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

题目详情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 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 如土石何    

(2)固不可     

(3)子子孙孙无 穷匮 也 

(4)河曲智叟 以应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甚矣,汝之不惠!

 

3.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讲的是愚公移山的原因。

B.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C.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

D.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

4.画线的两句话表面相似,实际不同。请简析它们的区别。

 

5. 从文中愚公驳斥智叟的话看,你认为愚公“愚”吗?为什么?

 

6. 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选文中愚公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1)  (加强反问语气) (2)  (通,畅达) (3) (穷尽) (4) (通“无”) 2. (1)于是(愚公)带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成年男子(上了山),凿石头挖山,用箕畚(装石头、土块)运到渤海岸边。 (2)你太不聪明了! 3. C 4.出发点不同。其妻是在“杂然相许”的前提下“献疑”,一个“献”字表明她对愚公的关心;智叟不是提出疑问,“笑而止之”是对愚公的否定,“甚矣,汝之不惠”更加强了否定的意思。 5.不愚。因为从这个句子里可以看出愚公具有不怕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而且具有长远、发展的目光,尽管凭他个人能力不能实现目标,但他坚信只要后代子孙坚持奋斗,总有一天会移掉大山! 6.敢想敢干(不安于现状);团结合作(广泛依靠群众);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做事不畏艰险。
看了 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巴西里约热内卢州北部山区2011年1月11日晚遭遇强降雨,多处道路和房屋遭  2020-07-02 …

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各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  2020-07-24 …

愚公移山传说很早以前,在冀州以南、河阳以北有两座大山,一座是太行山,一座是王屋山,山高万丈,方圆七百  2020-11-07 …

这道题怎么做:愚公移山愚公移山传说很早以前,在冀州以南、河阳以北有两座大山,一座是太行山,一座是王屋  2020-11-07 …

1976年7月28日,我国河北唐山市发生了里氏7.8级地震,房屋大部分倒塌,24万人蒙难.事后发现,  2020-11-12 …

材料一:8月7日23时许,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引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  2020-11-22 …

关于{次北固山下}的一道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  2020-11-27 …

《愚公移山》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达几万尺,原来位于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山北有位老人  2020-12-01 …

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下列各题。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  2020-12-07 …

黄河三峡是小浪底与王屋山所孕育的精华,位于小浪底水库大坝上,是我国北方少有的山水景观,有“北方千岛湖  2020-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