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梧桐说兴衰沈胜衣五月中旬在南京,正是梧桐飞絮时节。淡黄如小伞的毛絮漫天飞扬,满城飞舞。由于历任主事者的偏爱,南京全城绿荫,郁
南京梧桐说兴衰
沈胜衣
五月中旬在南京,正是梧桐飞絮时节。淡黄如小伞的毛絮漫天飞扬,满城飞舞。
由于历任主事者的偏爱,南京全城绿荫,郁郁葱葱。其中又以粗枝大叶、树荫浓密的法国梧桐为代表。法国梧桐的好处之一是耐修剪整形:市中心的冠状修剪, 树形如伞 ,路两旁冠盖相接,为行人遮阳挡雨;中山陵前的陵园大道上则向上修剪, 高耸如守陵士兵 ,庄严肃穆。梧桐树,不仅是南京绿化的主角,更成为南京历史的符号、文化的象征,那满眼翠绿,舒缓着城市的步调,形成了南京沉静的人文底子……
南京的梧桐,并非真正的梧桐,而是悬铃木,两者都是落叶乔木,但形态、科属不同。真正的梧桐主干端直,青翠亭亭,木材可制作古琴,在古人的精神世界中担当重要角色。南京梧桐悬铃木则远没有这么深的古典底蕴和文化传统。
其实,南京历史上也有真正的梧桐。夏晨中等编注的《金陵诗词选》,收有江总一首《南还寻草市宅》,写南朝陈被隋灭国后,六朝故都夷为耕地,他回到自己的旧居,但见径毁林残,往迹难觅,唯“见桐犹识井,看柳尚知门”。梧桐,就像一件辉煌昔日的遗物,勾起了诗人一腔怅惘悲凉。
这首诗首先使我关注的,是对南京梧桐的记载;其次,它还是较早的追怀六朝胜地的感旧之作。历代诗人写过很多金陵怀古的诗篇,以之感慨兴衰无常,惆怅世事沧桑。直到现代还有鲁迅的“六代绮罗成旧梦,石头城上月如钩”。而江总此诗,则是身为六朝人的第一时间现场追忆,有以诗证史的价值。
六朝之后,南京也曾为都,同样都是其兴也勃其衰也忽。清朝一统天下,很多遗民借怀念南京旧时之景,来追思故国,抒发遗恨。余怀的《板桥杂记》便是其中的名作,有一篇特别令我唏嘘的,是写“独旷世而秀群”的李十娘。她的家“楚楚有致”,“晨夕洗桐拭竹,翠色可餐”,余怀经常在此安排诗文之会。明亡后,风流人散,一次,余怀遇到李十娘的亲戚,问起她的情况,特别问到那个精致的家居和梧桐,对方回答说,前者“已废为菜圃”,后者“已摧为薪矣”,于是“各黯然掩袂”。当初江总“见桐识井”,起码那些树还在,而李十娘的佳木却成为柴火,连可资纪念的遗物也荡然无存,更为沉痛。梧桐,又一次成为南京兴衰的象征。
所以,现代的悬铃木梧桐之兴衰,不过是南京命运的又一个缩影而已。
南京的好,一在于古迹,二就在于绿荫。葱茏树木中,自然又以梧桐最引人瞩目。所以当地铁三号线的修建又要砍伐或移走老梧桐,那其实是触及了南京的一半风貌,更触及了南京人的集体记忆。何况,要为之让道的是地铁,那锃亮冰冷、轰隆飞驰的庞然大物,是现代城市的象征,与温和安静的植物,构成对立性极强的两端,给人们带来下意识的心理冲击。
在城市建设中毁掉老树大树,犹如剜掉心的一块,那种难受,我深有同感。只是,我又向来警惕那种不顾民生、无原则的复古守旧。因此这回的地铁与梧桐之争,很让我这个植物爱好者感慨。正如《南方都市报》的评论指出,“这与其说是管理者的短视浮躁,不如说是城市发展困境与矛盾的必然”,在两难的抉择中,只能尽力折中,并且,这不会是最后一次砍树,“在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的碰撞中,南京梧桐,只是无数个冲突的缩影。”
我这次去南京,专门寻觅一些六朝旧迹,也频生沧桑之感。时光就是这样流过来又流失去的,兴衰变幻,是历史的主旋律。所以,切莫说如今的毁弃,所发生的早已发生过了,现在南京的梧桐,视江总和李十娘的梧桐又如何?只能像余怀那样,把美好供在心里。因为社会与城市,就像不受控制的怪兽,要不断吞噬旧有的风景和情怀,才能壮大发展。 身处时代洪流中的我们,保不住前者就唯有保住后者吧:不能用风景留住情怀,只能在情怀中留住风景。
(选自《行旅花木》,海豚出版社2013年10月版,有删减)
1 . 为什么标题不能换成“说南京梧桐兴衰”?请结合内容说明理由。
2 . 第二节两处比喻准确生动,请具体写出其妙处。
3 . 第六节引述余怀的作品,有哪些作用?
