望呢,暮云逐渐密布了高远的秋空,笼罩了连绵的群山,朦朦胧胧、寂寂寥寥,只有一只回山归巢的鸟儿在孤飞,够凄清的.萧索凄清构成了诗人即景抒情的环境氛围.在这里,归鸟的描写颇有画龙点晴的妙用,它不仅仅以其飞动点活了静态的画面,也不仅仅以其渺小衬托出秋空的寥廓,而更在于以其独还故巢寄寓了作者浓厚的思乡之情,与前面令人思归的气氛正相呼应.这两句寓情于景,为后两句的抒情作了铺垫.
“两鬓霜华千里客”,是诗人自谓.诗人自二十五岁入宦途起,先后出使湖广,招抚川贵,巡按江西,三十三岁时巡抚河南、山西至半百之年,如今自己已经鬓发花白;长年累月地远旅他乡、奔波道路,写此诗时在山西巡抚任上,与家乡钱塘遥隔千里,故自己是千里为客.这一句准确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自身形象.客居他乡岁月之久,距离之远,卒使人想起元人马致远的一首著名散曲《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从语言到意境,与这首曲子的后三句是何等的相似.然而,“忧国忘家.计安宗社”的政治家于谦毕竟不同于消极遁世的文人马致远,最后一句陡然振起“马蹄又上太行山”.闻马蹄之声,如见骑马之人,他策马奔行、风尘仆仆地巡视太行,虽年事渐高,仍不倦地为国事到场奔忙.“又上”两字颇写出诗人的壮心,老骥伏枥,自强不息,一洗断肠的哀怨,为全诗增添了一种爽朗豪健的情调.作者崇高的品格形象也随着结句而完整地跃然于纸上.
全诗意境如太行秋空辽远开阔,笔调如上山马蹄矫健有力.《四库全书总目》评于谦诗歌“风格遒上,兴象深远”,此诗很能体现出这一特点.它在写法上也颇具一格,看似景与情分写,其实一体连贯,承转自然,形成先抑后扬的感情波澜,读来别有一番顿挫之致.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减字木兰花•得书苏轼晓来风细。不会鹊声来报喜。却羡寒梅。先觉春风一夜 2020-05-13 …
一架飞机所带燃料最多可飞9小时,飞机去时每小时飞1500千米,返回时逆风每小时行1200千米,这架 2020-05-20 …
一人从甲往乙送信,在乙停留1时,又绕道丙送,在两地停留半小时回甲,去时每时10千米,回时每时8千米 2020-05-21 …
小灰灰从甲地到乙地,去时每小时走6千米,回时每小时走9千米,来回共用5小时,小明来小明从甲地到乙地 2020-06-04 …
运送一批货物,去时每小时行60千米,6.5小时到达.1、返回时只能用6小时,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2 2020-07-10 …
运送一批货物,去时每小时行60千米,6.5小时到达.1、返回时只能用6小时,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2 2020-07-10 …
通讯员从甲地到乙地送信,又马上返回到甲地,共用了3小时52分,去时速度30千米/时,回来通讯员从甲 2020-07-17 …
六一班同学搞野炊,一只可乘7千克水,一只可乘5千克水.老老师叫小刚取6千克水回来.请你想一想,小刚是 2020-11-03 …
一艘轮船出海航行,所带燃料最多能用18小时.去时顺水,每小时行60千米;返回时逆水,每小时行50千米 2020-11-24 …
小明从家里到学校的距离是12.4千米,他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去时每小时行6千米,回来时每小时行4千米 2021-0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