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简笔与繁笔周先慎①从来文章都提倡简练,而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这诚然是不错的。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言简意赅,是凝练、厚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简笔与繁笔
周先慎
①从来文章都提倡简练,而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这诚然是不错的。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繁”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有时,真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这可称为以繁胜简。看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有时使繁: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②一部《水浒传》,洋洋洒洒近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有时用笔极为简省,譬如“武松打虎”那一段,作者写景阳冈上的山神庙,着“破落”二字,便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到景象。待武松走上冈子时,又这样写道:“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真是令人毛骨悚然。难怪金圣叹读到这里,不由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
③以上是说用简笔用得好。同一部《水浒传》有时却又不避其繁。看作者写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鼻上一拳,“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眼眶际眉梢又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第三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从味觉写,从视觉写,从听觉写,作了一大串形容,若是单从字面上求简,这三拳只须说“打得鲜血迸流,乌珠迸出,两耳轰鸣”,便足够了。然而简则简矣,却走了“神韵”,失掉了原文强烈地感染读者的鲁智深伸张正义、惩罚恶人时那痛快淋漓劲儿。
④字面上的简不等于精练,艺术表现上的繁笔,也有别于通常所说的啰嗦。鲁迅是很讲究精练的,但他有时却有意采用繁笔,甚而至于借重“啰嗦”。《社戏》里写“我”早年看戏,感到索然寡味,却又焦躁不安地等待那名角小叫天出场,“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在通常情况下,如果有谁像这样来说话、作文,那真是啰嗦到了极点。然而在这特定的环境、条件、气氛之下,鲁迅用它来表现一种复杂微妙、难以言传的心理状态,却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⑤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作标准,就都需要提炼。但是,这提炼的功夫,又并不全在下笔时的字斟句酌。像上列几个例子,我相信作者在写出的时候并没有大费什么苦思苦索的功夫。只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做到繁简适当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顾炎武引刘器之的话说:“文章岂有繁简耶?昔人之论,谓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若不出于自然,而有意于繁简,则失之矣。”
⑥现今,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短篇向中篇靠拢,中篇向长篇靠拢,长篇呢,一部、两部、三部……当然,也有长而优、非长不可的,但大多数不必那么长,确有“水分”可挤。作品写得过长,原因很多,首先是对生活的提炼亦即艺术概括的问题,但艺术手法和语言表达的欠洗练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条。简而淡,繁而冗,往往两病兼具。有的作品内容确实不错,因为写得拖沓累赘,读起来就像是背着一块石板在剧场里看戏,使人感到吃力、头疼。而读大师们的名著呢,却有如顺风行船,轻松畅快。
⑦感此,提倡简练为文,重议文章繁简得失这个老题目,也许并不算得多余。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2)文章在二、三两段中两次提到《水浒传》,各有什么作用?
(3)根据文章内容,谈谈如何做到“简笔与繁笔”的“各得其宜”。
简笔与繁笔
周先慎
①从来文章都提倡简练,而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这诚然是不错的。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繁”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有时,真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这可称为以繁胜简。看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有时使繁: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②一部《水浒传》,洋洋洒洒近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有时用笔极为简省,譬如“武松打虎”那一段,作者写景阳冈上的山神庙,着“破落”二字,便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到景象。待武松走上冈子时,又这样写道:“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真是令人毛骨悚然。难怪金圣叹读到这里,不由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
③以上是说用简笔用得好。同一部《水浒传》有时却又不避其繁。看作者写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鼻上一拳,“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眼眶际眉梢又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第三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从味觉写,从视觉写,从听觉写,作了一大串形容,若是单从字面上求简,这三拳只须说“打得鲜血迸流,乌珠迸出,两耳轰鸣”,便足够了。然而简则简矣,却走了“神韵”,失掉了原文强烈地感染读者的鲁智深伸张正义、惩罚恶人时那痛快淋漓劲儿。
④字面上的简不等于精练,艺术表现上的繁笔,也有别于通常所说的啰嗦。鲁迅是很讲究精练的,但他有时却有意采用繁笔,甚而至于借重“啰嗦”。《社戏》里写“我”早年看戏,感到索然寡味,却又焦躁不安地等待那名角小叫天出场,“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在通常情况下,如果有谁像这样来说话、作文,那真是啰嗦到了极点。然而在这特定的环境、条件、气氛之下,鲁迅用它来表现一种复杂微妙、难以言传的心理状态,却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⑤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作标准,就都需要提炼。但是,这提炼的功夫,又并不全在下笔时的字斟句酌。像上列几个例子,我相信作者在写出的时候并没有大费什么苦思苦索的功夫。只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做到繁简适当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顾炎武引刘器之的话说:“文章岂有繁简耶?昔人之论,谓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若不出于自然,而有意于繁简,则失之矣。”
⑥现今,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短篇向中篇靠拢,中篇向长篇靠拢,长篇呢,一部、两部、三部……当然,也有长而优、非长不可的,但大多数不必那么长,确有“水分”可挤。作品写得过长,原因很多,首先是对生活的提炼亦即艺术概括的问题,但艺术手法和语言表达的欠洗练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条。简而淡,繁而冗,往往两病兼具。有的作品内容确实不错,因为写得拖沓累赘,读起来就像是背着一块石板在剧场里看戏,使人感到吃力、头疼。而读大师们的名著呢,却有如顺风行船,轻松畅快。
⑦感此,提倡简练为文,重议文章繁简得失这个老题目,也许并不算得多余。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2)文章在二、三两段中两次提到《水浒传》,各有什么作用?
