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夜游宫周邦彦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沉沉千里。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不恋单衾再三起。有谁知,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游宫
周邦彦
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沉沉千里。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
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不恋单衾再三起。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
【注】:①萧娘:对所爱女子的泛称。杨臣源《崔娘》诗:“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
(1)词的上阕中第一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结合全词,列举词中主人公的两个反常举动。词的下阕中,主人公“不恋单衾再三起”的原因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是鉴赏诗歌的意境.本题在整体把握诗歌的基础上,抓住诗歌的意象及关键词句进行分析.上阕第一句“叶下”,即树叶飘零;“斜阳照水”写出了夕阳映照下的水面;“卷轻浪”是些水浪轻轻卷起;“沉沉千里”是江面千里,给人沉郁的感觉.最后连缀成答案.
(2)本题是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本题把握全诗的基础上,找关键词句,如“立多时”“再三起”“为萧娘书一纸?”.显然诗人辗转反侧睡不着,都是为了思念心上之人.思念至极,不顾天寒,起而挥笔倾泻自己的情感,抒发自己的相思之情.最后总结答案.

参考答案:
(1)上阕第一句描写了一幅树叶飘落、夕阳西下、水浪轻卷,秋江千里的景图.营造了一种悲秋离愁(或沉郁、浓重的离恨愁情,或愁长千里之遥,心萦千里之外等)的孤寂与幽冷的意境.
(2)反常举动:立多时,再三起.原因是:为萧娘书一纸.(答: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或用自己的话答也可)

参考译文:
一抹斜阳透过树叶照在水面,江水翻卷着细细的浪花,深沉地流向千里之外.桥上的寒风刺人眼目,令人神伤.我伫立已久,眼看着黄昏将尽,街市上亮起了灯火点点.
陈旧的小屋里,我卧在寒窗之下,听到了井边几片梧桐落地的声响.不贪恋这薄薄的被子,几次三番起身下床.有谁知道我如此心神不安,辗转难寐,全是因为她的一封书信.

鉴赏:
前人评清真词,多认为其词之风格为富艳、典丽,细密多变,但这首词作却写得颇为明快晓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把相思之情叙写得相当动人.此词为伤离怀旧之作.词的结构采用新巧的“悬念法”,先层层加重读者的疑惑,最后一语道破意蕴,读来跌宕顿挫,波澜起伏,委婉凄绝.
“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沉沉千里”,首二句,词人描述眼中所见之情景,西下的夕阳,余晖透过树叶,把斑驳的阳光洒在水面上;再往前看,江水翻卷着细浪缓缓地迤逦而去.这两句点明了时间、地点,为思念之情缠身的词人,恰逢薄暮时分,更觉愁思难耐,悠悠不尽的愁思,亦如眼下流淌不绝的江水.后四句:“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原来此时词人是伫立在桥上.词人目光迎着刺眼的秋风,凭栏远眺,疑望着黄昏时分华灯初上的闹市,久久没有离去.词作上片,词人的笔触侧重描绘室外,以粗细结合、浓淡相宜的笔墨勾勒出一幅黄昏夕阳之下,一位为相思所苦者,久久伫立桥头,迎着萧瑟秋风,疑神远眺的情景.第三句中“酸风射眸子”,系借用唐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诗中句子:“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李诗是叙写金铜仙人离汉宫之凄婉情态,词人借用此句,不无借此表露自己思念的悲苦之情.
词作下片,词人的笔触转而叙写室内情景.“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此时已是夜阑人静,词人也已回到屋中,伴随他的是古屋寒窗,他辗转反侧,为思念之情所困扰,无法入眠,井栏上坠落下的梧桐叶声,不时地传入耳际.词人描述眼中幽凄的环境和卧听萧萧落叶,正映衬了自己的孤寂与思慕之苦.后四句:“不恋单衾再三起.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这四句是说,夜不成寐,辗转反侧,都是为了思念心上之人.思念至极,不顾天寒,起而挥笔倾泻自己的情感,抒发自己的相思之情.“再三”二字,极言天寒犹不能阻拦自己.
词所表现的虽是思念情人这样一种司空见惯的主题,写法上却颇有特色.词之上下两片描写由傍晚斜阳到黄昏灯火,由桥上酸风到古屋寒窗的情景,时空依次推移,景物随时变换,感情随之深化,最后揭出“为萧娘,书一纸”的底蕴,写来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