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立正许行“你说说,为什么一提蒋介石你就立正?是不是……”我的话还未说完,那个国民党军队的被俘连长,又“叭”一下子来了个立正,因为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立 正
许 行
“你说说,为什么一提蒋介石你就立正?是不是……”
我的话还未说完,那个国民党军队的被俘连长,又“叭”一下子来了个立正,因为他听到我提蒋介石了。
这可把我气坏了,若不是解放军的纪律管着,早就给他一撇子了。
“你算反动到底啦! ”
“长官,我也想改,可不知为什么,一说到那个人就禁不住这样做……”
“我看你要为他殉葬啦!”我狠狠地说。
“不,长官,我要改造思想,我要重新做人哪!”那个俘虏连长很诚恳地说。
“就凭你对蒋介石这个迷信的态度,你还能……”
谁知我的话里一提蒋介石,他又“叭”一下子来了个立正。
这回我终于忍不住了,一杵子把他打了个趔趄,并且厉声说:“你再立正,我就打断你的腿!”
“长官,你打吧!过去我这也是被打出来的。那时我还是个排副,就因为说到那个人没有立正,被团政训处长知道了,把我弄去好一顿揍,揍完了对我进行‘单兵训练’,他说一句那个人的名字,我就马上来个立正,稍慢一点就挨打。有时他趁我不注意冷不防一提那个人的名字,我没反应过来便又是一顿毒打……从那以后落下来这个毛病,不管在什么时间地点,一说到那个人或一听到那个人的名字就立正,弄得像个神经病似的,可却受到嘉奖,说这是对领袖的忠诚……长官,你打吧!你狠狠地打一顿也许能打好了呢。长官,你就打吧!打吧!”俘虏连长说着就痛苦地哭了,而且恳切求我打他。
这真怪了!可听得出来,他连蒋介石三个字都回避提,生怕引起自己的条件反射。不能怀疑他这些话的真诚。
他闹得我也有些傻了,不知该怎么办啦!
一九四八年我在管理×军队俘虏时,遇到了这么一件事。当时那个俘虏大队里都是X军队连以下的军官,是想把他们改造改造好使用,未曾想竟遇到了这么一个家伙。
“政委,咱们揍他一顿吧!也许能揍过来呢。”我向大队政委请示说。
“不得胡来,咱们还能用×军队的办法吗?你以为你揍他,就是揍他一个人吗?!”
嗬!好家伙,政委把问题提得这么高。
“那么?”我问。
“你去让军医给他看看。”
当时医护水平有限,自然看不出个究竟来,也没有啥医疗办法。以后集训完了,其他俘虏作了安排,他因这个问题未解决,便被打发回了家。
事隔三十年“文化大革命”后,我到河北一个县里去参观,意外地在街上遇到了他。他坐在一个轮椅上,隔老远他就认出我来。
“教导员,教导员!”他挺有感情地扯着嗓子喊我。
他头发花白,面容憔悴,显得非常苍老,而且两条腿已经坏了。我问他腿怎么坏的,他说因为那毛病没改掉,叫“红卫兵”给打的,若不是有位关在“牛棚”的医生给说一句话,差一点儿就要他的命啦!
我听了毛骨悚然,生活竟是这样一部史书!打断了他两条腿,当然就没法立正了,这倒是一种彻底的改造办法。这时,我情不自禁地说:
“你这辈子,算叫蒋介石给坑啦!”
天哪!我非常难过地注意到:在我说蒋介石三个字时,他那在轮椅中的上身,仍然向前一挺,做了个立正的姿势。
1.下面对原文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 小说构思精巧,解放军教导员的呵斥“再立正我就打断你的腿”为后文被打断腿埋下伏笔。
B. 小说主人公是一个悲剧人物,其悲剧的根源在于其与生俱来的、根深蒂固的奴性,作者对这类人物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C. 小说以“立正”动作为线索,运用肖像、语言、动作等描写手法,成功地塑造出了一个令人忍俊不禁的喜剧形象。
D. 小说多次写到“立正”,因发生的时间、政治背景和作者感情的爱憎上各有不同,所以本质上也不同。
E. 小说展示了主人公不得不改变自己来适应那个病态社会的要求的悲剧性,反映了国家、社会、民族的历史及时代的悲剧。
2.请结合作品,按时间顺序概括主人公的有关 “立正”的情节。(6分)
3.简述“我”在小说中的作用。(6分)
4.苏联作家曼诺夫说:“艺术的打击力量要放到最后。”这篇小说就是这样的,有人把它的结尾称为漂亮的“临门一脚”。请至少从两个角度探究这篇小说结尾的艺术魅力。(8分)
1.AE
2.①因为说到蒋介石没有立正,被团政训处长 “单兵训练”;②被训出毛病,一听到“蒋介石”三个字便要立正,结果受到嘉奖;③解放战争时他被俘虏,在占俘营里他这毛病怎么也改不掉;④“文革”期间,因这个毛病,他被红卫兵打断了腿; ⑤“文革”后他坐在轮椅上,听到“蒋介石”三字时,仍上身一挺,做了个立正姿势。(每点1分,表述准确1分。)
3.(6分)以“我”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使小说的故事情节连贯,线索清晰明了。(2分)给读者亲切、真实可信的感觉,增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2分)“我”又是主人公命运的见证人和思考者,引领(启发)着读者对人物命运作更深入的思考。(2分)
4.①结尾的细节描写画龙点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包含了反讽意味,引人深思。
②突现了人物性格,丰满了人物形象。
③情节曲折,波澜起伏。
④揭示了主人公“立正”的条件反射病已深入骨髓,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角度明确,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结合文本,6分。从两个角度阐述即可。)
再没有可能纠正已经成为往事的过错.一个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来的四季将属于另一个新的生命.但我 2020-05-16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答案 我和先生的特点我就知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 2020-05-17 …
如图,若把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的四个角(阴影部分)剪掉,得一四边形A1B1C1D1.试问怎样剪 2020-06-14 …
不理解正衬这种表现手法为什么正衬能做到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呢?比如说周敦颐的《爱莲说》,菊花是用来正 2020-06-22 …
一道数学题,一个正方形的面积变为原来的4倍,它的边长变为原来的多少倍?一个正方形的面积变为原来的4 2020-07-04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春来正是读书时古今中外,书作为人类的精神富矿受到人们极高的礼赞。我国汉代文学家 2020-07-22 …
我是初二学生,最好读什么来提高文学修养和作文水平啊,读名著的话我想同龄人都不太能够读懂能推荐一些真正 2020-11-14 …
但凡读书之人,都明白读书要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正如陆游所说:“,但凡读书之人,都明白读书要与生活实践 2020-12-04 …
英语翻译在今天的中国,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生活内容的日益丰富,能坐下来安心读点书的人正变得越来越 2020-12-04 …
下列对“涡虫对光的行为反应实验”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涡虫对光照的反应“身体舒展”生来就有的先天性 2020-1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