4 . 联系相关作品,说说下面两个句子表现出的不同情感。
A: 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 (选自《那树》)
B: 身处时代洪流中的我们,保不住前者就唯有保住后者吧:不能用风景留住情怀,只能在情怀中留住风景。
1 .原标题很好地概括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一是南京梧桐在时间洪流中的兴衰变化,二是南京这座城市在历史进程里的兴衰变迁。如改换标题指向单一,只能表现出梧桐的变化。
2 .两处比喻都形象地写出了法国梧桐修剪后树的外形特点,同时“如伞”与后文为行人遮阳挡雨相照应,“如守陵士兵”巧妙地扣住了陵园大道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两处比喻都表现出作者对法国梧桐耐修剪整形这一特点的赞美。
3 .
具体表现很多遗民借南京来追思故国的行为;自然引出下文作者的感慨,梧桐又一次成为南京兴衰的象征;为下文作者抒发对梧桐兴衰的感慨作铺垫;使文章更富有历史的厚重感(更具有文学性)。
4 .A:对那树遭受无情砍伐的深切同情,对人类肆意砍伐那树的无限愤慨。
B:对人类文明进程中旧有风情无法留住的无奈(遗憾、惆怅),对社会、城市发展不得不破坏旧有风情的理解。
在《郁孤台笑了》一文中郁孤台为什么笑了?在彭世强的《郁孤台笑了》一文中郁孤台为什么笑了? 2020-03-30 …
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在淡淡的夕阳下,一只小汽艇载着我们向湖的上游 2020-05-16 …
两组新鲜的黄豆芽,一组的根浸在淡盐水中,另一组的根浸在清水中,十五分钟后有什么实验现象,得出什么结 2020-05-17 …
游艇在淡水水域使用,对游艇的要求有什么不同?主要涉及到船的吃水深度,航速限制····有没有详细的规 2020-05-17 …
老沈在政府机关工作,他的儿子小阳今年刚刚大学毕业,老沈一直希望儿子能像自己一样也从政,于是鼓 2020-06-04 …
有些生活在海洋里的鱼类一到淡水湖中就会死亡;同样,有些生活在淡水中的鱼类一到有些生活在海洋里的鱼类 2020-06-17 …
海水鱼在烹煮时本身会比淡水鱼咸吗?我想知道长期生存在咸水中的鱼类,类似黄鱼、带鱼等鱼类在食用的时候 2020-06-18 …
入海的河口生态系统中发现一种草履虫,观察得知其伸缩泡在原生活环境中每分钟约收缩20次.这种草履虫在 2020-06-22 …
语文高手麻纺进来下!谢谢在微醉的空气里,我脉脉的凝望,被芳香浸染的蝴蝶的翅膀;在淡淡的风中,我轻轻 2020-07-16 …
(2008•广州二模)在河口(河流与海交接处)生活着某种小虫,若将小虫移放在淡水中,在数小时内测量小 2020-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