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中国古代对地球的形状的认识真的只是“天圆地方”吗?首先,有一个很著名的典故,南辕北辙,出自《战国策·魏策四》(战国时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意思是有一个人要去南边却往北

题目详情
中国古代对地球的形状的认识真的只是“天圆地方”吗?
首先,有一个很著名的典故,南辕北辙,出自《战国策·魏策四》(战国时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意思是有一个人要去南边却往北边走,也就是说他认为地球是圆的,可以像另一边走到达目的地,可是,人类对地球最早的认识却是麦哲伦的环球航行(麦哲伦环球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成就,是葡萄牙航海冒险家麦哲伦率领的探险船队在1519-1522年9月实现的.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不仅开辟了新航线,还通过他的探险船队进行的探险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地球是个圆球. 摘自百度百科)可是这两者的时间明显相差太远,在麦哲伦环球航行之前,人们普遍认为地球是天圆地方的(中国古代: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印度古代:地球像塔,第一层是海,第二层是大地,第三 层是天. 欧洲古代:地球是个正方体,古老的“盖天说”认为“天圆地方”.一些人想像中的地是平的,像一个大托盘,被巨大的半球形天穹罩着.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张衡提出的“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在一些人的想像中,地球像一个蛋黄. 摘自百度百科),请问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这种说法是很不负责的.中国存在着对天地的敬畏,也有人认为天圆地方,但从来都是知道天体运动的特点及规律的.世界上最早记录天象和星座图的就是中国人.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记录哈雷彗星的.凡历法都能算出太阳、地球、行星之间的关系,怎么可能是天圆地方思想下得出的呢?只有那些死读书的儒学人物才这样愚钝.所以,中国的历法一直是阴阳合历而非民间所说阴历,它包括了太阳、月亮、地球和各行星间的复杂关系,所以有黄道、黄经的计算,极其复杂.
中国古代建立了四大学科——天文学、算学、农学和医学,这形成了中国自己独特的体系.天文学研究的重要成就有虞喜提出的“岁差”概念,张子信发现太阳视运动的不均匀性,陈卓绘制的星图是中国古代星图中星数最多的星图,并且使中国古代星象体制趋于完备和定型.

张衡第一个以浑天说的观点进行阐述.他认为,天地万物从原始的浑沌未分的元气发展而来,元气是物质性的,不同质的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今天的宇宙.这是一种原始的唯物主义的宇宙发生论和万物生成说.在解释天体的结构和视运动上,浑天与盖天两家争论激烈,由于张衡的宣传,最终使浑天学说在古代占据了主导地位.张衡把无限宇宙概念理论化了.他说:“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灵宪》)

秦国原来采用的是战国末年编订的颛顼历,这是“古六历”之一.它也是四分历,即一回归年为365.25日,一朔望月29.5日;以立春为一年节气计算的起点.秦朝建立后,此历曾颁行全国.
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武帝下令编制新历法,由公孙卿、壶遂和司马迁主持,并征募民间天文学家唐都、落下闳、邓平、司马可和、候宜君等人参加.他们先后提出18种方案,最后选定邓平(和落下闳)的方案,并定名为“太初历”. 太初历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也是我国历法史上实现的第一次大改革.它规定的一回归年为365日,一朔望月为29日,因此亦称为“八十一分历”.太初历第一次将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所谓二十四节气由12个“节气”(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和12个“中气”(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构成,并确定在没有中气的月份置闰月.这种置闰的原则一直沿用至今.简单介绍一下,就是十九年七闰.这一规律以及节气的计算有着特别的意义.比如说,一到惊蛰,小虫子就开始出现了;有同时没到这一节气的时候,是不会有虫子的!这在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历法中都是绝无仅有的一个表现.现在许多人已经完全不了解这些算法,也因为太过精确和复杂,职业的也有犯错误的,甚至有算错日历上的节气和春节的笑话.因为亚洲各国同样使用农历,算出来的日子有时候相差一天,然后大家再核对是哪国错了.

马王堆出土了三幅地图:地形图、驻军图和城邑图.说明当时水陆交通的发展,需要精确测量的地图.墓主人是西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公元前168)下葬的.估计这三幅地图绘于西汉初年,是世界上现在最早的以实测为基础的地图.
这些地图规定上为南、下为北.比例尺各为:地形图是1:180000,驻军图是1:80000或1:100000.
墓中出土的地形图主要范围是当时长沙国(诸候国)的南部,即今潇水流域一带,精度相当高.图中潇水及其支流的水道大部分已接近于今图.营浦(今湖南道县)、南平(今蓝山县)、舂陵(今新田县)、冷道(今宁远县)等城的位置也比较准确.九嶷山和都庞岭,以及整个流域的地势,都画得很出色.这是采用了“重差术”(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原理)来测远、测高、测城邑大小,并且有了统一的图例:地形图中县治各用方框围起,乡和里则用圆框围起,对九嶷山采用了类似于今等高线的画法.汉代的地图和今天的地图几乎没有,而古人如果不知道地球是圆的,怎么能画出球面展开图呢?并且在当时没有卫星,他们如何精确获得各自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西汉计算出的大地原点在长安,前几年计算出的原点与之仅相差2米,而且地球本身的偏角也已经变化,除去这点误差,和现代计算几乎一丝不差.

这么多的例子只说明一点,许多外国人贬低中华文明,许多中国人读书太少,人云亦云,对自己祖先的聪明才智并不了解.无论天文地理,中国人都已经非常了解一些自然的规律和法则, 并且有相应的数学、力学、科技发展与之呼应.包括在机械冶金方面的创造.如果你有兴趣,这方面我同样有许多资料.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