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王国维在《商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籍,而争之易生,其弊并不可胜穷.”这

题目详情
王国维在《商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籍,而争之易生,其弊并不可胜穷.”这段话的主要含义是
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 B.嫡长子继承制的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
C.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力交接制度了 D.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这句话中“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籍,而争之易生,其弊并不可胜穷”什么意思?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你们这些回答的笨蛋,你: (aa3833393)翻译的也不对,你上过高中吗?做过高中历史题吗?还大发自己所感
答案是B
: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籍,而争之易生,其弊并不可胜穷
这句话的意思是,
而不用这个立贤制度代替那个立嫡制度,大概是害怕用立贤的方式容易产生争端,有很大的弊端
主要说的是立贤的弊端,立嫡的先进性.
这题我做过,此题不是很新,有点老
看了 王国维在《商周制度论》中说:...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史记有几部分组成?《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  2020-05-23 …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和世臣通过养士制招揽人才,但形成了“士无长君,国无定臣”的局面。养士制A�春  2020-06-21 …

春秋战国时期,商人频频交结王侯,各诸侯国君也非常重视商人阶层.如郑国国君与商人“世有盟誓”;晋国“  2020-06-30 …

周代诸侯国世系表?  2020-07-06 …

史书记载:周平王去世时,丧葬费筹集不出来。继位的周桓王只得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财物好办丧事。此  2020-07-15 …

南昌汉代海昏侯墓,是目前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墓葬,主墓、墓园及周边  2020-07-19 …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  2020-11-13 …

英语翻译鲁国之法:鲁人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孔子曰:“赐失之  2020-12-07 …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史记》体例有五:十二本纪,记帝王政迹,是编年的;十表,以分年略记世代  2020-12-21 …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演绎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诸侯国的出现,源于A.世袭制B.郡县制C.禅让制D.分封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