(3)根据文章内容,谈谈如何做到“简笔与繁笔”的“各得其宜”。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概括论述思路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给文章划分层次,然后归纳概括.组织答案时一般采用“先写了…然后写了…最后写了…”的格式.注意语言简洁准确通顺.
(2)所有的例证都是为作者的观点服务的,分析二、三两段中两次提到《水浒传》的作用必须要结合二、三两段中作者的观点,第二段中心句为“ 一部《水浒传》,洋洋洒洒近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第三段中心句为“同一部《水浒传》有时却又不避其繁.”围绕这两个观点加以论述即可.
(3)题干要求筛选“‘简笔与繁笔’的‘各得其宜’”的做法,相关内容在文章最后一段,结合句号划分一下本段层次,然后围绕题干要求概括出相关内容.
答案:
(1)首先提出论点: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其次解释论点并举例论证.最后指出写文章如何做到繁简得当.
(2)第一处举例说明不能因为长篇就滥用笔墨,简笔也富有“神韵”;第二处说明繁笔不能仅仅从字面上求简,繁笔用得好能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感染力;举例论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并且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3)文字上要加以提炼,提出“无论繁简“,要拿“无可削”和“不得减”作为标准;用笔时要字斟句酌;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
(2)所有的例证都是为作者的观点服务的,分析二、三两段中两次提到《水浒传》的作用必须要结合二、三两段中作者的观点,第二段中心句为“ 一部《水浒传》,洋洋洒洒近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第三段中心句为“同一部《水浒传》有时却又不避其繁.”围绕这两个观点加以论述即可.
(3)题干要求筛选“‘简笔与繁笔’的‘各得其宜’”的做法,相关内容在文章最后一段,结合句号划分一下本段层次,然后围绕题干要求概括出相关内容.
答案:
(1)首先提出论点: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其次解释论点并举例论证.最后指出写文章如何做到繁简得当.
(2)第一处举例说明不能因为长篇就滥用笔墨,简笔也富有“神韵”;第二处说明繁笔不能仅仅从字面上求简,繁笔用得好能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感染力;举例论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并且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3)文字上要加以提炼,提出“无论繁简“,要拿“无可削”和“不得减”作为标准;用笔时要字斟句酌;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
看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综合实践诵读古诗是提高文学素养,陶冶情操诵读古诗是提高文学素养,陶冶情操的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1) 2020-03-30 …
对中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提出自己的看法寫一篇英語作文对中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提出自己的看法 2020-05-13 …
提取实验中提及“浸提时间为4小时,浸提级数为2”是什么意思?在一份实验报告中看到“浸提时间为4小时 2020-05-16 …
根据课文内容根据课文内容根据课文内容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1、在《唯一的听众》一文中,“我”从一个 2020-05-16 …
如今,一提文化,大家很容易想到的是娱乐,在某种程度上,大众文化已等同于娱乐文化。如何在娱乐的过程中 2020-05-17 …
要写一篇论文和旅游与文化有关的题目为“文化与旅游消费行为的关系”希望能有人提供提纲或者是范文谢谢 2020-05-17 …
空运提单为什么不可以作为物权凭证?为什么海运提单可以作为物权凭证,但是空运提单不可以?这中间有什么 2020-05-20 …
有没有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作文啊,关于小提琴的.我想问一下,因为我是学小提琴的,不会写作文, 2020-06-08 …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鲁迅说:“汉文慢慢壮大是时代使然,但华丽好看,却是曹丕提倡的功劳。”曹丕认 2020-06-17 …
材料一:为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为,某市为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步伐,总结提炼出“ 2020-0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