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回答问题在燕妮·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朋友们:我们现在安葬的这位品德崇高的女性,在1814年生于萨尔茨维尔。她的父亲冯·威斯特华伦男爵在特利尔城时和马克思一

题目详情

阅读回答问题

在燕妮·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朋友们:

  我们现在安葬的这位品德崇高的女性,在1814年生于萨尔茨维尔。她的父亲冯·威斯特华伦男爵在特利尔城时和马克思一家很亲近,两家的孩子在一块儿长大。当马克思进大学的时候,他和自己未来的妻子已经知道他们的命运将永远联结在一起了。

  1843年,在马克思第一次走上社会舞台担任旧《莱茵报》的主编,以及该报被普鲁士政府查封以后,他们就结婚了。从此以后,她不仅和丈夫共患难、同辛劳、同斗争,而且以高度的自觉和炽热的热情积极投身其中。

  这对新婚夫妇动身前往巴黎,自愿的出境很快变成了被迫的出境。甚至在巴黎,马克思也受到了普鲁士政府的迫害。我必须遗憾地指出,像亚·洪堡这样的人竟卑鄙到和普鲁士政府合作,怂恿路易·菲力浦政府把马克思逐出了法国。马克思到了布鲁塞尔。二月革命爆发了,布鲁塞尔也随之动荡不安,比利时警察局不仅逮捕了马克思,而且毫无理由地把他的妻子也监禁起来。

  1848年的革命高潮,到第二年就低落了。又一次驱逐开始了,起初到了巴黎,后来由于法国政府的干涉,便搬到伦敦。这次驱逐历尽了重重苦难。尽管这次驱逐使她的三个孩子(其中两个是男孩)死亡,她还是决心忍受被驱逐者通常遭受的一切苦难。但是看到一切政党,不管是执政的还是在野的(封建派、自由派和所谓民主派),都联合起来反对她丈夫,对他进行最卑鄙下流的诬蔑;看到所有报刊都不登载他的文章,他在敌人面前陷于孤立无援和手无寸铁的境地,他们两个用来对付敌人的就是蔑视——这一切对她却是莫大的痛苦。而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

  但这不是没有尽头的。欧洲的工人阶级逐渐处于稍微可能进行活动的政治条件下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了。它使文明国家相继参加斗争,在这个斗争中最先参加战斗的是她的丈夫。开始补偿她所经受的种种苦难的时刻终于来到了。她生前终于看到,曾经落在她丈夫身上的各种卑鄙的诬蔑完全烟消云散;她生前终于听到,各国反动派曾经企图扼杀她的丈夫的学说在各个文明国家用各种优美的语言公开地、胜利地传播了;她生前终于看到,充满胜利信心的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席卷了从俄罗斯到美洲的一个又一个国家。最后使她感到欣慰的一件事就是,她在临死前得知德国工人阶级不顾一切镇压法令,在最近一次选举中光辉地显示了它的不可遏止的生命力。

  她的一生表现出了极其明确的政治选择,卓越的政治才干,充沛的精力,伟大的忘我精神。她这一生为革命运动所做的事情,是公众看不到的,在报刊上也没有记载。她所做的一切只有和她在一起生活过的人才了解。但是有一点我知道:我们将不止一次地为再也听不到她的大胆而合理的意见(大胆而不吹嘘、合理而不失尊严的意见)而感到遗憾。

  我用不着说她的个人品德了。这是她的朋友们都知道而且永远不会忘记的。如果有一位女性把使别人幸福视为自己的幸福,那么这位女性就是她。

(选自《中外名人演讲精粹》)

[精心赏析]

1881年12月5日,恩格斯发表了《在燕妮·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悼词。开篇以沉痛的心情介绍情况,说明根由。中间部分承接开头、缅怀死者。选取燕妮与马克思同患难的事迹,突出她对马克思的支持。结尾是对燕妮的崇高评价,对燕妮的去世表示了深切的哀悼。整篇悼词以记叙为主,并适当地结合抒情或议论,有很强的艺术性。语言饱含深情,悲痛而不形于外,颂扬而不借助于藻丽;以婉曲之意倾吐悼念之情,凝重悲壮,深沉感人。恩格斯和马克思一家有深厚的感情,燕妮去世,恩格斯亲自致悼词以表敬意。

[用心演练]

1.这篇讲话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相比,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是怎样安排材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悼词开篇的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重在评价死者对社会的贡献,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社会意义较强。手法上以议论为主。

  《在燕妮·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重在写燕妮对马克思的支持,以记叙为主。

  2.按照时间顺序,记叙燕妮不仅和马克思共患难、同辛劳、同斗争,而且以高度的自觉和炽热的热情积极投身其中的一生。

  3.开头介绍情况,说明根由。对发生的事情、人物对象作出必要的介绍和说明,为进一步向听众提示论题作了铺垫。这种开头可以迅速缩短与听众的距离,使听众急于了解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