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梧桐树丰子恺①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树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②当春尽夏

题目详情

梧桐树  丰子恺

①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树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②当春尽夏初,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③在夏天,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嶂,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但数目不多,那丁香结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繁多。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转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枝梧桐,绿叶成阴,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

④一个月以来,叶子由最初的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起,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枝头渐渐地虚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剩几根枝条,回复了春初的面目。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了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我想起了古人的诗:“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现在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来,使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回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支配者的势力,尽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落花也曾令人悲哀。但花的寿命短促,犹如婴儿初生即死,我们虽也怜惜他,但因对他关系未久,回忆不多,因之悲哀也不深。叶的寿命比花长得多,尤其是梧桐的叶,自初生至落尽,占有大半年之久,况且这般繁茂,这般盛大!眼前高厚浓重的几堆大绿,一朝化为乌有。世间的“无常”,莫大于此了!

⑤但它们的主人,恐怕没有感到这种悲哀。因为他们虽然种植了它们,占有了它们,但都没能体验到上述的种种变化。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已。何从看见它们的容貌呢?何从感受到它们的象征呢? 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 。(有删改)

1.窗前的几株梧桐树在“我”面前依次显出了哪三种容貌?请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6分)

答:               ——              ——             

2.第④段将梧桐落叶与落花进行对比,你认为这样的对比有什么表达作用呢?(5分)

答:                                                             

                                            

3.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文中结句“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这句话含义的理解。(5分)

答:                                                             

                                                                    

                                                                    

                                                           

4.下列对本文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本文以时间为序,描写、议论相结合,写出了梧桐树从生长到衰亡的过程。

B.为了表现梧桐树的不同容貌,文章用了许多比喻和拟人的句子,新颖而又形象。

C.第②段用梧桐的生叶与其他植物的生叶进行比较,表现梧桐生叶的拙劣和坦白。

D.第③段的“绿意实在太多了”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梧桐叶的喜爱之情。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1)梧桐树生叶;(2)绿叶成阴;(3)梧桐落叶 2.渲染了梧桐落叶尤其令人悲哀,从而自然地发出“世间的‘无常’,莫大于此了!”的感慨,令人唏嘘。 3.因为邻居家虽然种植了梧桐树,占有了它们。但是,他们没能看见它们的容貌,没能体验梧桐的种种变化,没感受到梧桐生长的象征意义,因而没法“占有”它们。艺术和自然一样,对于艺术,同样需要用心去感受(体验),去发现,对其充分的理解和欣赏,才能说自己真正地“占有”了。 4.A
1.
分 析:
这道题考查的是文章的线索,梧桐树经历了一个叶子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过程,可以按照春夏秋三季的状况来写,春天生出小叶、夏天长出浓浓的大叶,而秋天又叶落枝秃,所以可以概括出三种容貌。
考点:
本题考查找出线索的能力。
点评:
文章线索是贯穿一篇文章的人、事、物、情感等;这篇文章是以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线索的,具体说就是梧桐叶的变化过程。解答此类习题,同学们要认真阅读文章,结合要求逐步概括,找出规律,理清线索。能使用原文词语的尽量使用原文词语。 2.
分 析:
对比是一种写法,对比的目的都是为了突出所写的主要内容。这里将梧桐落叶与落花进行对比,要突出的是梧桐叶多而浓却落得快,一下子光秃秃的了,情景太凄惨。从这种情境中作者得到感慨“世间的‘无常’,莫大于此”。
考点:
本题考查分析写法的能力。
点评:
分析写法效果,要知道每种写法本身有什么效果,再结合文章看所用写法对应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有什么效果。初中常见的写法有对比、象征、衬托、托物寓意、先抑后扬等,同学们平时要多加积累,达到对每种写法都能做出准确判断并能结合语境分析作用。 3.
分 析:
“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这句话,从文章内容来看,作者指的是邻居占有了这些梧桐却欣赏不了它的美,自己没有占有它,却欣赏了梧桐的美。由此推想,自然里的东西都是不能被占有的,一但占有就失去了欣赏,就不能懂得它的美。同理,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只有抛开占有的私心,用心灵去欣赏,才能欣赏到艺术的美。
考点:
本题考查对重点句的理解能力。
点评:
文章结尾句的作用一般有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强化作者情感,深化主旨;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等。这篇文章的结尾句就在于有双层含义,表面指占有物体的形体,而深层指欣赏其内在的美,强化了作者情感,深化了主旨。 4.
分 析:
A句中的“衰亡的过程”使用不对,因为它写的是梧桐树从春天发芽到夏天茂盛再到秋天叶子落光的过程,并没有衰亡的环节。
考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情况。
点评: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针对每一项评析逐项去分析,找出与内容不符的一项就可以得出准确的判断。特别要注意有些内容似是而非,所以要整体把握,也要注意细节。