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科技文阅读部分阅读下文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社会转型时期,旧的道德规范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就难免存在道德紊乱的现象。这

题目详情
科技文阅读部分
阅读下文
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社会转型时期,旧的道德规范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就难免存在道德紊乱的现象。这种议论似乎是在说,今天一些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的出现是因为道德标准过时了。这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自古及今,道德的一些基本原则并没有发生变化,在社会实际中客观存在着一条“道德黄金律”。“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戒律”,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准则。谈到做人的道德,涉及到一个人的修养和待人的态度和方式,在这一点上,世界各个民族都有一个大致相近的基本标准,就是要求人们“待人如己”。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这样的基本标准,它的意思与“待人如己”是一样的,说它是“道德黄金律”最早的充满伦理智慧的体现,也并不过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就是不要对别人施与你不喜欢的别人以此待你的行为。你只要不把你所厌恶的东西让别人来承受,就达到了道德的基本要求。但是,许多人并没有达到,因为这些人心中没有“他人”的位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私自利。“自利”一词在单独使用时并不是贬义,它只是表示一种行为特点。人人都具有自利的倾向,而且要有自利的能力,才可以生活。但“自私自利”表示的是“自私”,而“自私”则是一种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就是在任何情况下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感受、要求和愿望,要求一切都以自己的意愿来体现。自私自利的人按照自己主观意愿设定对自己有利的标准。所以,有时候有人虽知道不能以己所不欲待人,但还是做了对别人不好的事。反之,一个能够经常站在别人的立场和角度来思考问题、善于体谅他人的人,他的行为常常会符合“道德黄金律”的基本要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告诉我们不能做什么,还没有提出能做什么和鼓励做什么。孔子又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它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合起来,构成可普遍化的要求,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讲满足自己的欲求和愿望的时候,也希望并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欲求和愿望。只要你自己所欲求的,哪怕你还没有满足或实现,也希望别人能实现。当然,它和“先人后己”还是不一样的。“先人后己”是很高的道德标准,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道德的基本标准,体现了“道德黄金律”的第二个层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你不愿自己受到恶待,就不要恶待别人。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希望自己好的同时,也希望他人更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命令人不许做不道德的事情,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希望人要追求高尚,做一个主动帮助别人的人。
小题1:下列选项对“道德黄金律”解释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   )
A.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提出的公共道德基本原则。
B.是世界各个民族相同的待人态度、方式的标准。
C.是孔子最早总结出的有伦理智慧的世界性理论。
D.是有普遍适应性的人人都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
小题2:下列选项对文意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是:如果别人对待你的行为让你不满意,那么你就坚决反击,不要让别人有可乘之机。
B.有些人之所以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为中心,而忽视其他相关者的利益。
C.“自私自利”是一种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者的行为,常常达不到 “道德黄金律”的行为准则。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人们不要把自己感到厌恶的东西,再加到别人身上,让别人来承受。
小题3:根据文意,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含义和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解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   )
A.是人们日常行为的两个阶段,前者是“推己”,是基础,后者是“及人”,是发展。
B.是人们规范自己道德行为的两种模式,前者是被动的,层次低,后者是主动的,层次高。
C.是道德可普遍化要求的两个层次,前者要求不要恶待别人,后者要求要主动帮助别人。
D.是人们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两种方法,前者是考虑自己,后者才是考虑他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D
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依据是文中第一段“‘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戒律’,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准则”这句话。(A所说“道德黄金律”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提出的”不符合原文意思。B、C缩小了概念的外延)
小题1:“……坚决反击,不要让别人有可乘之机”与文意不符。正确意是“……那么你就不要再用这种行为对待别人。”
小题1:(A依据“孔子又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它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合起来,构成可普遍化的要求,就是要‘推己及人’”B文中不涉及被动、主动之分,D两者都涉及对己、对人,只不过道德标准不同。)
看了 科技文阅读部分阅读下文经常听...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